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未來應該是什么樣?它首先是生態宜居的。“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這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提出的“生態任務”,也是今后將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們的向往。 生態,不僅是治污防污,而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涉及到雄安,則要在規劃建設中深度植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理念。讓資源、能源物盡其用并且再生,是將新區內生態和人居環境統籌考慮,增強生態系統的修復和循環能力。 宜居,則是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區分不同功能區,劃定資源承載能力,讓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居民自主安排時間,享受公共服務提供的便利和優良的自然環境,舒適地生活。 雄安被賦予了創新城市發展模式的時代任務。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認為,雄安應該是有彈性的、面向未來50年的城市。 何為彈性,彈性是留余地,是要有容錯機制,在既定目標下發現問題能夠不斷調整。比如城市建設中的灰色和綠色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要科學......閱讀全文
一、參政黨對水環境保護的建議 1、民革中央建議完善環渤海環保法律法規 首先設立渤海綜合管理委員會,由管委會統一安排環渤海地區的發展與保護規劃,對渤海的污染防治、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保護、產業布局、項目審批、環境監測實施綜合管理。第二,完善渤海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專門的《渤海保護法》或由國務院出
3月24日,ARM公司開啟與重慶聯手打造創新生態圈的戰略合作,與中科創達共同投資的重慶安創空間加速器正式啟動。市長黃奇帆、ARM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西蒙·西加斯出席啟動儀式。 總部設在英國劍橋的ARM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產品供應商。安創空間加速器是目前市面上第一家以技術服務為核心、以
為做好雄安新區民生科技需求細化工作,為新區建設提供看得見、見效快的民生科技成果,5月4日,河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雄安新區民生領域科技需求專家研討會。圖片來源網絡 來自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環保廳、省住建廳、五十四所、螞蟻金服、騰訊等單位的2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河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張永強出席會議。 會
雪迪龍1月23日午間公告稱,為更好拓展公司在雄安新區及周邊地區的業務,擬投資5000萬元在雄安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 雪迪龍表示,雄安子公司經營范圍將涵蓋:環境與能源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服務,儀器儀表、環保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安裝,環境工程設計與施工,環保技術咨詢與服務,軟件、信息工程,生態環
天津7月3日電,記者日前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獲悉,由其牽頭組成聯合體承建的河北雄安新區水生態治理“一號工程”——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目前主體基本完工。 唐河污水庫位于雄安新區安新縣境內西南部,建于20世紀70年代,全長約17公里。污水庫北庫污染治理前
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16日召開“走遍雄安”活動新聞發布會稱,為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新城,將在雄安新區雄縣、容城、安新三縣開展為期100天的“走遍雄安”活動,地毯式排查摸清污染底數,建成區內全面禁止露天燒烤,全面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 河北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專員、雄安新區生態
據媒體報道,雄安新區把2018年作為環境綜合整治攻堅年,將加快推進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現逐步清除舊污染、嚴格控制新污染,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雄安新區設立一年來,雄安新區深入實施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制定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三年工作整體方案,依法推進“鐵腕治污”
近日,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印發《雄安新區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方案(2018-2022年)》提出,雄安新區將強化涉重金屬行業企業污染防控和企業拆除活動全過程監管,加快整治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推進“智慧土壤”建設,開展重點區域試點示范,改善老河頭鎮、蘆莊鄉等局部區域土壤污染問題,提升大
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說明中央對發展雄安新區戰略的定力和耐心,要把它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舉措來對待,必須以對子孫后代負責任的態度來做好。同時也表明中央對推行這個戰略的決心,希望雄安新區所起的作用,絕不僅僅局限于京津冀而已,還希望它在全國的發展中能起到榜樣作用。 世界眼
為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呼倫貝爾近年來大幅減少了牲畜量。 穿越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草原,翻越綿延上千公里的大興安嶺,汽車宛如一葉輕舟,在萬頃碧波中漂蕩。 前不久,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由西南至東北方向,縱貫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由呼倫貝爾草原、
近日,河北石家莊欒城機場喜氣祥和的創新館內,河北科技大學校長朱立光與中航通飛華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章棟代表雙方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的簽署,意味著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的行業組織單位達到了82個,產學研基地則突破了100個。”朱立光介紹,河北科技大學始終堅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無縫對接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10月27日至11月1日,第六屆海峽兩岸人工濕地研討會暨高層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臺灣)中山大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聯合主辦,杭州師范大學承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臺灣濕地學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協辦。來
