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自甘肅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可瞬間送至湖南湘潭換流站……這是8日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最近成功應用于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時的場景。 記者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技術,是解決我國能源與電力負荷逆向分布問題、實施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核心技術。 2010年,我國自主建成世界上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云南至廣東、向家壩至上海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投運7年多來,一直保持穩定可靠運行。 “運行穩定程度出乎意料的好。”項目第一完成人、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李立浧院士介紹,特高壓±800kV直流技術是世界首創,國內外沒有可借鑒的經驗,面臨特高壓、大電流下的絕緣......閱讀全文
近年來,我國風電規模從小到大,風電技術不斷升級,風電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并網風電躍居世界第一,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發展業績。 當前,新一輪能源科技創新方興未艾,新能源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大力發展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既是搶抓世界新一輪能源革命先機的必然要求,
截至9月12日,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累計發電量已達2.2億千瓦時。該工程正在實現綠色、健康發展,經濟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作用日益顯現。 社會效益:兼容新能源、調節電源與電網的“微縮景觀” 9月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考察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時評價,該工程規模大、
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形成共識,并達成了二氧化碳減排的約束性政府間協議。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30年前后碳排放達到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0%。然而,中國科學院專家研究分析認為,2050年目標難以單純依靠現有技術的累積性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解決經濟和社會重大需求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相關學科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在近日舉行的2010中國科協學術建設發布會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院士指出,經濟需求催生了技術突破,學科進步促進了產業發展。 白春禮列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與國際互通 “規劃”指,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體系。標準化戰略全面實施,標準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強。標準化體制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學微型計算機出身到進入分析測試領域,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有位“師傅”叫朱洪斌。作為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他在電力絕緣油氣分析化驗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就是這樣一位非科班出身的“一線工人”,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
日前,《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發布,“高端裝備制造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受寵”的信號,從而引發了市場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投資熱情。 做大之后要做強 可以說,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體系非常完善。只要是裝備,在我國均可以找到生產企業,這
7月13日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要實現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規劃中提供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呈現出了令人振奮的亮點。未來五年,科技是什么樣? 創新能力世界
未來五年,科技是什么樣? 7月13日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要實現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規劃中提供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呈現出了令人振奮的亮點。創新能力世界排名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會議網址:http://www.photonicschina.org/ 大會活動日程:http://www.cipeasia.com/428.html 2015年5月5日至7日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的“光電子中國(Photonics China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2年1月17日揭曉。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中國-丹麥政府風能發展合作項目(簡稱中丹風能項目,英文簡稱WED)是中國和丹麥兩國政府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的技術援助項目,其主要目的是以國內(東北地區)為示范區,通過中外雙方開展風資源評估、風電場規劃及運行管理后評估、風電接入電網技術以及其它風電相關技術的專題研究、專業培訓和人才培
始于2014年的全球原油價格風暴,至今仍未平復。其使得石油輸出國的財政赤字暴漲;石油消費國迎來機遇;伊核問題出現新轉機,也讓人們再次體味到石油那足以撬動全球經濟的巨大能量。 事實上,就能源行業來說,新的技術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間“顛覆”全球。以水力壓裂法為例,其開創了一場“頁巖革命”,使得當下的石
集中力量搶占制高點 五年來,我們實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實施這些重大工程的決策背后體現了習近平怎樣的治國理政理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2013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說:“政府在關系國計民生和產業命脈的領域要積極作為
近日,在2017年度青海省重點實驗室評估中,青海電力科學研究院“青海省高海拔電力研究重點實驗室”和“青海省光伏發電并網技術重點實驗室”被評為青海省優秀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高海拔電力研究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9年12月。該實驗室針對電氣設備、輸電線路等外絕緣問題和高海拔地區電氣設備適應性及電氣設備診斷開
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序號獎勵編號項目名稱獲獎單位獲獎人12018JB-1-003高端獸用晶體藥物及制劑的開發與產業化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瑞普(天津)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湖北龍翔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愛玲、郝紅勛、李旭東、鮑穎、孟小賓、陳清平、劉海霞、聶麗娜、劉桂蘭、鄭超、黃松、于鴻林220
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科院電工所、鑒衡認證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光伏產業協會、循環經濟協會,有關研究機構: 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利用前景廣闊,積極擴大太陽能利用,對于穩增長、調結構
6月23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16年度十大新興技術, 年度十大新興技術榜單由論壇的新興技術理事會編譯,與《科學美國人》雜志合作出版。 入選技術集中在可以改善人們生活、推動行業變革和維護地球生態等領域。在各項技術被廣泛使用之前,論壇也提供了一個辯論平臺,討論技術可能會為人類、社會、經濟和環境方
中國去年GDP跨過90萬億大關,而傳統的產業卻增長乏力。很多人講,沒有投資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分析認為:實際上,中國正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經濟調整。這場調整將從2020年開始顯現,有3大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柱,每年造富120萬億,遠遠大于現在的經濟總量。 未來10年,誰能抓
做半導體物理研究、為國家能源方針建言獻策、向公眾普及相關科學知識,褚君浩說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實現“智慧地球”和“低碳地球”而進行的。 他的夢想,簡單而宏大。年近七旬的褚君浩沒有停止追問,在實現“智慧地球”和“低碳地球”的夢想道路上,一個人究竟能夠發揮多大的能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2007年是歐盟解決制憲危機,一體化建設走出低谷,經濟社會改革步伐加快,經濟保持平穩,主要大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更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入盟,對外積極進取,謀求發揮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計劃的開局之年;是歐盟大力開展能源、氣變外交,力圖借此打
“目前我國一些產品的能耗較高,從本質上看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是政策不到位,各個環節的利益鏈沒有組織好。 經濟危機以來,中央政府投入4萬億元的巨量資金,但發展模式卻沒有多大變化,在某種意義上更強化了高能耗的發展模式。從長遠來看,這對我國經濟的科學發展埋下更深的隱患。從節能的角度看,
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以下5大創新性能源技術突破將有助于改變目前人類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現狀,改變我們獲取能源的方式,確保我們的能源安全。 藻類制造的生物燃料:能效高 用玉米或甘蔗等可食用的農作物來制造生物燃料存在兩大弊端:一是與糧爭地,與人爭食,對現在人類業已不
哲學家Nick Bostrom認為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導致人類滅絕。在他2014年的暢銷書《超級智慧:路徑、危險和戰略》中,Bostrom描繪了一個黑暗的場景:研究人員創造出一種能不斷自我提升的機器。圖片來源:MIKE AGLIOLO/SCIENCE SOURCE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機器學會了從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行業特色型大學(簡稱行業大學)是有著顯著類群識別特征且地位十分特殊的一類學校。因其與國家某個行業、產業建設和發展的密切聯系,具有特殊的辦學歷史與發展成就,同時也折射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共建”“合作”“合并”“劃轉”等多次調整與改革的歷程。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高等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在廣泛聽取會員單位、分支機構和行業領域相關單位意見的基礎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完成了《儀器儀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的編制工作。并經協會理事長聯席會議專題討論和審議后,進行了修改完善。現將《儀器儀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摘要內容)奉送,以饗讀者。儀器儀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
美國未來趨勢學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 yR ifkin)在其新著《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說,世界正迎來可再生能源和互聯網信息技術協同發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作為世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領軍者,丹麥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能源網絡,全力打造一個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生產、儲存、傳輸和共享的智能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