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究揭示端粒酶關鍵部位三維結構
美國科學家近日利用X射線結晶學方法,揭示了控制細胞衰老定時機制的端粒酶(Telomerase)的關鍵部位。這一成果有望為絕大部分的人類癌癥提供安全的治療手段。相關論文8月3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 端粒酶維持著端粒的長度,它在胚胎干細胞中高度表達,使得胚胎干細胞不斷進行分裂卻不會遭受染色體損傷。絕大多數成體細胞缺乏端粒酶,導致功能DNA的逐漸喪失。這被認為是決定細胞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在許多腫瘤中,端粒酶被重新激活,使得反常細胞無止境地進行分裂。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費城威斯達研究所的Emmanuel Skordalakes和同事檢測了許多不同物種的端粒酶基因。他們發現赤擬谷盜(Tribolium castaneum)的端粒酶基因要比其它的短得多,這使得構建基因更為容易。研究人員將這一基因在細菌體內進行了克隆,并進行了結晶學實驗。 研究人員重點關注了端粒酶的TERT蛋白亞單位,它呈一個環狀結......閱讀全文
皮膚干細胞端粒酶的調控
端粒酶的調控正常動物體細胞中端粒酶處于靜止狀態;而在干細胞中,端粒酶RNA表達較高,端粒酶處于活化狀態,隨著干細胞的分化,端粒酶活性逐漸降低,至終末分化細胞已檢測不出端粒酶活性。缺乏端粒酶的小鼠到第六代時出現了脫毛、傷口上皮再生障礙、造血干細胞再生受阻等異常,表明端粒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上皮干細胞的
關于端粒酶的特殊結構介紹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它是由許多簡單短重復序列和端粒結合蛋白(Telomere end-binding protein, TEBP)組成。在正常人體細胞中,可隨著細胞分裂而逐漸縮短。 端粒是細胞必需的遺傳組分,因為它能夠保護和補償染色體末端遺傳信息的丟失,保護它不會被核酸酶識別而免遭
TERT端粒酶的定義和作用
端粒酶是一種核糖核蛋白聚合酶,通過添加端粒重復序列TTagg來維持端粒末端。這種酶由一種具有逆轉錄酶活性的蛋白質成分(由該基因編碼)和一種作為端粒重復模板的RNA成分組成。端粒酶的表達在細胞衰老中起作用,因為它通常在出生后的體細胞中被抑制,導致端粒逐漸縮短。體細胞端粒酶表達的放松調控可能與腫瘤發生有
端粒酶活性檢測操作必知
近幾年來端粒酶由于與長壽、癌癥等的研究相關聯而備受關注,而端粒酶活性檢測具體方法又有那些呢?小編整理了端粒酶活性檢測的原理、基本操作技巧 、結果判斷、擴增片段檢測等方面內容,以饗讀者。端粒酶 (Telomerase)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一種核糖核蛋白酶。人端粒酶RNA組分(hTR)于1995年被
端粒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端粒酶(Telomerase),在細胞中負責端粒的延長的一種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轉錄酶,可將端粒DNA加至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把DNA復制損失的端粒填補起來,使端粒修復延長,可以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得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端粒在不同物種細胞中對于保持染色體穩定性和細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
長春應化所在人類端粒功能調控研究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曲曉剛研究員領導的生物無機化學/化學生物學研究團隊在端粒、端粒酶功能調控、稀土手性化合物對特殊核酸識別及阿爾茲海默癥抑制劑篩選及作用機制方面取得重要新成果。最新代表性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
中科院Nature子刊解開青春之泉的秘密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合作者一起,首次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端粒酶的結構,解開了這一青春之泉的一些秘密。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4日的《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
想長壽,還沒副作用?端粒改造了解一下
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簡單的DNA高度重復序列(TTAGGG)-蛋白質復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端粒、著絲粒和復制原點是染色體保持完整和穩定的三大要素。 端粒的長度反映細胞復制史及復制潛
奇特的端粒酶與表觀遺傳關聯
在每次DNA復制完成后,染色體末端都會有輕微的縮短,這個末端重復序列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端粒保護編碼DNA區域。在干細胞中,端粒酶能延長端粒結構,因此細胞分裂能不斷進行,而在體細胞中,由于編碼端粒酶基因的催化亞基:端粒酶逆轉錄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
Science發布端粒酶重大發現
端粒酶在衰老和大多數癌癥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直到現在都無法清楚地看到端粒酶結構的許多方面。 現在,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以比以往更高的分辨率生成了端粒酶的圖像,提供了有關該酶的一些重要新認識。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15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有可能最終
合成端粒酶主要蛋白結構被揭開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生化學家近日繪制出合成端粒酶(核糖體蛋白酶)的主要蛋白質及RNA(核糖核酸)的結構,從而揭示了這種對于醫治癌癥與衰老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酶的合成機理。研究成果刊登在7月13日出版的《分子細胞》雜志上。 長期以來,由于端粒酶與癌癥及衰老有很大關系,所以一直吸引著科學家
恢復端粒酶“年輕”水平-逆轉衰老特征
科技日報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研究人員證明,在臨床前模型上進行的試驗中,通過治療手段恢復端粒酶特定亞基的“年輕”水平,可以顯著減少衰老的跡象和相關癥狀。如果這些發現在臨床研究中得到證實,可能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心臟病和癌癥等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具有重要意
小鼠端粒酶(Telomerase)ELISA試劑盒
小鼠端粒酶(Telomerase)ELISA試劑盒?(用于血清、血漿、細胞培養上清液和尿液、唾液生物體液內)?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小鼠?Telomerase?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Telomerase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小鼠Telomerase
人端粒酶(TE)酶聯免疫說明
