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團隊研究人類長壽基因特征
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和慶應大學等的聯合團隊收集了近1000名長壽老人的遺傳信息,并與一般人進行比較后,發現了長壽人群的基因中,與癌癥、骨格等相關的堿基對具有獨特之處。這一成果,對解開長壽之迷具有啟發性意義。進一步研究,將對新藥創制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認為,適當的運動與營養等生活習慣與人的壽命密切相關,同時與生俱來的基因對人的壽命也有20~30%的影響。在本項目中,研究小組從530名95歲以長者(其中大部分超過100歲)、79歲以下的4312人的血液等獲得了遺傳信息,并對每個人DNA中的堿基對中存在相互差異的24萬處進行了全面解析。為了對研究結果進行驗證確認,又對952名中國人(其中447人超過95歲)進行了同樣的調查。 結果發現,除了一直為人所知的APOE遺傳因子,還有一個與癌癥轉移及骨骼形成相關的CLEC3B遺傳因子與長壽相關。普通日本人這一遺傳因子所處位置的堿基對發生置換的比例為19%,而長壽者則為2......閱讀全文
長壽老人可能并無長壽基因
百歲老人會不會有著特別的長壽基因呢?答案也許是否定的。美國科學家12日說,他們對17名超級人瑞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但沒有找到任何長壽基因。 超級人瑞是指110歲及以上老人,目前全世界已知共有74位,其中22人生活在美國。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12日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上報告說,這17位
德科學家發現長壽基因
人類為何會變老?是什么決定人死亡的時間和原因?美國《每日科學》雜志13日報道,德國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水螅,偶然發現了與人類壽命有關的長壽基因。水螅是一種多細胞無脊椎動物,老化速度極慢,因此一直是人類探索“長生不老”的重要研究對象。 水螅老化的跡象非常不明顯,幾乎可以說是“永生”的。
中科院揭秘長壽老人基因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昆明動物所對我國四個地區長壽老人的基因進行研究后發現,長壽老人們擁有一種DNA甲基化模式,可抑制或延緩心血管病等疾病的發生。 長壽老人,特別是百歲老人,往往能逃避或延緩年齡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2型糖尿病及腫瘤等的侵擾,但研究發現長壽老人和普通對照的疾病易
《科學》“長壽基因”文章終被撤銷
7月22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刊登一則撤銷聲明稱,應作者要求,正式撤銷美國波士頓大學生物統計學教授的一篇有關“長壽基因”的論文。 這篇論文于2010年7月1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報道了在基因組水平上對與長壽相關的DNA序列變異進行掃描,發現150個這樣的變異可以用來預測一個人是否能長
科學家發現長壽新基因
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研究中揭示了其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機制。日前,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發掘長壽基因的新型實驗動物——家蠶。課題組供圖據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副教
蝦青素開啟小鼠長壽基因
夏威夷大學John A. Burns醫學院和Cardax公司最近聯合公布了一項動物研究的結果,他們對一種抗衰老藥物的有效性進行了評估。 由Cardax公司開發的蝦青素化合物CDX-085能夠顯著增強FOXO3基因的表達,之前有研究表明該基因與長壽有關。“每個人體內都有FOXO3基因,可以幫助人
父親基因或不利于后代長壽
為基因對哺乳動物衰老過程有何影響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視野 ? 據英國《泰晤士報》12月2日報道,日本的科學家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父親傳給子女的某些基因有可能抑制子女壽命的延長。 由東京農業大學教授友廣川野(Tomohiro Kono)領導的研究小組曾在2004年培育出擁有2名生
Nat-Commun:缺乏長壽基因反而更健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當一個延長秀麗隱桿線蟲壽命的基因被移除時,這種突變線蟲抵抗細菌感染的時間是攜帶這個基因的線蟲的兩倍。這個稱為TCER-1的基因是產生卵子和健康后代所必需的。但是,這項研究發現在繁殖階段,這個基因的表達可能讓這種線蟲更容易受到病
Nat-Commun:缺乏長壽基因反而更健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當一個延長秀麗隱桿線蟲壽命的基因被移除時,這種突變線蟲抵抗細菌感染的時間是攜帶這個基因的線蟲的兩倍。這個稱為TCER-1的基因是產生卵子和健康后代所必需的。但是,這項研究發現在繁殖階段,這個基因的表達可能讓這種線蟲更容易受到病
日本團隊研究人類長壽基因特征
