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新研究調查了癌癥接管某些細胞并將其用作生命支持的方式。尋找一方法治療這些轉變過細胞的方法可以幫助減少癌癥的發生率。 癌癥如此難以治療的眾多原因之一是它能夠劫持正常的細胞成分并將其從有用的轉化為對人體致命的。因此,癌癥可以使重要的、自然的細胞類型與身體對抗。 英國癌癥研究部高級科學信息官Aine McCarthy博士說:“一些癌癥難以治療,而且可以利用身體自身的細胞來幫助它們生長、躲避治療,并擴散到全身。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揭開這一背后的秘密”。 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人員在這一領域進行的最新研究結果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上。 機體生物機制的再利用的一個例子涉及成纖維細胞。通常,這些細胞產生一系列產品,如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幫助修復器官和細胞。然而,癌癥可以利用這些細胞為自己的目的,將它們轉化為與癌癥相關的成纖維細胞(CAF)。 調查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 在腫瘤生長的過程中,CAF會支持腫瘤,......閱讀全文
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這是我國為解除抗癌藥等臨床急需用藥可及性這一民生“痛點”打出的政策組合拳之一。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采購;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
近日,海南和江西兩省藥品招標采購中心分別發布抗癌藥集中調價公告,令大量國產和進口抗癌藥迎來最新一輪“降價潮”。 在國家醫保局的大力推動下,抗癌藥價格下降已初見成效。近日,海南和江西兩省藥品招標采購中心分別發布抗癌藥集中調價公告,令大量國產和進口抗癌藥迎來最新一輪“降價潮”。 逾期不降
癌癥用藥保障事關患者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19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802家三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采購了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努力滿足癌癥患者的用藥需求;抗癌新藥平均審評時長由2018年前的24個月縮短為12個月,審批速度明顯加快;談判藥品
近期,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省藥采中心”)發布《關于做好“17+13+X”種抗癌藥惠民落地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國家醫保局組織談判的基礎上,從現有醫保目錄中再選擇我省用量較大抗癌藥組織省級帶量采購,第一批談判成功13種,大幅降低了價格。今后將適時選擇X種抗癌藥再行組織帶量采購,不斷
該新技術擁有完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運用該技術研發新藥還可大幅降低藥品費用 李高全的榮譽證書以及其團隊研發的新技術專利證書之一。 最近,一部《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幾乎霸占了朋友圈,與炸裂的口碑相比,大家都在討論高價藥、抗癌等現實。7月5日,重慶理工大學的一個高級別專家座談會,則
2018年6月,國家醫保局會同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財政部等啟動了目錄外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經過與企業的談判,有17種藥品談判成功,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最近,全國各地先后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患者陸續用上了降價后的抗癌藥。 患者負擔大大減輕
抗癌藥話題近來引發熱議,讓更多目光投向這一關乎生命健康的市場。近年來,中國在促進抗癌藥降價方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醫保準入談判、進口零關稅、加快境外新藥上市審批、鼓勵藥品創新和仿制……為了讓癌癥患者用上好藥、用得起好藥,更強的配套政策和更大的降費空間正在路上。 “國家談判”進入“第二季” 近日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機構改革后藥監系統全面開展工作的起步之年。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本版開辟“我為兩會建言”欄目,向兩會傳遞大家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的新期待和新愿景,歡迎您積極參與。 2018年我國有18個抗癌新藥獲批,國產抗癌藥研發取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下發了《關于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醫院不得以醫療費用總控、醫保費用總控、“藥占比”和藥品品種數量限制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與合理用藥需求。 同時,該文件明確醫院要按照有關診療規范、指南等合理使
全球每年癌癥新發病例超1400萬,中國2014年當年新發癌癥患者已有380萬例。隨著癌癥發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藥好藥,但一粒昂貴抗癌藥卻幾成“不可承受之痛”。 抗癌藥零關稅、醫保談判、加快新藥審批……為了讓百姓順利用上抗癌藥物,國家有關部門打出“天價藥”降價組合拳。隨著政策紅利逐
近日,在病友互助社交平臺“覓健”上,一位名叫Snoopy的用戶例行發帖報平安:父親PD-1停藥兩年零九個月,病情緩解。 此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首個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這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制品創新藥品,用于治療既往標
據媒體報道,來自財政部的消息,臨近年底,國務院再度拋出降稅大禮包,涉及降稅的商品超過700項。值得關注的是,抗癌藥原料氟他胺、比卡魯胺、多西他賽、紫杉醇等多款藥原料進口稅率由6.5%降至零。一些罕見病原料藥進口稅率由9%同樣降至零關稅。 一直以來,癌癥都是困擾民眾生活的深淵。據披露,國家癌癥中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今年6月,國家醫療保障局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啟動,44個目錄外獨家抗癌藥經過專家評審和投票遴選,并征得企業意愿,最終17個藥品獲得談判成功。 央視記者獨家跟蹤采訪了國家抗癌藥醫保準入現場談判過程。 2018年6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剛剛組建成立后,按照國務院抗癌藥降稅降
