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初曝出歐洲 “毒雞蛋”事件之后,歐洲“毒雞蛋”范圍進一步擴大,引發歐洲各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歐洲目前已經有十余個國家陸續“中招”,有70萬顆“毒雞蛋”流入英國市場,已演變成跨區域問題。 歐洲委員會11日曾表示,至今除了歐盟15個成員國發現有受殺蟲劑氟蟲腈污染的雞蛋外,瑞士和中國香港也發現有這些雞蛋。“毒雞蛋”事件已經在荷蘭、比利時和德國之間引發爭端,而據中國質檢總局的介紹,歐洲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雞蛋產品獲得中國政府的進口準入,也就是說沒有歐洲的雞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出現在歐洲“毒雞蛋”中的氟蟲腈,估計是相關農場在環境殺蟲時使用該種殺蟲劑,致使養雞場周邊的草地以及雞食受到污染,雞在吃下這些受污染的食物之后,就產下了“毒雞蛋”。氟蟲腈因在防治水稻二化螟和卷葉螟方面有良好效果,在農業上曾被作為一種殺蟲劑使用,但由于其對環境極其不友好,會對農作物周圍的蝴蝶、蜻蜓等造成影響,從2009年10月1日起,我國就規定禁用......閱讀全文
近日,三聚氰胺奶粉“再現江湖”,去年三鹿毒奶粉事件掀起軒然大波,在中國社會廣泛激起民憤。時隔1年多,陜西金橋乳業步三鹿后塵,將5.25噸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出售給廣西南寧越前食品添加劑公司,12月8日,犯罪嫌疑人劉平、苗文軍、呂小強被逮捕,5噸涉嫌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已全部追回查封,未流向市場造
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發言。 2017年,國際上發生的法國召回沙門氏菌污染的嬰兒配方食品等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對我國食品安全的監管有所啟示。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在今日舉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表示,要高度重視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源性
雞蛋上有我的章子,萬一有啥問題,買的人隨時來找我。”65歲的陜西商洛老漢王生成用自己的方式,給買雞蛋的人吃了顆定心丸。而且他這個蓋章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萬一顧客覺得雞蛋不好啥的,可以拿回來以一換二。“私章雞蛋”正在熱銷著。(6月29日《華商報》) “私章雞蛋”顧名思義,就是老漢在自己家的雞蛋上蓋
翻開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聞,我們會發現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有冠以“毒”字的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從近期的歐洲“毒雞蛋”事件(氟蟲腈污染),到“毒豬肉”(瘦肉精殘留)、“毒牛奶”(三聚氰胺、抗生素殘留)、“毒蔬菜”(農藥殘留)、“毒面粉”(黃曲霉素污染)。在面臨了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危
凌晨,工人在分解病死豬肉。 ●記者4天暗訪,踢爆東莞中堂一大型病死豬肉制臘肉臘腸黑窩點 ●該窩點每天生產毒臘味數千斤,進農批市場流向工廠食堂和餐館 ●昨多個執法部門聯合行動搗毀黑窩點,現場確認豬肉為病死豬肉 核心提示 昨天凌晨5時許,在記者暗訪4天后,東莞中堂鎮斗朗工業大道邊,一個用病死豬
1995年10月 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修訂的《食品衛生法》 2007年2月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07年度立法計劃對外公布,修訂《食品衛生法》列入其間 2007年10月 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食品安全法(草案)》 2007年12月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
凌晨,工人在分解病死豬肉。 腌好的豬肉放在水中浸泡。 ●記者4天暗訪,踢爆東莞中堂一大型病死豬肉制臘肉臘腸黑窩點 ●該窩點每天生產毒臘味數千斤,進農批市場流向工廠食堂和餐館 ●昨多個執法部門聯合行動搗毀黑窩點,現場確認豬肉
在毒牛奶、毒豬肉等事件后,人們不斷找尋為求身體健康的養生之道,在商家不斷吹噓之下,人們開始學會用紫砂煲來為日常烹飪中添加一些“健康”色彩,雖然這不得不讓人花上幾百上千的銀子,但人們還是覺得為了能在這混沌的生態環境下找尋一些“生氣”,值得!紫砂煲也有假!是的!如果不是央視給我們
國人期待已久的上海世博會即將開幕,這個歷時半年的世博會,將吸引20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7000萬人參加,平均每天40萬~50萬人,極端高峰時80萬人將進出世博園。最近,筆者有幸在開幕前參觀世博園。參觀中,我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世博會期間,這么多的人吃什么?食品安全如何保證? 據介紹,組織方
美國農業部(USDA)因此前對牲畜間新發傳染病的處理方式不佳,遭到了國會無黨派監督機構的強烈批評。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報告指責稱,2013年~2014年間在新發豬病毒暴發時,USDA所作的應對不夠充分,而且病毒暴發后并未采取充足措施阻止及減少未來病毒暴發的影響。 GAO總結稱,USD
民以食為天,毋須置疑,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發展和不斷進步。如若不能把好食品安全關,勢必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造成社會秩序的紊亂,最終影響執政黨的地位和形象,阻礙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運用高科技實施高質量的食品檢測工作勢在必行! 食品企業誠信意識不強(尤其是
近日一些食品加工企業個別批次的產品抽查呈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引發消費者對非洲豬瘟到底會不會影響豬肉及其制品食用安全的擔憂。對此,原國家首席獸醫師張仲秋就有關問題做出解答。 問:為什么豬肉加工企業的產品會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答:這是非洲豬瘟病毒特性決定的,非洲豬瘟的潛伏期可達3周,
中共十八大以來,針對近年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國政法系統頻施“重拳”,去年偵破3.2萬起此類案件,是2012年的2.6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高發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挫傷民眾信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藥品安全是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的重
餐桌上的香腸、涼皮、皮凍,竟來自臭氣熏天、蒼蠅遍布的黑窩點;工業明膠、工業大粒鹽化身“佐料”。遼寧營口警方近日破獲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獲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端掉7個黑加工點。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7個黑加工點的背后,是價值近億元的工業明膠流向全國8省數百個市縣(區)鎮。(7月25日
