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氫銣原子鐘,導航更精準

    日前,我國采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斗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一臺高精度銣原子鐘和一臺星載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中、美、俄等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研制能力。星載原子鐘主要應用于導航系統,分為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3種。美國的GPS導航系統、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均采用了銣原子鐘搭配銫原子鐘,或者銣原子鐘搭配氫原子鐘的方案,充分發揮了銣原子鐘體積小、重量輕及銫原子鐘、氫原子鐘長期性能優異的特點。 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之一,高性能的星載原子鐘對導航精度起到決定性作用。相比北斗一期、二期工程中單純采用銣原子鐘,本次發射的北斗三號導航衛星上裝載有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比前代產品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技術性能大幅提......閱讀全文

    歐航局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高精度原子鐘

      總部位于巴黎的歐洲航天局12月15日宣布,該機構已與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簽署協議,準備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個高精度原子鐘。   據歐航局介紹,這個原子鐘名為“空間冷卻原子鐘”,其精度非常之高,在3億年的時間里才會出現1秒的誤差,而普通的原子鐘5000萬年就會出現1秒的誤差。“空間冷卻原子鐘”將和

    聽不到卻恒久不變的“嘀嗒”聲

      前不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傳來喜訊,該集團二院203所啟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作為新一代原子鐘,它有望應用于下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有人可能會犯迷糊:原子鐘是什么鐘,跟導航有什么關系?203所星載氫鐘主管設計師王文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原子鐘就是導航衛星的“心臟”。  “從根本上說,導航的核心就是

    我國開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 首次完成氧化汞裝載

      記者29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其作為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的優勢,有望應用于下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項目負責人王暖讓表示,目前203所已完成《空間汞離子微波頻標關鍵技術研究》立項論證,并首次完成了氧化汞的裝載,邁出了汞離子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原子鐘測量宇宙基本常數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西澳大利亞大學副教授約翰-邁克菲倫領導的研究小組正在與時間賽跑,研制精確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子鐘。他們的原子鐘將用于一項實驗,測量宇宙的一個基本常數。邁克菲倫等人研制的原子鐘采用稀土元素鐿的原子制造。他說:“與其將它們看成鐘表,我更喜歡將它們視為人類的終極精度機器。”

    我國正研制新一代原子鐘 有望用于下一代“北斗”

      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于我國下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汞離子微波鐘項目負責人王暖讓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空間汞離子微波頻標關鍵技術研究》立項論證已經完成,并且首次完成了氧化汞的裝載,邁

    中國正研發高精度時頻柜 助量子力學跨越發展

      記者日前從我國原子鐘研制權威部門獨家獲悉,中國科學家正在為我國未來空間站研發的一臺科學儀器將有可能為量子力學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研究院203所研究員高連山介紹,這臺名為“高精度時頻柜”的儀器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氫原子鐘、銣噴泉以及鍶原子光鐘。時頻柜將會被安放在我國未來

    專家詳解導航衛星的“心臟”——原子鐘

    前不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傳來喜訊,該集團二院203所啟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作為新一代原子鐘,它有望應用于下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有人可能會犯迷糊:原子鐘是什么鐘,跟導航有什么關系?203所星載氫鐘主管設計師王文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原子鐘就是導航衛星的心臟。 從根本上說,導航的核心就是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斗三號應用助力精準定位

      日前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經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作為衛星核心設備供應單位,此次為北斗三號衛星提供了高精度銣鐘。  北斗衛星的上行和下行信號中,時間信息是最重要的控制信息和定位依據。用戶定

    中國空間站將應用自主研發的主動型氫原子鐘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自主研發的空間主動型氫原子鐘,在中國載人航天空間原子鐘項目載荷擇優評比中一舉斬獲頭籌,未來將應用在中國的空間站項目中,于2022年左右完成發射。 據悉,空間原子鐘項目是中國載人航天眾多項目中難度和復雜度最高的項目之一,該項目將在外太空建立時間頻率實驗室,驗證

    我國自研主動型氫原子鐘將現身空間站

      記者12月11日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的空間主動型氫原子鐘,在載人航天空間原子鐘項目載荷擇優評比中奪魁,該產品將在2022年發射,用于我國空間站。  空間原子鐘項目在我國載人航天眾多項目中難度、復雜度極高。該項目將在外太空建立時間頻率實驗室,驗證在地球表面無法完成的相關科學

    諾貝爾獎親睞壽星?

