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國內行業關鍵節能技術的突破,撬動企業和產業基金等近60億元的投資!這是福建近年來著力引進重大研發機構,集聚綠色發展新動能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報告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進行了系統部署。在福建,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如何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 針對科研力量相對不足,產業創新能力偏弱等問題,該省著力推進科技創新供給側改革,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引導境內外一流大學、科研院所及央企、跨國公司在閩設立研發機構,大力提升創新源頭供給能力,強化對產業綠色轉型的戰略支撐。 大平臺:一項關鍵技術帶動60億投資 在不久前閉幕的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2017年度科技獎授獎大會上,由福州大學和三聚環保公司等共同完成的“高性能系列耐硫變換催化劑和凈化劑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此項成果中,催化劑活性相調控制備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世......閱讀全文
貴陽市大力推進“千園之城”建設,力爭到2018年底全市公園數量突破1000個。圖為白云區泉湖公園一角。 圖為貴州省石阡縣龍塘萬畝茶園一角。龍塘鎮以龍塘大屯萬畝有機苔茶示范園建設為核心,全鎮茶園面積已超過萬余畝,集茶葉加工、休閑品茗、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示范園成為鄉村旅游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今天,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在人民大會堂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全國政協副主席、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發展總綱,明確了新常態、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指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在這之前的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意見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只有減少人類對自然的消費,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人類才能可持續地生存下去。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的發展戰略任務之一,標志著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本文的宗旨是從探討生態文明理論的基本問題出發,解析我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
9月8日-9日,以“引領生態修復,促進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科技創新論壇在云南昆明舉行。論壇圍繞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集思廣益,交流經驗、建言獻策,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講話,云南省原副省長、省政協
生態文明是一種哲學思想,是指人與自然的關系要和諧相處,建立和諧文化,是一個哲學層面的教育思想,是中國特色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國教育界、教育研究界對生態文明的研究甚少,理解甚淺,所以行動甚緩,其原因是對生態文明的理解不深,特別是對生態文化與高等教育,生態文明與培養人的關系需要加強認識,加強研
黨的十九大取得的一個重大理論成果和歷史性貢獻,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系統闡述,特別是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
“由于生態系統不可切割、生態后果不分疆域,生態文明的共同體是真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態文明將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的主體文明之一,而這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當代中國和世界文明發展的獨特貢獻。” 10月18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岳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的“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論
漫畫 張建輝 環境是生存發展的基礎,然而從牛奶河,到鎘大米、鉛中毒,再到紅豆局長,一起起環境污染事件令人憂心。為此,兩高近日發布司法解釋,抬高環境違法入刑門檻。而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已發出生態文明宣言,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指導綱領。 未來中國將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將從根本上改變
8月15日,一名穆斯林兒童在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清真寺哀悼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8月15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并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我們如果總是把災害簡單地歸咎于自然,逃避責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評價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明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對相關任務進行了部署。如何理解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
生態文明建設是當代中國嶄新的先進理念和思想。生態文明建設正在成為中國社會綠色轉型的一種巨大動力。 從現實情況看,生態文明的建設,亟需加強理論信息圖書資料庫的建設。也就是說,需要加強建立生態文明的信息庫、資料庫、圖書庫,以此達到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豐富生態文明理論研究,推進生態文明施政建設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近日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相關問題接受了《經濟參考報》專訪。他說,十八大報告將促使中國進入到綠色生態文明時代。在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體系中,生態文明建設不但是重點更是難點,不斷增加中國文化因素將是促使生態文明建設成功的關鍵。在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宣言的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全社會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的主陣地。只有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每個人的自覺選擇,盡情享受生態文明生活的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
從大歷史觀來看,人類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個階段,正向生態文明探索和邁進。相應的,廁所革命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次廁所革命:從露天排便到簡易的旱廁;第二次廁所革命:糞尿還田,農業循環利用;第三次廁所革命:抽水馬桶與下水道系統的普及。目前正處于第三次和第四次廁所革命之間,第四次廁所
12次提及“生態文明”,15次提及“綠色”,十九大報告對建設美麗中國濃墨重彩的闡述,將天藍地綠水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繪制得更加清晰。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十九大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提法”直擊人心,在為建設美麗中國指明方
建設生態宜居家園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也是國富民強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筆者認為,作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應勇于
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的美好藍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這5年,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廣州市民馮敬滔居住的大金鐘社區38號大院樓房不到3米遠,有一條小河名叫景泰涌。自從19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李克強總理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對今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做
又是一年春來到。生機盎然的春天一步步走來,中華大地的綠色一天天增多。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親自推動,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強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明確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
7月31日,由環境保護部主辦、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承辦的首次全國生態文明意識調查工作在京正式啟動,同時,騰訊公益頻道“全國生態文明意識調查網上調查問卷系統”也正式開通。本次調查是北京市環保局、騰訊公益頻道和全國眾多大學生環保社團聯合支持的首次全國性公眾生態文明意識調查研究項目,旨在客觀反映公眾生態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12月2日—3日在廣東省惠州市舉辦。本次年會以“生態文明 綠色引領—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推進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出席開幕式并講話,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出席開幕式并在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