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抗癌藥不納入藥占比不落實省份和醫院將被通報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下發了《關于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醫院不得以醫療費用總控、醫保費用總控、“藥占比”和藥品品種數量限制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與合理用藥需求。 同時,該文件明確醫院要按照有關診療規范、指南等合理使用談判藥品,提高合理用藥水平。這表示,衛健委正在釋放一個信號,即17個談判抗癌藥不受藥占比、醫保費用總控等的限制。按照規范診療流程,醫療機構將能對這17種抗癌藥“敞開了使用”。 其實,在藥占比方面,前兩輪的藥價談判品種都不納入藥占比,而是進行單獨核算。此次藥價談判由話語權更強的“超級醫保局”主導,并且順應高層降低藥價的要求,可見力度更大,后續政策的落地也一定會更加有保障。 國家衛健委下設的醫政醫管局負責擬訂公立醫院運行監管、績效評價和考核制度。此時由醫政醫管局發聲,能直接將17種抗癌藥的醫院正常使用落實到位。這使17個談判產品跑完......閱讀全文
談判抗癌藥不納入藥占比-不落實省份和醫院將被通報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下發了《關于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醫院不得以醫療費用總控、醫保費用總控、“藥占比”和藥品品種數量限制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與合理用藥需求。 同時,該文件明確醫院要按照有關診療規范、指南等合理使
明年多種抗癌藥原料零關稅!抗癌藥或再降價?
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19年進出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的通知》。 多達50余種的抗癌藥原料將從明年元旦起齊刷刷實現零關稅,這有望助推抗癌藥集體降價。財政部昨天披露,明年我國將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其中,我國將對700余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包括新增對多種藥品
細胞如何壓倒抗癌藥物
根據今天發表在《Epigenetics and Chromatin》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細胞如何使自己適應克服癌癥藥物干擾它們的基因控制。 通常分子標記附著于DNA并發送信號到細胞中,告訴它如何裝飾DNA并打開或關閉基因。 HDAC抑制劑引起某些類型
抗癌藥降價成效顯現
抗癌藥零關稅、下調采購價格、醫保準入談判……隨著減輕癌癥患者經濟負擔系列舉措的穩步推進,抗癌藥降價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在重慶,截至8月底,已完成83個進口藥品掛網價格調整工作,平均價格降幅達到7.38%;在陜西,9月底前將實現49種進口抗癌藥品降價,其中9月1日降價8個品種,9月5日降價35個品種,
抗癌藥物的伴隨診斷
【導讀】根據分析師的預測,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將從2014年的31.4億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87.3億美元。在藥物臨床試驗階段,伴隨診斷具有很好的用藥指導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療的響應準確度;另一方面通過對患者的用藥分層預測和識別用藥人群,節省患者的用藥開支。伴隨診斷(CDx),是指采用體外診斷設備(
明年起50余種抗癌藥原料零關稅,助推抗癌藥集體降價!
這次我國將對700余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我國新增對部分藥品生產原料實施零關稅,這包括了多達50余種的抗癌藥原料,如醋酸曲普瑞林、福美坦、依西美坦、酒石酸長春瑞濱、硫酸長春新堿、鹽酸托泊替康、鹽酸伊立替康,其稅率均是從4%降為0;抗癌藥原料來那度胺稅率則是從9%直降為0
抗癌藥物直達腫瘤新技術
腫瘤在生物體內復雜的微環境結構影響到藥物的擴散和分布,也讓藥物敏感性和腫瘤應答的研究較為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者們最近開發出兩種不同的新技術,可以將多種抗癌藥物直接運送至腫瘤部位,研究藥物分布和細胞毒性。最新一期的《Nature Review Cancer》雜志對此進行了介紹。 麻省理工
Nature:舊抗癌藥物獲新貌
癌癥免疫療法已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在今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年會上,與會者將聽到關于癌癥免疫療法藥物的最新消息——尤其是那些靶向 PD-1 蛋白的藥物,一些制藥公司正競相將這些 PD-1 抑制劑引入市場。IL-2 在經歷失寵之后有可能回到復興的邊緣。圖中的T細胞(橙色)正在攻擊腫瘤,這
“土壤成分”可以制成抗癌藥
目前來自佛羅里達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從土壤微生物中提取新烯二炔自然產物的有效方法,這可以發展成有效的抗癌藥。 該小組強調自然產物是各種藥物的豐富來源。這一發現包括TSRI微生物菌株的優先級微生物。研究小組負責人稱,這一研究在發現這些罕見分子方面,比傳統方法更加省時省力。 研究小組發現了被稱為ti
化學大師合成新型抗癌藥
