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及金屬基化合物層狀結構功能化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力、石油化工、海水淡化、海洋工程、船舶工程、航空航天等行業。“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金屬及金屬基化合物層狀結構功能化材料研究和應用”主題項目。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 該項目圍繞金屬及金屬氫氧化物基層狀結構功能化材料的制備和產業化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開展了金屬氫氧化物基層狀結構先進復合材料的清潔生產關鍵技術開發,突破了高壓插層組裝技術等系列共性關鍵技術,形成了以異相成核原理制備無機材料的清潔生產方案,插層組裝得到了阻燃抑煙劑、VC熱穩定劑和紅外吸收材料;同時開展了鏡面不銹鋼單面覆多層鎳材料產業關鍵技術研究,突破了微/納結構多層鎳表面復合技術等關鍵技術,形成了電沉積多層膜-熱處理-冷加工的金屬帶材表面復合新工藝,開發了鏡面不銹鋼單面覆多層鎳材料,建成了金屬氫氧化物基層狀結構先進復合材料示范裝置和不銹鋼單面覆多層鎳材料連續電......閱讀全文
“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是1991年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功能材料分會、國家“863”新材料專家委員會、重慶材料研究院及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電子
10月16日上午,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在長沙人民會堂隆重召開,我校承辦會議并在新校區專設多個會場供500余場學術報告交流使用。會議為期3天。 湖南省副省長陳肇雄,我校黨委書記高文兵、校長黃伯云,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莊釗文,9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2位“973計劃
加快功能材料自主創新步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在長沙隆重召開 作為新材料研發領域的核心與主流的功能材料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是信息、生物、能源、環境、空間、海洋等高技術領域發展的關鍵,也是世界各國戰略高技術競爭的熱點和重點。《第七屆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2014功能材料國際會議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Materials (ICFM 2014) “2014功能材料國際會議暨《功能材料》編、審專家年會”將于2014年9月24-27日在上海隆重召開,也是首次在第七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為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推動材料工業轉型升級,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我部組織制定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
功能材料種類繁多,用途廣泛,正在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高技術產業群,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是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能源技術、納米技術、環保技術、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海洋工程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先導、基石與支撐。 功能材料是關系到我國能否順利實現第三步戰
一、會議簡介 “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是我國功能材料科技領域每三年召開一屆的大型學術盛會。會議旨在交流我國功能材料科技領域近三年來的具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科技成果、應用成果,以促進我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推動我國功能材料的學科繁榮、技術
——廣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研究課題自述選粹武創蔡瑞初吳寶劍徐振林周小平 編者按 2014年是廣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實施的第三年,至今共資助97名杰出青年。資助經費為100萬元/人。 廣東省杰青從實施開始,培養方向就定在貼近服務廣東發展的戰略目標、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在全國首創培養35周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一、會議簡介 “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高層論壇”是我國功能材料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自2005年創辦后,迄今已成功召開6屆,每屆均由十余家全國知名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主辦,會議得到了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有關部委及舉辦地政府和高新科技園區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注。 “
日前寧夏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的通知》,開展2020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征集。其中,在節能環保產業領域,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節能環保產業,重點支持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余氣利用、高效儲能、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高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質檢總局官網8月5日消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 12月9-10日,以“全球經濟復蘇與制造業轉型”為主題的第六屆亞洲制造業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制造業的專家、企業巨頭共聚一堂,共商經濟低迷時期的制造業發展趨勢。在“新材料與智
“結構導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納米催化材料研究”項目通過驗收驗收會現場 3月21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擔的兩項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結構導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納米催化材料研究”通過院基礎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由洪茂椿院士主持完成的項目“結構導向的功能材料
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將于2020年10月23-25日(10月23日報到)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本屆會議由中國顆粒學會、大同大學(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共同主辦,中國顆粒學會生物顆粒專業委員會、集美大學、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島科技大學、中國計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應用于防毒面具,多孔材料便開始走進公眾視野。科學家發現,活性炭內部具有復雜的孔隙結構,具有吸附功能。其中,孔徑大小決定了能進入孔隙內部的分子大小,就像不同身材的人只能通過不同尺寸的門一樣。 由于天然材料的孔隙大小、形狀不一,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科學家開始通過人工合成手
空氣污染,又稱為大氣污染,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通常是指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危害了人類的舒適、健康或環境的現象。 國際上對空氣污染的定義還有另一種說法:空氣污染即空氣中含有一種或多種污染物,其存在量、性質及時間會傷害人
理財周報材料科學實驗室主要關注新型金屬材料,包括特種金屬材料和高端金屬材料。 “金屬”會使人條件反射地聯想到金光閃閃的“金子”,總是會招人喜歡的,更甚是具備某種特種功能的金屬,資本市場也從來不缺乏對于金屬的關注度。 而理財周報材料科學實驗室主要關注新型金屬材料,包括特種金屬材料和高端金屬材料
蘋果正在研制的可穿戴設備iWatch,可能會使用一種液態金屬材料,該材料的強度是鈦的兩倍。 雖然蘋果公司已不如從前光芒四射,但它的創新舉動卻仍然牽動著業界神經。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正在研制的可穿戴設備iWatch,可能會使用一種由鋯、鈦、銅、鎳等組成的液態金屬材料(又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指出:新材料是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革命力量,是推動中國技術創新的先導,歷史上每一次重大新技術的發現和某種新產品的研制成功,都離不開新材料的發現和應用。 潘愛華近日出席亞洲制造業協會主辦的第六屆亞洲制造業年會時說,材料從石器發展到青銅器到鐵器、高分子、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關于新材料產業的5年規劃中,為目前尚處于跟蹤和追趕階段的我國新材料產業指明6大發展重點,并提出核心解決產學研用一體化問題,引導產業鏈緊密發展。 “由于新材料產業對資源環境依賴程度較低,又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物質基礎,很多地方把它作
隨著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核技術等新興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傳統材料的高技術化,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當今世界上各種新材料市場規模每年已超過4000多億元,由新材料帶動而產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則是更大的市場,新材料產業成為21世紀初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近年來,在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過程中,
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消息: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布《2008年度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開放課題面向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產業部門和其它單位,具備博士學位、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指南》規定的范圍內
自然界中大約有70多種金屬,其中常見的有鐵、銅、鋁、錫、鎳、金、銀、鉛、鋅等。而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結合而成,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 常見的合金如鐵和碳所組成的鋼合金;鐵、鉻、鎳組成的不銹鋼;銅和鋅所形成的黃銅等。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
自然界中大約有70多種金屬,其中常見的有鐵、銅、鋁、錫、鎳、金、銀、鉛、鋅等。而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結合而成,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 常見的合金如鐵和碳所組成的鋼合金;鐵、鉻、鎳組成的不銹鋼;銅和鋅所形成的黃銅等。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
為推動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科發高[2017]92號,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為了更好地貫徹和執行,科技部高新司對《專項規劃》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一、關于《專項規劃》編制的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
(三)先進高分子材料 特種橡膠。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并舉,走精細化、系列化路線,大力開發新產品、新牌號,改善產品質量,努力擴大規模,力爭到2015年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70%。擴大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R)、異戊橡膠(IR)、聚氨酯橡膠、氟橡膠及相關彈性體等生產
【成分分析簡介】 成分分析技術主要用于對未知物、未知成分等進行分析,通過成分分析技術可以快速確定目標樣品中的各種組成成分是什么,幫助您對樣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鑒別、橡膠等高分子材料的材質、原材料、助劑、特定成分及含量、異物等。 【成分分析分類】 按照對象和要求:微量樣品分析 和 痕量成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