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27日下午經表決,決定任命李干杰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李干杰簡歷: 李干杰,男,漢族,1964年11月出生,湖南望城人,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 1981年9月在清華大學核反應堆工程專業學習 1986年7月在清華大學攻讀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9年7月研究生畢業后在國家核安全局北京核安全中心參加工作 歷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司副司長,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正局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司司長等職務 2006年12月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2008年3月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2016年10月任河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2017年5月任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閱讀全文
土壤超標數據是不是“國家機密”?為何不公開?何時才公開?昨日,國家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在民革、臺盟、臺聯界聯組討論會后接受采訪時說,土壤超標數據沒什么藏著掖著的。 南都:環保部以“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公開土壤超標信息? 李干杰:不是,那就是一個信件…… 南都:那為什么不公開? 李干
據環保部消息,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組長、環保部部長李干杰14日在京主持召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攻關項目啟動大會。會議在聽取總體專家組匯報后,討論并通過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實施方案。 李干杰在主持會議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當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
環境保護一直是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2017年12月21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表示,堅決打
3月17日下午15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我想問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也就是在17日上午,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其中大家都很關心的一個變化
6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介紹中國環境狀況等方面情況。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我國農村的污染排放已經占到了全國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時期環保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推動農村環境得到改善。 李干杰指出,農村
“拉開窗簾看不見海,卻能看見比海更藍的天!”山東省淄博市一位叫楊忠凱的市民說。淄博民間環保組織“綠絲帶”負責人李寶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一年冬天,我買了100個防霾口罩送身邊親朋好友,一個月后,仍然有人給我打電話要口罩。而2017年,我竟然一次都沒有戴過口罩。朋友圈里也從曬霧霾,變成了曬藍天、
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28日在此間透露,中國計劃到2015年完成6萬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在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土壤環境保護五個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8日在北京召開,李干杰在會議上表示,中國農村地區目前普遍
環保人辛勞而有收獲的2017年,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中畫上句號。這一年,“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成為環保領域關鍵詞,生態文明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被列入8項重點工作,生態文明體制的“四梁八柱”初步建成。 回首2017,藍天多了,水更清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堅持 “人與自然和諧
中國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23日在北京說,高度重視土壤污染,不能讓土壤污染影響“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的安全。 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請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介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李干
英媒稱,中國環保部長表示,中國到2020年將讓更多受污染土地可以安全種植農作物。 據路透社2月5日報道,中國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說,到2020年,中國將讓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分別達到90%左右、90%以上。 根據環保部在其官網上發布的關于2月2日-3日召開的環保會議的記錄,李干杰表示,
告別多頭治理。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塵埃落定。 一個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生態環境部,即將登場。 首位生態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部長通道”上直言:自己責任更重、壓力更大、信心更足。 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意味深長。 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來源:中新網)
盡管早在供暖季到來之前,權威監測部門曾發布預警說,今年冬天大氣污染形勢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其嚴峻程度將遠遠大于去年。但,實際情況卻是霧霾“爽約”了。 1月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說,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下降9.
