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HbA1c檢測標準化提升糖尿病診療水平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2017羅氏全國糖化血紅蛋白用戶交流會暨上海糖化血紅蛋白一致性工作會議”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教授潘柏申、副教授王蓓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卞華,廣東省中醫院檢驗醫學部教授黃憲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教授王煜非等臨床及檢驗專家就HbA1c的臨床應用價值、檢測方法、檢測標準化進展及其作為糖尿病診斷指標的可行性和限制性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分享。 HbA1c:國際公認的糖尿病診斷金標準 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糖尿病診斷指標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和空腹血糖(FPG),但多項研究發現由于個體內差異以及操作標準不同,OGTT與FPG診斷糖尿病的符合率存在明顯差異,變異率較高且重復性差,可能造成漏診。 “相比之下,HbA1c檢測樣品穩定時間更長、生物變異性較小、準確性和重復性好、操作更方便,且不受急性血糖波動影響,所以患者無須空腹或特定時間采血,能更準確地反映中、長期......閱讀全文
推動HbA1c檢測標準化-提升糖尿病診療水平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2017羅氏全國糖化血紅蛋白用戶交流會暨上海糖化血紅蛋白一致性工作會議”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教授潘柏申、副教授王蓓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卞華,廣東省中醫院檢驗醫學部教授黃憲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教授王煜非等臨床及檢驗專家就HbA1c的
2010年全球HbA1c標準化測定共識
? ???北京時間2010年5月26日上午9點,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國際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協會(ISPAD)、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IFCC) 發表了2010年全球HbA1c標準化測定共識。??????????糖基化血紅蛋白的濃度(
2010年全球HbA1c標準化測定共識
北京時間2010年5月26日上午9點,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國際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協會(ISPAD)、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IFCC) 發表了2010年全球HbA1c標準化測定共識。 ????? ?????糖基化血紅蛋白的濃度(通稱糖
糖尿病診斷新標準丨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 ? ?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狀況的重要指標,可預示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價值。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正式將HbA1c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2011 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在有條件的地區采用HbA1c診斷糖尿病。目前,美國、歐 盟、澳洲及日本等國家和
我國亟待推進HbA1c檢測結果標準化和一致性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糖尿病臨床診斷、治療監測和預后評估。國際上已積極推動HbA1c檢測標準化以進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診療管理,而在中國,因HbA1c檢測結果標準化和一致性程度不夠等原因,臨床推廣存在諸多局限。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羅氏診斷
專家共議中國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與一致性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糖尿病臨床診斷、治療監測和預后評估。國際上已積極推動HbA1c檢測標準化以進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診療管理,而在中國,因HbA1c檢測結果標準化和一致性程度不夠等原因,導致臨床推廣存在諸多局限性。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羅氏
HbA1c檢測再升級-優化糖尿病診療管理
(2018年1月13日,廈門)今日,全球體外診斷領導者羅氏診斷宣布,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準的全新cobas c 513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正式在中國上市。該分析儀可在更短的時間內為臨床提供高準確度和精確度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結果,幫助醫生快速、準確診斷并監測糖尿病
HbA1c:-標準化以及臨床實驗室檢測
學習目的 1. 了解美國糖尿病的差異情況 2. 理解平均血糖與血紅蛋白A1c(HbA1c)值之間的相關性 3. 了解美國與國際HbA1c標準化工作情況 4. 描述一些常用的臨床實驗室HbA1c檢測方法 5. 列舉HbA1c作為長期平均血糖濃度的評估手段時所存在的一些潛在干擾與問題 一名住在美國東南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一致性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患者需終身監測及治療,若無法良好控制血糖,可引起全身各臟器并發癥,并最終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血脂異常、失明、腎功能衰竭和截肢等嚴重并發癥。如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延緩糖尿病并發癥,實現糖尿病的有效診治至關重要。近年來,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能有效輔助糖
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診斷和療效觀察的標志物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謝異常疾病。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的主要發病病因中占第3位。且糖尿病死亡率逐年遞增,已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據估計,目前全球范圍內糖尿病患者將達2億,而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 4 千萬,發病率已上升到2.5%~3
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診斷和療效觀察的標志物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謝異常疾病。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的主要發病病因中占第3位。且糖尿病死亡率逐年遞增,已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據估計,目前全球范圍內糖尿病患者將達2億,而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 4 千萬,發病率已上升到2
HbA1c:-標準化以及臨床實驗室檢測-(一)
學習目的:1. 了解美國糖尿病的差異情況2. 理解平均血糖與血紅蛋白A1c(HbA1c)值之間的相關性3. 了解美國與國際HbA1c標準化工作情況4. 描述一些常用的臨床實驗室HbA1c檢測方法5. 列舉HbA1c作為長期平均血糖濃度的評估手段時所存在的一些潛在干擾與問題????? 一名住在
HbA1c:-標準化以及臨床實驗室檢測-(二)
????? HbA1c以及Hb變異體的病理學????? 糖化作用是一種非酶參與的糖分子與蛋白質氨基的結合反應。當葡萄糖與β鏈N-端纈氨酸中的一條或兩條結合形成希夫堿時,血紅蛋白(Hb)的糖化就發生了。這一快速卻不穩定的過程隨后會緩慢形成一個不可逆的氨基酮(阿馬多爾重排)。這一穩定的氨基酮形成將影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的前世今生
1.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的歷史糖尿病是21世紀最具挑戰性的健康問題之一。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估計全世界至少有3.0億糖尿病患者[1]。眾所周知,始于1984年的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研究(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和英國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的前世今生