本試劑盒僅供研究使用。檢測范圍:???????????????????????????????????????????????????????? ?96T1 IU/L -40 IU/L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端粒酶(TE)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活性介紹: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由一富含鳥嘌呤的重復DNA序列及其相關蛋白組成。端粒是保護染色體末端穩定必不可少的結構。端粒長度的維持需要端粒酶活性的存在。永生細胞和腫瘤細胞能夠長期生存,端粒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體組成的復合體,屬一種專一的依賴RNA
關于端粒酶的注意事項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惡性腫瘤細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它能維持癌細胞端粒的長度,使其無限制擴增。關于癌細胞如何獲得永生,1991年Harley提出端粒-端粒酶假說,認為正常細胞衰亡要經過第一致死期M1期(MortalityStage1)和第二期M2期(MortalityStage2)兩個階段。即在細胞有
端粒酶和人體衰老的關系介紹
1990年起Calvin Harley把端粒與人體衰老掛上了鉤。他講了三點,將它記錄如下: 第一、細胞愈老,其端粒長度愈短;細胞愈年輕,端粒愈長,端粒與細胞老化有關系。衰老細胞中的一些端粒丟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復序列。當細胞端粒的功能受損時,出現衰老。而當端粒縮短至關鍵長度后,衰老加速,臨近死
人端粒酶(Telomerase)ELISA試劑盒
人端粒酶(Telomerase)ELISA試劑盒?(用于血清、血漿、細胞培養上清液和尿液、唾液生物體液內)?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人?Telomerase?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Telomerase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Telomerase,形成
端粒酶是如何作用在端粒的?
雖然現在各大牌都在打黑科技牌,都在講基因,但是真正涉及基因護膚核心的,卻少之又少。上次的小黑瓶成分分析里講到,比菲德這個成分雖好,但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基因科技,而端粒酶修復素這個成激活分,可以說是護膚品真正踏入基因時代大門的成分。要講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護膚跟基因是怎么扯到一起的。這就要
Nature子刊:癌癥、衰老和炎癥的關鍵機制
生物通報道: 端粒是位于染色體末端的長重復DNA序列,像帽子一樣保護DNA上的重要遺傳學信息不受損害。正常細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會隨之縮短。當端粒縮短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信號讓細胞永久停止分裂,影響組織的再生能力,引起一些老年病。癌細胞能提升端粒酶水平,延長自己的端粒以便無限分裂。 此前人
2017年Nature最新自然指數,中國醫院排名TOP100
近日,Nature出版集團發布了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 2017年自然指數 2017年自然指數的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它全面衡量了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以及產業機構的高水平論文產出。同
Nature子刊:繪制細胞“青春之泉”圖譜
與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展開協作,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第一次繪制出了端粒酶的圖譜。這標志著人類朝著對抗癌癥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繪制出細胞青春之泉——端粒酶的圖譜,是一個重大國際研究項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一。歐盟投入了5500萬丹麥克郎,全球超過1000名研究人員,付諸四年的努力工作,抽取了超過
上海生科院揭示端粒酶蛋白亞基與RNA亞基的相互作用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于5月4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雷鳴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for protein-RNA recog
cell:早期端粒酶失活將加速衰老
近日,來自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在著名國際期刊cell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實驗發現,酵母端粒酶早期失活會導致細胞出現短暫的DNA損傷應答,這一過程會加速酵母母細胞衰老,并且ETI導致的加速衰老過程發生在端粒縮短誘導的細胞衰老之前。 研究人員指出,端粒酶對于長期維持和保護端粒具有重要作用
山羊端粒酶(TE)酶聯免疫分析(ELISA)
山羊端粒酶(TE)酶聯免疫分析(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山羊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端粒酶(TE)的活性。?上海裕平生物科技公司高品質ELISA試劑盒供應商,品質卓越,價格實惠,售后完善,并提供免費代檢測服務。咨詢熱線:021-60545848-5512
人端粒酶(TE)酶聯免疫分析(ELISA)
人端粒酶(TE)酶聯免疫分析(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端粒酶(TE)的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端粒酶(TE)水平。用純化的人端粒酶(TE)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
端粒酶結合蛋白質的相關介紹
在端粒結合蛋白質方面,早在1986年,Gottschling等即已鑒定了尖毛蟲屬(Oxytrich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5000和26000的端粒結合蛋白質,該蛋白質特異識別和結合尖毛蟲屬的大核白質RAP1(repressor activator protein1)是參與端粒長度調節的一個必需因
關于DNA復制端粒和端粒酶的內容
在1941年,美籍印度人麥克林托克(Mc Clintock)就提出端粒(telomere)的假說,指出染色體末端必然存在一種特殊結構——端粒。已知染色體端粒的作用至少有2:a.保護染色體末端免受損傷,使染色體保持穩定;b. 與核纖層相連,使染色體得以定位。 弄清楚DNA復制過程之后,在20世紀
新英格蘭醫學:逆轉細胞衰老的天然激素
端粒酶,一種自然存在于人體中的酶,是已知最接近“細胞長生不老藥”的物質。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巴西和美國的研究人員證實性激素可以刺激這種酶的生成。 他們在罹患與端粒酶編碼基因突變相關的一些遺傳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肺纖維化患者中測試了這一策略。作者們說,這些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可以對抗端粒酶缺陷
上海生科院揭示四膜蟲端粒酶組分p75p45p19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于11月9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雷鳴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Tetrahymena telomerase p75–p45–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