      諾貝爾獎親睞壽星?  施郁(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1. 為什么引力波諾獎得主年齡較大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對首次直接探測引力波作出杰出貢獻的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Stephen

    中國計量院銫原子噴泉鐘千萬年不差1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自主研制的“NIM5可搬運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鑒定。經鑒定,NIM5銫原子噴泉鐘的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鐘直接駕馭氫鐘產生地方原子時。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

    國防科技大學汞離子光鐘研制獲重要進展

      國防科技大學光頻標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實現了汞離子的俘獲,并通過了專家測試和階段性驗收。這標志著該團隊繼2013年突破深紫外連續激光技術后,再次攻克“俘獲汞離子”這一關鍵技術。  光鐘是目前最精確的時間測量工具,而汞離子光鐘是世界上公認最難研制的光鐘系統之一,不僅可用于量子精密測量,也可用于深空探測

    《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啟動

      3月11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在中國計量院正式啟動。   本項目研究的目標為:在中國計量院現有的銫原子噴泉鐘研究基礎上,研制新型銫噴泉基準鐘復現秒長;組成基準鐘組駕馭商品氫鐘組產生獨立準確的時標,使得中國秒長基準和時標基準進入國際一流水平,在國內作為時

    中科院多項成果入選《自然》2016年重大科學事件

       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12月16日發布了題為2016 in news: The science events that shaped the year的文章,點評2016年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中國科學院完成或參與的多項重要科技成果入選,包括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500米口徑球面射電

    我國自主研制的NIM5銫原子鐘1500萬年不差一秒

      日前,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自主研制的“NIM5可搬運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鑒定。經鑒定,NIM5銫原子噴泉鐘的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相當于1500萬年不差一秒,并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鐘直接駕馭氫鐘產生地方原子時。   NIM5銫原

    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京發布

      該項活動旨在加強對我國重大基礎研究進展的宣傳,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促進公眾更加理解、關心和支持科學,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該項活動已成為我國基礎研究傳播工作的一個品牌,在科技界產生了良好反響。  1、實現星地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墨子號”衛星實現千公里級

    中科院發布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舉辦,截至2018年已舉辦13屆。研究進展由《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五家編輯部推薦,由兩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專家學者經過初選和

    三國科學家團隊建議研制包含兩個原子的分子鐘

      來自德國、保加利亞和俄羅斯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撰文建議,創建一種包含兩個原子的分子鐘,可用來厘清“電子和質子的質量比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這一難題。他們認為,這種分子鐘有望使我們發現目前還不為人知的物理學基本法則。  眾所周知,原子鐘是精確計時的黃金標準,是目前世界上最

    科學大咖帶你看懂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科技部2月27日在北京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實現星地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首次探測到雙粲重子;實驗發現三重簡并費米子;實現氫氣的低溫制備和存儲;研發出基于共格納米析出強化的新一代超高強鋼;利用量子相變確定性制備出多粒子糾纏態;

    美國科學家成功繪制大腦圖譜

      給“整個大腦”畫圖譜   繼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BRAIN計劃”(又稱“腦計劃”)一年后,美國科學家成功給“整個大腦”做了圖譜。兩項新研究分別介紹了哺乳動物大腦中完整的基因表達圖譜和神經元聯系圖譜。   此次提供的人類胎兒妊娠中期的詳細大腦基因表達圖譜,填補了我們知識中的這一空白;

    4月22日《自然》雜志精選

    封面故事: 動物身體彩色圖案揭秘   動物身體上復雜彩色圖案(如貝殼、熱帶魚和豹子身上的圖案)的形成,對發育生物學家來說是一個經典謎題。大多數試圖解釋圖案信息的工作都是理論上的,著重于反應—擴散機制,按照這樣的機制,可擴散性本地激發因子(形態發生素)與長距離抑制因

    中科院多項成果“入選”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

       2016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在列舉2016年重大進展時特別提到“‘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游星漢”,并表示“這一切,讓我們感到欣慰”。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