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入侵物種數量在上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外來物種的數量正在上升,并沒有顯示出任何飽和的跡象。 由德國森肯堡研究中心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世界范圍內,在過去200年里,新確定的外來物種數量在持續增長,所有的首次入侵記錄,超過三分之一發生在1970到2014年。 這項發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通訊》上的研究表明,個體趨勢與生物分類群有所不同,這可以歸因于人類活動,但總體而言,對所有生物群體來說,外來物種的數量正在增加。 “我們觀察到的首個明顯增長的入侵率記錄是19世紀的維管束植物、鳥類和哺乳動物,這可能是歐洲殖民擴張時期,園藝的傳播而且認為這種引入是有益的所導致的。其它生物如藻類、軟體動物或昆蟲的新入侵率是在1950年之后急劇增加的,這極有可能是貿易全球化因素所導致,”論文的共同作者提姆 布萊克本教授解釋說(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進化和環境科學)。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外來物種的數量在過......閱讀全文
全球入侵物種數量在上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外來物種的數量正在上升,并沒有顯示出任何飽和的跡象。 由德國森肯堡研究中心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世界范圍內,在過去200年里,新確定的外來物種數量在持續增長,所有的首次入侵記錄,超過三分之一發生在1970到20
英國公司破產數量大幅上升
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報道,受通脹飆升、利率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2022年英國企業破產數量大幅上升。英國負責企業破產和清算事務的政府機構英國破產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登記破產的英國公司數量超過2.2萬家,同比增加57%,為2009年以來最高值。其中,建筑、零售和酒店行業受經濟衰退和消費者信心下降影響
連續11天廣州全“橙”污染 投訴數量上升
廣州全城昨日再度被“橙色”包圍 “橙色”!在廣州市空氣質量等級發布系統的圖表上,是代表監測數值已達到“輕度污染”的意思。而昨日的廣州全城,再度被“橙色”所包圍,這已經是進入10月以來,廣州空氣連續11天處于被“污染”狀態了。 晚上7時后,花都、海珠、番禺3個監測
研究發現過度捕撈使小型魚類數量迅猛上升
隨著大型捕食魚類數量的下降,小型魚類的數量開始迅猛上升。 上個世紀對于那些美味的大型魚類來說,例如金槍魚和鱈魚,絕對算不上一個好時代。由于過度捕撈,這些魚類以及其他頂級捕食者的數量呈直線下降。與此同時,一些小型魚類的數量,例如沙丁魚和鳳尾魚,卻暴漲了130%,這是對全世界海洋生態系
《自然》:中國高質量論文數量持續上升
著名的英國學術期刊《自然》5月23日發布說,中國的高質量科研論文數量近年來上升勢頭強勁,目前位居全球第四。據該報告作者預計,到2014年,中國的這一排名有望超過英國和德國,僅次于美國。 這份報告當天以《自然》副刊的形式發布。《自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學術期刊之一,是自然出版集團的旗
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上升的根源何在
兩項關于糖尿病的新研究提供了好消息,但總體來說,血糖仍然是公共衛生負擔的重中之重。 第一項研究研究了美國兒童1型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情況,發現了這一令人不安的趨勢:從2002年到2012年,兩種糖尿病的發病率都有所上升,特別是種族和少數民族。 但在第二項研究中提出了一點希望:瑞典研究人員報告說
調查顯示美國近年化學博士數量呈上升趨勢
美國近年化學博士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圖片提供: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如果我們今天不培養更多的化學家,那么未來我們就不會擁有他們,這意味著我們將沒有創新,沒有競爭力。但是現在,許多化學家卻沒有工作。”——美國化學協會職業管理和發展部副主任大衛·哈維爾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
中國SCI論文撤稿占全世界44% 七年來數量、比例持續上升
引 言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二位,與第一位的美國相當。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SCI收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及占世界論文總數比例的變化趨勢來源: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作為SCI數量和質量平衡的重要觀察點,SCI論文發
面筋數量和質量測定儀在測量中的優勢
面筋數量和質量測定儀—在測量面筋質過程中的優勢體現 對于小麥粉而言面筋質是其品質的一個重要特征,其含量的多少與質量的好壞是衡量小麥粉品質的重要標志。面筋質的測量可以使用面筋質量數量測定儀來進行測量,它用來測定面粉中濕(干)面筋的含量、面筋質量(面筋指數)及面筋持水率的專用儀器,特別適合樣品量多
中國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 北京保持第一
英國《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日前指出,中國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北京在世界領先的科研城市中繼續保持首位。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制并定期發布,它追蹤發表在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根據有關機構、國家或地區論文的數量和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