最近,美國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合成了一種新型的抗癌藥——Thailanstatin A,它最初是從泰國收集的一個細菌物種中分離出來的。Thailanstatin A可通過抑制剪接體而發揮抗癌作用,剪接體是細胞中的一種機器,在信使RNA從DNA轉錄產生之后、翻譯成蛋白質之前,對它們進行編輯。 萊斯
PNAS:綠藻中的抗癌藥物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生物學家成功對綠藻進行了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能夠大量生產一種復雜而昂貴的癌癥治療藥物。這項研究開辟了低成本大量合成復雜蛋白藥物的新途徑,文章提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的網站上。 “這種抗癌藥物的生產一般使用哺乳動物細胞,而我們能夠在綠藻中生產完全一樣的藥物,
中國學者研究天然抗癌藥物載體獲進展-可提高抗癌藥效
中國科研人員利用對腫瘤細胞內環境的調控,對天然抗癌藥物載體研究取得新進展,可顯著提高抗癌藥效。 記者1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雙聘研究員陳乾旺、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郭振副教授、安徽醫科大學王海寶副主任醫師三課題組合作,利用腫瘤細胞內環境的調控,發展具有pH響應性的
抗癌藥直達腫瘤的新技術
在美國,胰腺癌是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化療藥物很難到達位于腹部深處的胰腺。相關研究:Cancer Disc:胰腺癌轉移的復雜性;大型研究發現多個胰腺癌風險基因;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新基因。 為了克服這個障礙,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麻省綜合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
Nature聚焦“死而復活”的抗癌藥物
曾被譽為是轉化研究的光輝范例,卻在一次令人失望的臨床實驗后慘遭拋棄的一種抗癌藥物,現在或許可以浴火重生。 Olaparib是首批開發靶向DNA修復酶的藥物之一。本周,它將面臨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顧問專家組的審查,在會議上FDA將做出決定是否批準該藥在今年的晚些時候用于治療卵巢癌的
抗癌藥有了“綠色通道”
癌癥用藥保障事關患者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19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802家三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采購了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努力滿足癌癥患者的用藥需求;抗癌新藥平均審評時長由2018年前的24個月縮短為12個月,審批速度明顯加快;談判藥品
抗癌藥降價-中國在做這些事
? 從5月1日起,中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這成為腫瘤患者收到的又一份健康福利。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一直從多環節、多渠道壓減進口抗癌藥品價格。從國家談判讓“救命藥”降價入醫保目錄,到抗癌藥實現零關稅等舉措,“政策組合
Cell:微管結構助力抗癌藥物開發
微管是直徑僅有幾納米的微管蛋白的空心纖維,其可以形成活細胞的骨架并且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日,刊登在Cell上的一篇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處的研究者通過聯合研究,將冷凍電鏡技術同特殊的成像分析方法進行結合,成功地從原子視野對微管進行了觀察,這對于理解微管在末端結合蛋白中的功
抗癌藥物研發:在失敗中涅槃
包括免疫療法在內的新一代癌癥治療方案可謂卓越非凡,但這一進步絕非一蹴而就,期間幾多波折,也只有各大藥物研發機構心中自知。一項新藥在獲批的道路上,注定有千萬項藥品研發項目的失敗,科研人員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及教訓,從而更深入地了解癌癥發生、生長及轉移機制,并以此開發出新的抗癌路徑。本文以黑色素瘤、肺癌
抗癌藥直達腫瘤的新技術
在美國,胰腺癌是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化療藥物很難到達位于腹部深處的胰腺。相關研究:Cancer Disc:胰腺癌轉移的復雜性;大型研究發現多個胰腺癌風險基因;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新基因。 為了克服這個障礙,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麻省綜合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
肺癌靶向抗癌藥實現中國制造
1月8日,“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項目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項目參與方,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參與了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三期臨床試驗,并為該項目貢獻了20多例有效病例。 創造中國靶向抗癌藥的研發奇跡 “在中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人約有70萬人,且發
