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血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游離氨基發生非酶促糖基化反應的產物,反映檢測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自1968年Rahbar[1]在糖尿病患者的紅細胞中首次發現HbA1c,并證明其與糖尿病密切相關,至今已40多年,在此期間,經過全世界科學家和臨床醫師的反復探索、研究和實踐,人們對HbA1c應用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和全面。HbA1c不僅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與監測的金標準,而且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其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HbA1c的臨床應用已逐漸拓展至糖尿病的篩查、診斷及預測等方面。一、HbA1c與糖尿病血糖控制和慢性并發癥糖尿病防治領域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兩項研究——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研究(DCCT)及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證實以HbA1c為目標的強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風險[2-3],從而明確了HbA1c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密切關系,確立了HbA1c作為衡量血......閱讀全文
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MALDI)于1987年首次由Hillenkamp 及Karas提出,如今已經30年。從那時起,通過應用這一“軟電離”技術與飛行時間質譜(MALDI -TOF MS)的結合,成功地實現了為生物大分子提供快速和高度可靠檢測手段的目的,同時也為生命科學領域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