5個養殖場喂養仔豬的奶粉三聚氰胺最高超標達515倍 奶粉銷售人被南岸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經營罪提起公訴 2噸多問題奶粉流向市場,其中一些奶粉三聚氰胺超標515倍。這些奶粉不是流向超市商場,而是銷售到養殖場被仔豬吃了。 日前,南岸區檢察院披露,銷售毒奶粉的唐某因為涉嫌
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司法解釋從法律的角度加大了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懲治力度,使各級地方政府在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得到了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對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都有積極的作用。 民以食為天。
德國下薩克森州農業部發言人11日說,該州一養豬場的豬肉樣本被檢測出二惡英含量明顯超標。這是近日爆發的德國“二惡英毒飼料”事件中首次發現豬肉被二惡英污染。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1日援引下薩克森州農業部發言人的話說,污染源頭可能同樣來自石荷州“哈勒斯和延奇”公司生產的受污染飼料脂肪。此前,在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六日電 (記者 曉萍)香港五日首次發現有豬只因“人傳豬”感染甲流,同時又證實香港出現第五宗甲流抗藥性個案,甲型H1N1流感再次出現令人關注的變化,顯示香港甲流疫情不容忽視。 該只“甲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3年1-5月份我國豬肉人均消費量為每月1.78千克,占肉禽類消費比重的62.23%。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年人均消費口糧兩百多公斤,蔬菜一百多公斤,肉類二十多公斤,食品安全不但事關十三億人的福祉,而且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14日下午,市衛生監督所又獲悉3月14日、15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等幾所醫院相繼收治數名中毒患者,共計26人。蘇州市衛生監督所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這些患者均在食用豬內臟(24人吃的是豬肝、兩人吃的是豬肺)后發病。這些有毒豬內臟相對集中地采購于市4個農貿市場的個體肉攤,據了解,這批含
一、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是色譜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以液體為活性相,選擇高壓輸液系統作為分析分離技術。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分析的樣品是液態的,不受樣品揮發性的限制。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可分離和分析約80%的已知有機化合物。現在,高效液相色譜儀廣泛運用于別離、剖析、純化有機化合物等方面。高效液相色
病死豬肉、病死牛肉、假牛肉、劣質牛肉、添加瘦肉精……最高檢2015年第一批掛牌督辦的28起制售偽劣食品案件中,肉制品類案件占到36%。其中,上海“11·25”特大跨境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是一起重大復雜、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最高檢和上海市檢察院都進行了掛牌督辦,最高檢還對此案辦理進行了督
戊肝病毒感染對妊娠婦女來說是致死性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醫生認為這種并只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出現。在9月3日舉行的普通微生物協會第16屆大會上,研究人員報告說目前歐洲人也正在感染這種疾病。 戊肝病毒是含有的幾種通過食物直接從動物傳染人類的病毒之一。這種病此前一直是只在發展中國家發生。盡管研究人員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都暴發于近二十年,并由不同的冠狀病毒株(CoV)引起。這些病毒被認為來源于蝙蝠,然后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SARS-CoV來源于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貍,MERS-CoV源自單峰駱駝
近段時間,“假羊肉”、“毒生姜”、“病死豬肉”接二連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發公眾關注,人們在問:明天還能吃什么?其實,這些食品安全事件背后,都有一個共性:監管缺位。 監管缺位,保障食品安全就是空談。確實,食品流通,從生產到市場終端涉及面廣,流通鏈長,面對數量眾多的食品企業,監管難免出現疏漏
因被種植者加入過量“膨大劑”導致西瓜接連“爆炸”的“爆炸瓜”事件,繼“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豬肉、“染色饅頭”等事件之后再次觸及到了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信任的底線,并成為中國政府必須將“餐桌保衛戰”進行到底的一個最新證據。 各種跡象顯示,中南海已將食品安全問題上升到了新的執政高度。
據1月7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德國“二惡英毒飼料”事件影響不斷擴大。據德國政府公布的最新消息,德國8個聯邦州共有近3000噸含有致癌物質二惡英的飼料進入食物鏈中。與此同時,一些德國媒體開始找中國做“替罪羊”。 據德國《圖片報》等媒體6日報道,“二惡英毒飼料”不僅涉及雞蛋,可能還涉及豬肉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不少消費者擔心,非洲豬瘟疫情到底會不會影響豬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對此,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明確表示,非洲豬瘟疫情不會影響豬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我們可以放心食用豬肉及其制品。 首先,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傳染人。非洲豬瘟發現近10
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豬肉年消費量超過5000萬噸。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不少消費者擔心,“還能不能好好吃豬肉了?”一些食堂甚至暫停了豬肉食品供應。非洲豬瘟疫情到底會不會影響豬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近日,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守偉。圖片來源于網
近來,人們不斷從各種途徑獲知“非洲豬瘟”這個詞。作為豬肉消費大國,我國豬肉年消費量超過5000萬噸,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消費者們都很想知道:非洲豬瘟到底是啥病?怎么傳播的?會不會影響豬肉的食用安全?又該如何防控?對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豬肉營養比較豐富,做法繁多,是我國消費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