3月17日,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李干杰表示,為完成這項“光榮又很艱巨的任務”,環保部已經有了概括為“三個三”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個“三”就是圍繞三類目標,包括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目標、環境風險管控目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鞏
農業源污染排放量已占到全國總排放量的“半壁江山”。如此巨大的污染排放意味著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我們這的變化太大了,以前是垃圾隨手扔,污水隨便倒,現在是垃圾統一收集,污水也進入了處理廠。”重慶市九龍坡金鳳鎮村民張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從綦江老家嫁到金鳳鎮快
昨天,環保部發布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面臨的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環境突發事件和污染事故進入高發期,因環境污染引發的一些社會矛盾日益突出。 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以環保專項行動為重點,解決好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將以飲水安全、空氣
19日11時許,剛剛宣誓就任生態環境部部長的李干杰亮相人民大會堂北門部長通道,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當選生態環境部首任部長有何感受?打贏藍天保衛戰有什么“殺手锏”?戳視頻,看李干杰部長如何作答。 談履新感受 中央電視臺記者:首先祝賀您當選首任生態環境部部長,祝賀您。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現在的感
6月4日,由環保部會同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等共同編制的《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公報》顯示,全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表示,要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要求,用鐵規、鐵腕來強化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大氣、水、土壤的環境質量。
2017年,是中國環保事業“幼升小”的一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考核,中國環保也迎來了它在新時期的第一次小考。 這一年的新年,是從長達一周的跨年大霧霾開始的。整個第一季度,京津冀區域的大氣狀況似乎還都不容樂觀。為了扭轉局面,環保部開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春天開始的第三
繼“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我國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即將全面實施。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這項總投資預計超過2萬億元的計劃草案已報請國務院審議。2萬億的市場盛宴也即將開啟。 6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
“一位土壤專家在某地旅游時,發現當地的老太太都是弓著身子一拐一拐地走。這位專家隱約意識到可能是痛痛病(一種因吃不良水稻引起的骨質疏松疾病,表現為所有關節疼痛,骨質松脆——記者注),于是采集土壤檢測,發現是重金屬超標污染。后來我組織專家調查發現,當地幾乎所有的土地都重金屬污染,老百姓吃了被污染的水
“村子很美,百姓卻腰駝腿跛,土壤專家覺得有問題。”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委員以親身經歷開頭,“他們立刻下車采樣,檢測發現汞鎘都超標,政府決定彌補,老百姓只多提了一個要求,千萬不要對外公布當地被污染。”陳章良援引一位百姓的話說,“女兒以后就嫁不出去了,也沒人嫁進來,這個村怎么辦”? 3月8日,政協
“村子很美,百姓卻腰駝腿跛,土壤專家覺得有問題。”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委員以親身經歷開頭,“他們立刻下車采樣,檢測發現汞鎘都超標,政府決定彌補,老百姓只多提了一個要求,千萬不要對外公布當地被污染。”陳章良援引一位百姓的話說,“女兒以后就嫁不出去了,也沒人嫁進來,這個村怎么辦”? 3月8日,政協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以下簡稱強化督查)自2017年4月8日啟動以來,環保部對其派出的28個督查組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持續公開通報,幾乎每天都有問題企業被公開曝光點名。 “督查組已將發現的問題移交當地環保部門查處。”對于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環保部在通報中通常這樣表示。那么,問題到底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近幾年,中國環保力度持續加大,社會關注度在提高,尤其是去年大氣治理效果非常顯著,環保部在污染治理方面經驗也比較充足了。環保部即將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并且放在最為優先考慮的位置,未來大氣污染治理仍是重
國新辦于2011年6 月3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介紹中國環境狀況等方面的情況。在發布會上,環保部李干杰副部長回顧了2010年國內的環境指標情況,并重點闡述了“十二五”期間的主要目標:“十二五”期間,環保部準備以飲水安全、空氣污染、重
環保部今天在國新辦發布了《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0年中國部分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好轉,但是環境總體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對環境的壓力巨大,環境保護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地表水污染較重 河流、湖泊是人類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8月31日在京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在會議上透露,將組成100多個巡查工作組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核查和“回頭看”,對問題突出且解決緩慢的地方開展約談,選擇10個左
空氣質量排名2013年全國霧霾日數分布圖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昨天,環保部發布《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去年,按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僅海口、舟山、拉薩3個城市達標,達標率僅4.1%。去年全國平均霾日數為35.9天,比上年增18.3
繼“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后,被稱作“土十條”的“全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何時出爐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在今天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農業部和環境保護部共同主辦的“土壤與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土壤年在中國”高層論壇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透露,環保部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的這一行動計劃,已經基
今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通報了“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環保部在圍繞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將要采取的措施。李干杰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們面臨的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對環境保護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