高溫、暴雨、干旱、霧-霾……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全球各地發生多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警示人們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應對氣候變化是攸關當前和長遠利益的大事,全球各國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而我國則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2015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對氣象部門作出重要
近期,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密集披露一批重大項目計劃。包括北京新一輪城南行動計劃、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新機場高速公路等均已列入時間表。此外,大灣區港航工程、多條高速公路等項目,以及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補短板重大工程也在密集啟動。業內測算,僅雄安新區年內投資規模就將達3000億元,我國多個重點區域
在中國科學院院徽上,有6塊晶體象征著數、理、化、天、地、生6大基礎學科,中間的齒輪象征著多學科的配合與互動,形成了中科院的綜合優勢。按我個人對65年國史和院史的理解,中科院的社會角色定位應是國家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這里,自然科學包括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 中科院的組織結
我國多地正試點開展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載體,探索保障水安全新途徑。 記者從正在貴州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水安全會議上了解到,當前中國資源環境問題不斷加劇,水安全新老問題交織,特別是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形勢嚴峻。確定的第一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46個,第二批54個試點城市也已
華南退化土壤的生態恢復中,土壤氮素循環過程是一個重要的限制因素。 在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下,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土壤生態與生態工程研究組王法明助理研究員在李志安研究員和夏漢平研究員的指導下,開展了幼齡人工林的土壤氮素礦化和淋溶研究。該研究基于廣東鶴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
“2013年染料行業進出口平均單價差距較大,特別是占出口總量第二位的歐美地區,染料進口的均價是出口均價的1.63~1.96倍,有機顏料進口均價是出口均價的1.86~2.56倍,反映出我國染料、有機顏料在產品質量和品牌上有待提高。”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擢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道。雖然2013
“我國地熱行業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這是記者參加日前在東營召開的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最大的感受。有行業人士對記者坦言,“此前國家能源規劃往往提‘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地熱就包括在這個‘等’里面,但今年出臺了首個地熱能國家發展規劃——《地熱能開發利用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生態環保法庭在審理非法生產制毒物品、污染環境案時,有辯護律師認為,被告人在生產制毒物品的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這兩個行為具有相同的犯罪目的,屬刑法意義上的牽連犯,應適用“重罪吸收輕罪,按一個重罪處罰”的原則。也就是說,只給被告人定非法生產制毒物品罪這個重罪,把污染環境罪吸收了,
2018年,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質檢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科學務實地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著力開展“質量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迎來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涌的生動局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科技創新的內容受到社會關注。 關鍵核心技術怎樣攻關?科技如何支撐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可預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生態文明建設顯著成效,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最新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 2018年,
這個夏天,陽光、沙灘、海水,這些青島的城市名片,暫時讓位給了“草原”。“到青島看草原”已經成了當地一句戲謔。 所謂“草原”,其實是海水中一種大型綠藻滸苔高度聚集而引發的生態“奇觀”。這些個體呈管狀中空結構的單層細胞藻類,最短幾十厘米,最長2米,無數的個體纏繞著、簇擁著,在風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
一直以來并不為人所熟知的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一夜之間為人們口耳相傳,無數人的朋友圈被它們刷屏。而根據中央的規劃,雄安新區要“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要實現“水城共融”,這無疑離不開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流域,上游為太行山區,地勢較高,形成向
在22日舉行的“發展·創新”2015海南醫療健康論壇上,美安新藥谷和醫藥健康產業園揭牌。這標志著海口高新區新的醫藥健康產業集區正式落成,“新藥谷”將通過科學借鑒現有海口“藥谷”十余年的成功發展經驗,致力于打造成為海南醫療健康產業騰飛的核心引擎。 論壇開幕前,海口國家高新區與全國多家企業和單位舉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是國家國家法定的省級計量機構,上個月,該院成功申請籌建“國家生態環境檢測治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該中心的建成可以為首都環境治理提供更多核心技術支撐保障,未來還將惠及雄安新區。 北京市計量院院長姚和軍介紹,雄安新區將建設生態之城,對環境的治理是重要工作。近年來,環境監
近日,第十屆國際濕地大會在江蘇省常熟市成功召開。大會特設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報告專場,系統展示了水專項支持我國濕地保護,助力河湖水生態修復的工作與成效。水專項淮河項目河流水生態修復課題負責人、南京大學安樹青教授獲頒國際生態學協會授予的“杰出濕地科學家”獎,成為亞洲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東北振興’包含了多項重大科學和科技問題,科研院所應提出一系列近期可操作和可實施的重大部署和措施。”在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何興元的心中,“東北振興”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其不僅是要解決困擾東北地區多年的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從根上打造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百年大計。近日,他在接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