多省下調抗癌藥價格 最高降幅或達50% 專家稱仿制藥質量有待提升,藥品招標、醫保支付等政策需要完善 一段時間來,針對抗癌藥的舉措不斷,已經有部分藥企開始下調抗癌藥品采購價格,四川省也成為首個公布關于抗癌藥專項談判的省份。對抗癌藥生產企業來說,無論是專項談判還是已經持續近三年的藥品價格談判,能
最近有兩則涉及抗癌藥的信息比較耐人尋味。 第一則,8月9日,陜西省衛計委下發了《關于召開省際聯盟進口抗癌藥品專項采購工作研討會的通知》,包括陜西、內蒙古、寧夏等12個省(區)齊聚研討《省際聯盟進口抗癌藥品專項采購議價方案》和《省際聯盟進口抗癌藥品專項采購工作方案》;第二則,繼部分省級抗癌仿制藥
近日,有關抗癌藥的話題引起多方關注:用于治療乳腺癌的靶向藥物赫賽汀供應出現短缺;抗癌藥零關稅政策實施后部分進口抗癌藥仍維持原價;國產創新藥何時能擔起重任……如何又快又好地滿足老百姓的就醫需求,記者對上述三大熱點問題展開調查。 進口抗癌藥赫賽汀為何供不應求? 來自河北的梅女士今年36歲,
近日,有關抗癌藥的話題引起多方關注:用于治療乳腺癌的靶向藥物赫賽汀供應出現短缺;抗癌藥零關稅政策實施后部分進口抗癌藥仍維持原價;國產創新藥何時能擔起重任……如何又快又好地滿足老百姓的就醫需求,記者對上述三大熱點問題展開調查。 進口抗癌藥赫賽汀為何供不應求? 來自河北的梅女士今年36歲,去年1
從5月1日起,中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這成為腫瘤患者收到的又一份健康福利。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一直從多環節、多渠道壓減進口抗癌藥品價格。從國家談判讓“救命藥”降價入醫保目錄,到抗癌藥實現零關稅等舉措,
從易瑞沙到多吉美,從格列衛到特羅凱……近年來,一些聲稱海外代購、價格低廉的“抗癌藥”進入一些疑難雜癥、危重病人的用藥目錄中。多位醫藥專家、互聯網醫藥平臺負責人、公安機關一線辦案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七成以上代購的“抗癌藥”渠道存疑,絕大多數患者無法準確判斷藥物的真實效果,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沒有任
2018年新一輪的國家行政機構大部制改革,無疑是影響醫藥領域未來最大的變量。此輪改革中,如果說國家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醫保局”)是“橫空出世”,劈開了國家醫保作為主動支付方的新紀元,那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的誕生則可謂“四兩撥千斤”,“健”一字所代表的“健康”無疑統攝全局一
特效抗癌藥緊缺催生海外代購,患者購藥難甄別只能“靠口碑”,廠家稱部分假藥通過代購流入中國 新德里一藥商正向記者介紹產自孟加拉的黑盒泰瑞沙,但孟加拉廠家否認該藥出口印度。 一部《我不是藥神》,將“印度仿制藥代購”這一灰色買賣,從國內的癌癥患者圈推到了普通大眾面前:一面是很多國外的抗癌特效藥未能
抗癌藥降稅牽動社會神經,藥品到消費者手中時的零售價有沒有隨之降低呢?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副院長丁錦希和該校老師李偉等專家經過測算分析后發現,大部分抗癌藥品實際價格下調幅度主要集中在2%-6%之間。 減免稅政策不僅針對進口藥 今年5月1日起,進口抗癌藥品關稅降至零,同時原來16%的增值稅
2018年8月6日,輝瑞公司宣布,全球首個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6抑制劑愛博新? IBRANCE?(哌柏西利, palbociclib)已于7月31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愛博新?適用于治療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
日前,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公示了關于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品采購價格調整情況。截至目前,天津、北京、上海等多地已將價格下調,同時不少省份出臺抗癌藥專項集中采購方案,對藥企報價提出嚴格要求。 多地密集下調抗癌藥、進口藥價格 今年8月國家醫保局下發通知,下調了14種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的支付標準和采購價
原標題:掙扎在懸崖邊上的人 有4年抗癌經歷的翟一平沒有想到,他會因代購抗癌藥失去人身自由。 從2016年開始,他幫在QQ群里認識的病友從德國代購抗癌藥,一些肝癌晚期的病友因此延續了生命。兩年下來,他成為病友群里的頂梁柱,每天都有許多病友發病例請教他。 現年46歲的翟一平說,自己
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公示了關于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品采購價格調整情況。截至目前,天津、北京、上海等多地已將價格下調,同時不少省份出臺抗癌藥專項集中采購方案,對藥企報價提出嚴格要求。 多地密集下調抗癌藥、進口藥價格 今年8月國家醫保局下發通知,下調了14種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的支付標準和采購價格。依
8月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了解到,國家醫保局正在多措并舉加快推進抗癌藥降價工作。其中,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工作預計9月底前完成,擬談判藥品涉及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癌等多個癌種。 部分企業主動下調藥品價格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加快推進抗癌藥降價
2017年,原人社部主導了首批醫保談判,2018年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未來,創新藥醫保談判將成為國家醫保局的常規工作之一。 PDB樣本醫院數據顯示,2018年,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放量明顯,Q4銷量最高增加85800%,平均增加6718%。2017年的36個談判品種則繼續放量,
解決抗癌藥“降稅不降價” 我國醞釀抗癌藥省級專項集中采購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醞釀將以省為單位,開展抗癌藥專項集中采購。意在通過集中帶量采購,優化臨床用藥結構,在國家對抗癌藥降稅的基礎上,實現抗癌藥終端銷售價格明顯下降。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日前國家醫保局在上海召開了藥品集中采購工作
3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提出“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再加上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催化,抗癌藥降價必將成為本年度熱議話題榜之一。 第二次國家談判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