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修訂GB 3552—83)》及《2017年度水、空氣質量和總量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評估工作方案》,研究謀劃2018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 會議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以及相關國際公約和國內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現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552—83)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和今后防治船舶污染工作的需要。修改標準,對完善我國環境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規范和加強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引導水運業和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標準修訂出臺后,關鍵是嚴格監督、狠抓落實,推動船舶水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要主動與交通、農業等部門溝通協調,強化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修訂后的標準既對標國際,又不超越我國發展階段,要做好宣傳解讀,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會議強調,對“大氣十條”“水......閱讀全文
向環境污染宣戰,水、大氣、土壤新三司整裝出發。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認為,三司的設立不僅有利于整合有限的資源“對癥下藥”。從機構名稱的變化可以看出,環境政策正在從污染物控制轉向更加注重改善環境質量和提升綜合治理能力。而這,只是“十三五”環保管理體制改革的冰山一角。 環保部自2008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
13日,環保部通報說,新設立的水環境管理司、大氣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人員已基本調整到位,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各項工作正協調有序推進。目前,三個環境管理司正按照職責分工,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貫徹落實水、大氣、土壤三個行動計劃,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自今年3月啟動實施方案以來,水、大氣、
繼“大氣十條”后,昨天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出重拳解決水污染問題。“水十條”提出238項“硬措施”,除了136項改進強化措施、12項研究探索性措施外,重點提出了90項改革創新措施。其中38項要求限時完成,力爭在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 “水十條”共1
“十三五”時期,我國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節點,環境保護的外部條件和內部動力發生重大變化,國務院要求的規劃定位發生重大變化,其承載內容、邊界和基本特征也不同以往,具有其特殊性,也具有重大意義。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我國編制的第九個五年環境保護規劃,與以往的五
部門規章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4號)為了規范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工作,提高環境行政執法效能,制定本辦法。本辦法所稱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是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環境行政處罰、行政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行政管理措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環
我國對三大領域的環境污染防治指南現已出臺兩部,都是向污染宣戰的行動綱領。相較于早前出臺的“大氣十條”,“水十條”有哪些借鑒與繼承?又有哪些突破與升級? 借鑒:以“大氣十條”和新《環保法》為基礎,“水十條”借鑒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與“大氣十條”相比,“水十條”的出臺有較好的基礎優勢。提早發布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6月13日,環保部對外通報稱,2015年2月,中編辦批復環保部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設置水環境管理司、大氣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為此,環保部制定了內部機構調整實施方案,并于2016年3月啟動實施。 環保部稱,三個環境管理司自組建以來,人員已基本調整到位,工作機制不斷完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
8月3日,環保部網站發布2015年上半年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綜述,上半年四項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均超過序時進度。 環保部稱,繼“大氣十條”、“水十條”發布后,“土十條”也即將出臺。同時,今年中央下達36億元專項資金,支持30個重點區域重金屬治理和37個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與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筑牢健康人居環境的首要基礎。土壤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其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會給予關注。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
水、氣、土之戰,是環保“十三五”的重頭戲,而作為“十三五”規劃落實的元年,在即將召開的2016年全國“兩會”上,有關環保問題的議案備受投資者關注。除此前已經推出的“大氣十條”、“水十條”外,最新消息稱,“土十條”預計也會在年內推出。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
全國土壤污染修復市場待啟。 “我們的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已經走了將近40年的歷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幾乎還沒有動。”12月8日召開的“2013年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公開表示,基于這一出發點,一旦土壤修復市場打開會非常大,遠遠超過大氣和水的治理
環保人辛勞而有收獲的2017年,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中畫上句號。這一年,“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成為環保領域關鍵詞,生態文明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被列入8項重點工作,生態文明體制的“四梁八柱”初步建成。 回首2017,藍天多了,水更清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堅持 “人與自然和諧
“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千呼萬呼始出來,對于我國今后的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土壤修復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與影響。 國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對土壤治理也有指導作用,下面為大家盤點以下7個國家關于土壤治理政策的特點,并從自身情況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淀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5461-2010) 本標準規定了淀粉工業企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現有淀粉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標準適用于對淀粉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
今年霧霾等環保問題成為兩會關注的熱點,代表委員們紛紛就空氣治理等環境問題獻計獻策,同時也有代表指出,要著重關注比霧霾更甚的環境問題,如水源污染、地下水污染等。2014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重從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進行部署。這意味著中國將“水陸空” 三位一體開展污染防治。與霧霾治理同步,更值得
4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發言中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和審議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是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的一項
地下水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各種因素的組合錯綜: 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分類。但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 素或某種特征進行分類,如按硬度分類、按地下水起 干特征綜合考慮進行分類。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可 哪種類型的地下水,均可按其含水層的空隙性質分為 一、包氣帶水 位于潛水面以上未被水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6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2016年的環保工作目標是,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力爭下降3%、空氣質量天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 分析認為,全國環保工作會議明確了大氣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打好補齊環保短板攻堅戰。這是按照中央要求作出的重要部署,對于全國環保系統統一思想、聚焦重心、做好“十三五”時期環保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改善環境質量關系人民福祉,是對群眾呼聲的積極回應。隨著經濟的發展
部門規章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1號)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體廢物和液態廢物,列入本名錄: (一)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
2016年5月31日,“土十條”終于出臺了。國務院發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重點部署未來中國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從十個方面提出了“硬任務”。這是繼“大氣十條”“水十條”之后,一份備受業界關注的文件,也是國家層面對污染宣戰的又一頂層設計,其頒布意味著土壤污染的修復和防治有
7月27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201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部署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主持會議并講話 本報記者王昆婷7月27日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今日主持召開會議,聽取部分司局關于上半年環境保護主要業務工作進展情況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匯報,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總結上半年工作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三大行動計劃,氣水土加起來應該是10萬億級的投資需求,國家正在鼓勵多渠道增加環保的投入,投入環保污染的治理。”近日,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在國際綠色經濟協會2016年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座談會上如此表述。 據別濤介紹,節能環保產業整體而言是一個微利行業,它的投資巨大,需要金融產
在第47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各大媒體紛紛聚焦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度和成效。其中,涉及到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基礎制度的改革備受矚目。新華社、人民日報分別對此進行了深度采訪,詳細報道和解讀——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華社報道: 健全排污許可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我國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成效綜述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