預測抗癌藥物活性方面獲進展
癌癥是目前世界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全世界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口超過720萬人。而在中國,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口也超過了 170萬。因此,開發新的抗癌藥物是科學界和醫學界的熱點和難點。但直接采用實驗的方法篩選抗癌藥物具有花費大、時間長的特點。以小分子為例,現在已知的小分子化合物超過了1000萬個,
化學大師合成有效的抗癌藥
最近,由萊斯大學有機合成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K.C. Nicolaou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抗癌藥物——最初發現于細菌中。 Nicolaou是賽普勒斯裔美國化學家,有機合成大師級人物之一,因杰出成就多次作為諾貝爾獎候選人被提名,今年1月份,他獲得了沃
羅漢果或成抗癌藥物
羅漢果,不但有清咽潤肺之效,還有可能成為抗癌藥物。最新的一項研究證實,羅漢果中的部分三萜化合物對癌細胞有殺傷力,并具有阻滯細胞周期、抑制腫瘤細胞轉移等功效,這為未來開發預防和治療腫瘤藥物提供了新思路。 腫瘤疾病的預防重于治療,然而抗腫瘤藥物往往具有毒副作用,從植物天然形成的次生代謝產物中發現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癌藥物
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內的上市藥企加入抗腫瘤藥物等創新藥物的研發。A股上市公司中,恒瑞醫藥、益佰制藥、長生生物、科倫藥業、石藥集團、貝達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腫瘤領域有所布局,與“抗癌”概念相關的公司接近60家。 由于癌癥兇如猛獸,所以各方人士正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抗癌藥物的研發。 記者梳理后發現,
抗癌藥直達腫瘤的新技術
在美國,胰腺癌是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化療藥物很難到達位于腹部深處的胰腺。 為了克服這個障礙,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麻省綜合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型的植入式裝置,可直接將化療藥物傳遞到胰腺腫瘤。在小鼠身上開展的一項研究中,他們發現,這種方法比通過靜脈注
Nature發現萬能抗癌藥物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和劍橋大學Babraham 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一項新研究中證實,一種當前用于治療白血病的藥物可以轉化成對抗各種癌癥的“萬能武器”。研究人員發現其具有一種意料之外的效應,能夠增強對許多不同腫瘤的免疫反應。 這種叫做p110δ抑制劑的藥物在近期的一些臨床試驗中對某些白血病顯示出顯著
嘧啶作為抗癌藥物的相關介紹
抗癌物質的選擇,至關重要的是它必須在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中有顯著的差異,即對靶細胞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卟啉化合物以其獨特的結構對癌細胞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它能選擇性地滯留于癌組織中。它作為癌的定位劑和診治藥物的研究早已引起化學家、醫學家及生物學家的極大興趣。5-氟尿嘧啶是臨床廣泛使用的抗代謝、抗腫瘤藥
JACC:關注抗癌藥物的心臟毒性
?????? 癌癥治療中,化療和生物學靶向治療都可能對患者心臟造成損害,甚至影響患者預后或死亡。抗癌藥物的心臟毒性常常被臨床醫師忽視,并缺乏合適的監測及治療。近期,《美國心臟病協會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心臟毒性生物標志物篩選的文章(JACC:肌鈣蛋白I 和髓過氧化物酶或可預測心臟毒性),結果提
海南通報環境考核情況-陵水、東方被通報批評
海南省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公布《2012~2013年度全省環境整治工作考核情況的通報》,瓊海排名第一,三亞與海口分別排名二、三位,陵水、東方等市、縣被通報批評。 從考核情況看,海南省各市、縣對環境整治工作比較重視,群眾投訴的問題得到有效辦理,長效管理機制和措施正在逐步建立和落實。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出警示:勿網購海外抗癌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1日發布通報,提示消費者不要通過網絡購買海外代購抗癌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報稱,一些商家在互聯網上宣稱通過海外代購向國內低價銷售印度版“易瑞沙”等抗癌藥。這類藥品在外包裝上沒有標識進口藥品注冊證號,其外包裝、標簽、說明書上均無中文標識,且銷售價格僅為合法“易瑞沙”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