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連續8年監測全部合格、“瘦肉精”監測合格率處于最好水平、高毒農藥和禁用獸藥得到較好控制……隨著監管力度不斷加碼、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科技水平不斷進步,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持續向好,達到較高水平。 據農業部最新數字,我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2017年為97.8%,比2016年提高0.3個百分點。這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持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的一個最新表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機制日益完善。食品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修訂完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司法解釋,把生產銷售使用禁用農獸藥、收購販賣病死豬、私設生豬屠宰場等行為納入了刑罰范圍。 浙江、江蘇、安徽、遼寧等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出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法規,所有省份都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建立了問責機制。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主體、地方法規為補充、部門規章相配套的法律法......閱讀全文
為加強食用農產品進入銷售市場的監督管理,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13〕24號)的規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起草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按照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原則,廣泛凝聚
“不治土壤疾病,哪來舌尖安全”,“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更值得關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召開。今年,土壤污染依然是代表和委員們關心和熱議的焦點之一。 熱點的聚焦是現實的折射。我國農業資源短缺、污染嚴重已成農業發展的束縛,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環境破壞
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題新聞發布會實錄 7月25日下午3時,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定時定點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專題發布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等方面的情況,農業部總經濟師、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張玉香、獸醫局巡視員李金祥、畜牧業司副司長陳偉生、漁業局副局長陳毅德出席發布會并回答了中外記者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主管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畜牧獸醫、水產局),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研究中心,各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實驗站)及部內相關司局和直屬事業單位: 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
“值得好好截圖。”5月31日,備受關注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正式出爐,對“土十條”的頒布,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而對于從事農田污染治理和修復十多年的安徽志陽農業高科公司總經理呂治春來說,“土十條”頒布帶來的效應更是立竿見
近年來,掃碼溯源在食品、汽車、跨境電商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如今,這一技術也成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近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從湖南省農委了解到,湖南正在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并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一個省級追溯平臺,力爭實現全省所有的農產品可追溯。 “追溯平臺建成之后,就可以快速查到
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檢測,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所強調的。然而,目前在我國主要的檢測方法還是市場銷售例行終端的抽樣檢測,有關專家提出:從源頭抓起,做好土壤選擇與分工是有效、高效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舉措。請關注——土壤選擇對食品安全影響有多大? 多年前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繼2013年9月發布“大氣十條”、2015年4月發布“水十條”后,國務院日前印發被稱作“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污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于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0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繼2013年9月發布“大氣十條”、2015年4月發布“水十條”后,國務院日前印發被稱作“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污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于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
繼2013年9月發布“大氣十條”、2015年4月發布“水十條”后,國務院日前印發被稱作“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污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于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0
第一屆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審評委員會在京成立 4月12日,第一屆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審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危朝安在講話時表示,中國目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與人民日益提高的安全消費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他要求委員會及各位委員要認清形勢,明確任務,齊心協力,共同推進農藥殘留
國務院日前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土十條”印發后,社會各界在土壤污染家底監測、分類施策、風險管控、分階段治理等方面達成廣泛共識,有利于落實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的防治思路。筆者認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由于百姓的消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產品安全檢測成為了衡量農產品是否安全的主要方式。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關鍵在于法治觀念并沒有深入經營者內心,以及相關監測部門并沒有做到完整的監督,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整個監測體制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使農產品的安全監測問題落到實處,才能推動我國社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持續上升,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國259個大中城市蔬菜水果、畜產品和水產品的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6.2%、99.6%和96.0%,生鮮乳三聚氰胺抽檢繼續保持100%的合格率。農業部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上看,我國農產品的質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持續上升,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國259個大中城市蔬菜水果、畜產品和水產品的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6.2%、99.6%和96.0%,生鮮乳三聚氰胺抽檢繼續保持100%的合格率。農業部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上看,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是安全的
“你們對高毒農藥是如何管理的?”“對農產品的農殘多久檢測一次?發現了問題如何處理?”……7月3日至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檢查組來到山東德州市和濱州市開展執法檢查,檢查組成員不斷對自己關心的問題發問,直言“民以食為天,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天大的事,怎么管都不為過”。 農產品基地建設
中化新網訊 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管理促進農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產業布局,健全監管體系,強化責任落實,推進科學用藥,加強市場監管,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藥產業健康發展 意見指出具體目標任務包括:
中國農業部日前宣布,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食用農產品的無公害生產,解決“餐桌污染”,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達到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 農業部日前出臺的《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今年將在深圳、北京、天津、上海等4個城市試點;從2003年開始,將蔬
三、主要任務 (一)食品安全。 1.加強食品安全監測。 制訂食用農產品產地區劃。建立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監管體系,系統調查農產品產地污染狀況,開展重點地區、典型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安全監控。強化對農業投入品的質量和環境安全管理。建立國家農獸藥殘留監控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
三、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一)法律法規體系。 為保障食品衛生安全,衛生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食品衛生法》,制定了90余個配套規章,涉及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食品衛生監督處罰、餐飲業和學生集體用餐等各方面的管理。近些年,還頒布實施了《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
為掌握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和“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依法規范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確保食用農產品消費安全,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規定,2013年10月至12月,我部組織相關農產品質檢機構對蔬菜、果品、茶葉等食用農產品進行了一次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專項
有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者每天消費的食物,70%多直接屬于農產品,市場上90%的加工食物直接來自農產品。因此農產品的安全直接關系到每個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在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嚴峻,“瘦肉精”、轉基因飽受批評和爭議的背景下,農產品安全生產顯得更受人關注。 日前,農業部在北京召開首場發布會,農業部副部
引言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制定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摘要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