1.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的歷史糖尿病是21世紀最具挑戰性的健康問題之一。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估計全世界至少有3.0億糖尿病患者[1]。眾所周知,始于1984年的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研究(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和英國
WHO進一步肯定HbA1c診斷價值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官方網站上發表了《應用糖化血紅蛋白(HbA1c)診斷糖尿病》的咨詢報告,并將其作為2006年發表的《糖尿病與中間高血糖的定義與診斷》評議報告的最新補充。 該報告在系統回顧證據的基礎上,肯定了HbA1c用于診斷糖尿病的價值,但強調了HbA1c檢測須由嚴格的質量控制把關
WHO進一步肯定HbA1c診斷價值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官方網站上發表了《應用糖化血紅蛋白(HbA1c)診斷糖尿病》的咨詢報告,并將其作為2006年發表的《糖尿病與中間高血糖的定義與診斷》評議報告的最新補充。 該報告在系統回顧證據的基礎上,肯定了HbA1c用于診斷糖尿病的價值,但強調了HbA1c檢測須由嚴格的質量控制把關,
糖化血紅蛋白的不同檢測方法及公認的金標準方法
目前,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作為糖尿病篩選、診斷、血糖控制、療效考核的有效檢測指標,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其理由有二個: 目前HPLC法測定HbA1c使其準確性和重復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美國臨床化學協(AACC)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分會和IFCC HbA1C標準化工作組建議,以DCCT研究中所
糖化血紅蛋白的不同檢測方法及公認的金標準方法
目前,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作為糖尿病篩選、診斷、血糖控制、療效考核的有效檢測指標,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其理由有二個:目前HPLC法測定HbA1c使其準確性和重復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美國臨床化學協(AACC)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分會和IFCC HbA1C標準化工作組建議,以DCCT研究中所“指
糖尿病監控“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01“甜蜜”的困擾:中國糖尿病檢測現狀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人數不斷增加,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以外第三大影響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相關統計,2015年我國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1.09億人,占全球患者的26%。預計在未來的20年間,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會達到1.51億人。
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解析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血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游離氨基發生非酶促糖基化反應的產物,反映檢測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自1968年Rahbar[1]在糖尿病患者的紅細胞中首次發現HbA1c,并證明其與糖尿病密切相關,至今已40多年,在此期間,經過全世界科學家和臨床醫師的反復探索、研究和實踐,人們對
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解析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血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游離氨基發生非酶促糖基化反應的產物,反映檢測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自1968年Rahbar[1]在糖尿病患者的紅細胞中首次發現HbA1c,并證明其與糖尿病密切相關,至今已40多年,在此期間,經過全世界科學家和臨床醫師的反復探索、研究和實踐,人們對
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解析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血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游離氨基發生非酶促糖基化反應的產物,反映檢測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自1968年Rahbar[1]在糖尿病患者的紅細胞中首次發現HbA1c,并證明其與糖尿病密切相關,至今已40多年,在此期間,經過全世界科學家和臨床醫師的反復探索、研究和實踐,人們
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和檢測準確度現狀
摘要:糖化血紅蛋白 A1c(HbA1c)是診斷糖尿病和監測其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在國際臨床化學與檢驗醫學聯合會(IFCC)定義了 HbA1c的被測量之后,經過各方的努力,全球各臨床實驗室 HbA1c檢測結果間的差異正逐步減小。所有提供 HbA1c檢測產品的廠商都不會客觀地描述自己產品的弱點,只會強調
解析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有條件的地區采用糖化血紅蛋白(HbA1c)診斷糖尿病。HbA1c達標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以及評價糖尿病治療方案有效性的標準,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在國際上逐步推廣應用的一個指標。目前,在相當一部分國家和地區HbA1c是糖尿病首選診斷指標,我國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解析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
為適應 HbA1c 臨床應用發展的需要,提高 HbA1c 的測定質量,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等多家機構和醫院的檢驗學與臨床專家根據我國 HbA1c 檢測現狀、結合國內外相關理念共識和研究進展、經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析、解讀,供相關同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技術標準化及臨床應用現狀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血糖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并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血糖控制情況。糖化血紅蛋白于1958年被使用色譜法首次從其它類型的血紅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標的專家共識》
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能反映患者近8~12周血糖平均水平,是評價血糖控制水平的公認指標,但其個體化的目標值尚存爭議。《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T2DM)HbA1c控制目標的專家共識》(2010版,簡稱共識)提出:可根據病情每3~6個月進行1次HbA1c監測;不籠統推薦成人T2DM的HbA1c控制目標
HbA1c對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影響大
? 美國研究者對兩個隨訪超過10年的隊列進行分析后發現,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對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有很大影響,因此不宜將所有糖尿病患者統統劃入心血管高危人群。??? 美國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Ⅲ(NCEP ATP Ⅲ)指南將糖尿病視為一種冠心病等危癥,即所有糖尿病患者與心肌梗死或缺血、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發布
日前,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了《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序中強調,大量循證醫學證據充分證明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血糖監測已成為現代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致力于推動我國糖尿病防治的標準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