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和慶應大學等的聯合團隊收集了近1000名長壽老人的遺傳信息,并與一般人進行比較后,發現了長壽人群的基因中,與癌癥、骨格等相關的堿基對具有獨特之處。這一成果,對解開長壽之迷具有啟發性意義。進一步研究,將對新藥創制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認為,適當的運動與營養等生活習
《科學》刊登主編聲明關注“長壽基因”文章
據《科學》網站消息,4個月前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有關長壽基因的文章因被質疑存在缺陷而引發爭議,《科學》雜志于11月12日刊登了一份主編聲明,表示對此事的關注。 該聲明稱文章作者正在驗證實驗數據,《科學》主編Bruce Alberts在聲明中強調“《科學》和論文作者看待此事的態度是嚴
eLife:科學家發現抗炎性基因或是長壽基因
我們會變老部分部分原因歸咎于來自機體免疫系統的“友誼之火”,即炎性和活性氧分子可以幫助機體抵御感染,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分子對機體也會帶來破壞,引發疾病、殘疾等表現;然而CD33rSiglec家族蛋白被認為可以保護機體細胞免于炎性的附帶損傷,來自加尼弗尼亞大學的研究者就揭示了是否CD33rSigl
PNAS:長壽基因對心臟功能至關重要
人類的心臟是一塊非常厲害的肌肉,在人的平均壽命中心臟跳動要超過20億次。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的功能會慢慢降低。這個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心臟肥大,這是一種心肌增厚型病理特征,它會導致左、右心室的減小。這會使心臟跳動得更費力,每次泵出的血比健康心臟更少。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瑞士科學家
科學怪人直擊衰老奧秘-尋找長壽基因
報道:美國J. Craig Venter研究所的Craig Venter博士是科學界里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與企業家。由于其在人造人,以及對基因研究等方面的偏執熱愛,因此被戲稱為“科學怪人(Bad boy of Science)”。 3月4日Venter博士宣布建立一家新公司:Hum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獲全新長壽基因!
線粒體與衰老息息相關,近年來,通過優化線粒體功能“延年益壽”的研究十分熱門。然而,浙江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科研團隊卻另辟蹊徑,他們在昆蟲核基因組中發現了與線粒體協同演化的基因,其中一個,不僅能影響線粒體本身形態的生長,還能夠顯著延長昆蟲和線蟲的壽命。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獲全新長壽基因!
線粒體與衰老息息相關,近年來,通過優化線粒體功能“延年益壽”的研究十分熱門。然而,浙江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科研團隊卻另辟蹊徑,他們在昆蟲核基因組中發現了與線粒體協同演化的基因,其中一個,不僅能影響線粒體本身形態的生長,還能夠顯著延長昆蟲和線蟲的壽命。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
北大田小利發現與長壽相關基因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人類群體遺傳研究室田小利教授與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曾毅教授聯合研究組發現FOXO1A和FOXO3A基因與長壽相關。他們的研究表明FOXO1A與我國女性的長壽相關,而FOXO3A基因則沒有性別差異。該研究結果發表于經典遺傳學雜志《人類分子遺傳學》(Human Mol
中國團隊成果登Nature,顛覆“長壽基因”認知
8月22日,《Nature》期刊在線發表了這一篇題為“SIRT6 deficiency results in 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 in cynomolgus monkeys”的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劉光慧、動物研究所的胡寶洋和李偉課題組合作以食蟹猴為
長壽基因可維持造血干細胞功能
記者8日從杭州師范大學教授鞠振宇團隊獲悉,該團隊發現長壽基因Sirt6在造血干細胞穩態維持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延緩干細胞衰老和防治骨髓衰竭性疾病有重要意義,可以作為骨髓衰竭性疾病治療的靶點。 目前已知哺乳動物中存在四類亞型的乙酰化酶,通過相同或不同的酶和酶底物相互作用發揮功能,廣泛參與應激調
“長壽飲食”怎么吃才長壽
28日發表在《細胞》雜志的綜述文章中,美國南加州大學倫納德戴維斯老年學學院教授瓦爾特·朗格和威斯康星大學的合著者羅扎林·安德森描述了“長壽飲食”,這是一種基于從食物成分和卡路里攝入等飲食各個方面研究的多支柱方法。 朗格認為,通過檢查從實驗室動物研究到人群流行病學研究的一系列成果,科學家們正
高基因運行能力與人體健康和長壽有關
