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將出臺綠色產業相關政策并提出產業發展措施建議
環保產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機遇期和黃金期。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馮良在12月9日召開的2017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中國民商論壇暨“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上表示,發改委將出臺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完善財政、稅收、價格、金融、投資等支持政策,構建更加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按照環保部部長李干杰的說法,可以用五個“前所未有”來概括:思想認識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改善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馮良透露,國家發改委將牽頭研究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環境,比對國際發展經驗和態勢,提出壯大產業發展的措施和建議,并向國務院匯報。 環保產業已經駛上發展的快車道,規模質量顯著提升。據全聯環境商會統計,2017年上半年深滬股市33家環保上市公司凈利潤過億元,節能環保產業已經連續5年增速保持在15%左右,技術裝備水平顯......閱讀全文
節能環保產業“黃金期”來臨
近日,國務院連續出文直指節能環保產業,明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將在15%以上,并將之提升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從大氣治理、水處理裝備、土壤修復、垃圾處理到新能源汽車、海水淡化等,在此政策信號下,下一階段將會有更多產業發展細化政策陸續出臺。 節能環保產業涉及面廣,短時期內出現大的改觀絕非易事
河北確定節能環保產業方向
河北省政府日前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十項措施的通知》,明確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發展方向。 節能產業將圍繞滿足重點領域節能增效需求,提升高效鍋爐自動化控制、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回收、非晶變壓器、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等工業節能設備的技術水平;擴大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等綠色建材生產規模;加速
廣州番禺:節能環保產業枝繁葉茂
夕陽下,透過辦公室的窗戶,楊培凱望著對面不遠處正在建設的獨棟辦公樓,臉上露出期待的笑容,那里就是公司即將搬入的新址。公司做的企業名冊上,已經寫上了新辦公樓的地址。 作為廣東意高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楊培凱帶領公司團隊一路打拼,自2006年搬入廣州番禺節能科技園后,歷經四次搬遷,從1
節能環保產業法規標準將完善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 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節能產業將重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將重點發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聚焦節能環保產業:大產業呼喚龍頭企業
節能環保 十二五,我國節能環保將變成一個超3萬億的大產業,但目前,這個行業里90%都是小企業。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節能環保產業亟待做大做強。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日前收獲了一份大訂單,企業與成都市簽訂合作協議,全面參與當地垃圾處理、產業開發、節能改造。
節能環保產業將成拉動經濟新主角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實際上,2014年全國地方“兩會”已相繼召開,地方“兩會”紛紛把節能環保列為關注焦點,霧霾防治、水污染治理、生態紅線劃定分別是環保三大要務,不少省份和地區擬投入巨資加快節能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華北地區、長
世界節能環保產業合作論壇在京舉辦
為有效推動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全面整合國內外權威資源、建立綠色投融資通道,“世界節能環保產業合作論壇――暨第三屆節能環保產業企業家峰會”于5 月16 日-17 日在北京會議中心盛大召開,來自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家高新技術園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企業報》等政企領導與節能環保行業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1.6萬億
近期,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陸續公布了試驗方案或任務清單,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以及加快建設多層次綠色金融體系均成為了各地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已達1.6萬億元,今后5年產業規模有望翻番,在綠色金融的助推下,節能環保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
深化改革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大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首次提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等內容。全面深化改革的信號已經明確,將對節能環保產業帶來哪些影響?業內人士有何期許?本刊特約請專業人士發表觀點。 十八屆三中全會順利閉幕,
節能環保產業將成拉動經濟新主角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實際上,2014年全國地方“兩會”已相繼召開,地方“兩會”紛紛把節能環保列為關注焦點,霧霾防治、水污染治理、生態紅線劃定分別是環保三大要務,不少省份和地區擬投入巨資加快節能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華北地區、長三角地區以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