高運行能力與健康和長壽有關。然而,高基因運行能力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促進更有效的新陳代謝還不清楚。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和芬蘭科學家聯合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調查了遺傳運行能力和衰老對組織代謝的影響。研究表明,脂肪組織可能在健康的衰老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跑步能力,即有氧能力,是指一個人利用氧氣的能力
Nature子刊:基因改造線粒體-延長壽命
線粒體(mitochondrion),是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內有一套獨立于細胞核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mtDNA)。由于線粒體在能量穩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線粒體障礙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生,包括發育障礙、神經肌肉疾病、代謝疾病、癌癥進展等等。 此外,線粒體功能障礙在衰老過程中也發揮著重
Cell-Reports:長壽基因KLOTHO可提升認知能力
科學家通過增加老鼠體內長壽基因Klotho的水平,發現可使它們變得更聰明。同時調查人員發現,攜帶一個KL-VS基因變體副本的人在一系列認知測驗中擁有較強的大腦技能,如思考、學習和記憶等 科學家通過增加老鼠體內KLOTHO(克洛索)基因的水平,發現它們變得更聰明。并發現攜帶長壽基因KLOTHO(克洛
大象的基因,可能蘊含長壽和抗癌的秘密!
大象的基因和衰老速度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到抵御癌癥及健康長壽的新線索;2015年歐盟國家中有130萬人死于癌癥,超過了28個國家死亡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盡管近些年來癌癥療法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患者癌癥的確診率依然在上升。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們的壽命更長,這就意味著其患癌且因癌癥死亡的風險更高,在歐
燈塔水母保持永生的長壽基因被找到了
北京8月30日,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29日報道,西班牙科學家通過比較兩種相似水母的DNA,發現了可阻止和逆轉永生水母衰老的基因。研究人員稱,這一基因可能與人類衰老有關,最新研究有望為再生醫學以及治療癌癥、神經變性、衰老和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提供新線索。 水母的一生可這樣概述:漂浮的幼蟲附著在海底并
那些抽煙卻長壽的人,是因為基因太強悍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XX抽煙,還活了XX高壽。吸煙不是有害健康嗎?為什么某些人能活到100多歲? 吸煙卻長壽的人體內存在多處單核苷酸多態性 為了解開這一謎底,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老年病學雜
長壽秘訣:如何才能吃得長壽
全谷物飲食 曾發表在《JAMA內科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食用全谷物飲食可能有助于延長壽命,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這是一項眾多研究全谷物飲食與提高壽命,包括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關系的大型研究之一。 研究人員觀察了兩個大型的隊列,包括約7.4萬名參與了“護士健康研究”的女性,以
研究發現一個與長壽有關的基因變異
科學家報告稱,一種與積極個性有關的基因變異可能也與人類的壽命有關。這個多巴胺受體基因——DRD4 7R等位基因的變異體在90歲以上老人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它與壽命的延長有關。 這個基因變異是多巴胺系統的一部分,它促進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導,在負責注意力及獎勵驅
《自然》:一種長壽基因與記憶學習能力有關
美國研究人員7月11日公布研究成果稱,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一種與長壽相關的基因似乎也與實驗鼠記憶及學習能力密切相關。 這一基因名為SIRT1,在此前的研究中,它編碼的蛋白酶Sirtuin1已被證明可以通過限制熱量消耗來延緩嚙齒類動物的衰老進程。 在最新研究中,由麻省理工學院大腦和
基因突變竟能阻止細胞氧化!延長壽命!
大多數老年疾病的發生與一些特定蛋白的激活密切相關,近日,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以停止這類蛋白激活,進而預防老年疾病發生的新方法。 英國薩里大學,雷丁大學,科隆大學以及皇家伯克希爾醫院的化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對于老年疾病預防至關重要的多態性單核苷酸。這種特定變異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的攜帶者避免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