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北極熊挨餓
天氣變暖讓北極熊難以捕獲食物。圖片來源:inquisitr.com 北極熊要在海冰的幫助下獲得自己主要的食物:海豹。但隨著氣候變暖,海冰數量不斷減少,以至于它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尋找獵物,這對北極熊的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 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志報告稱,北極熊一直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而隨著全球變暖,問題將日益惡化,因為北極熊新陳代謝速度比之前預計得更快。 為了弄清這些動物需要吃多少食物,3年來,科學家在每年春季捕獲了9只雌性北極熊,并采集了血液樣本和其他測量數據,以便測量它們的新陳代謝。這些北極熊生活在波弗特海。然后,他們將裝有攝像機和加速計的GPS項圈佩戴在北極熊身上,觀察它們的覓食活動。 該研究小組發現,生活在海冰上的北極熊每天需要攝入超過1.2萬卡路里的熱量,這意味著它們必須每10到12天至少吃一頭成年的環斑海豹——相當于近220個巨無霸漢堡。這意味著這些動物的新陳代謝比以前認為的要高。 另外,科學家表示,北......閱讀全文
冷暖誰知北極熊
一只在北緯81毅北冰洋夏季浮冰上的北極熊 一只在北緯毅地區斯瓦爾巴群島上度夏的北極熊 ? 這個炎熱的夏天,冰冷的北極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位于北緯70°的挪威班納克地區出現30℃以上高溫,這樣的溫度讓人憂心忡忡:那些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白色北極熊,它們還好嗎? 畢竟,北極熊皮包骨頭
天氣太熱北極熊挨餓
天氣變暖讓北極熊難以捕獲食物。圖片來源:inquisitr.com 北極熊要在海冰的幫助下獲得自己主要的食物:海豹。但隨著氣候變暖,海冰數量不斷減少,以至于它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尋找獵物,這對北極熊的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 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志報告稱,北極熊一直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而隨著全
北極熊新亞種:捕獵不需要海冰
格陵蘭島東南部的北極熊穿過淡水冰川。圖片來源:THOMAS W. JOHANSEN/NASA OCEANS MELTING GREENLAND北極熊通常依靠堅實的海冰來作為捕獵的平臺。近日,科學家在6月17日《科學》發文稱,他們在格陵蘭島東南部發現了一群北極熊,這些北極熊用淡水雪和冰的混合物作為平臺
北極熊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引發擔憂
2011年7月下旬在斯瓦爾巴德群島北部的巴倫支海,一只北極熊媽媽和她的幼崽正在一塊浮冰上休息。 一項最新的遺傳學研究顯示,北極熊的進化進程遠遠早于此前的設想,路透社稱,該發現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其能否適應全球變暖的憂慮。 研究指出,北極熊從其近親棕熊中分化出來的時間大約在60萬年前,這比科
仿北極熊皮毛給點兒光就發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98.shtm 科技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工程師發明了一種面料,使用室內照明即可保暖。這一技術是80年來以北極熊皮毛為原型合成紡織品的探索成果。研究發表
Angew: 北極熊能用上柔性可穿戴器件嗎?
水凝膠由于其良好的韌性,光學透明性和高導電性而成為可穿戴設備,柔性電極,傷口敷藥和藥物遞送的理想材料。然而,水凝膠在柔性器件應用領域還有2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1)當溫度低于水凝固點(0℃)時,大多數由親水聚合物組成的水凝膠不可避免地被凍結,變得脆弱并失去其原始彈性。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可在寬溫
中國科大研制仿北極熊毛發的隔熱氣凝膠
與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的毛發不同,北極熊的毛發是中空的。在顯微鏡下放大后,每一根毛發都存在空腔結構,這種中空的管狀結構不僅降低了北極熊毛的密度,而且有利于減小熱導率,阻隔熱量從北極熊的皮膚表面擴散到周圍的低溫環境中,值得設計新型人工隔熱材料效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領導的研究團隊受北極熊
用多孔仿生纖維 織就一款北極熊“毛衣”
具有“熱隱身”功能的仿生隔熱織物,在紅外相機下顯示隔熱效果。盧紹慶供圖生活在極地世界的北極熊是最不怕冷動物之一,原因自然是北極熊自帶一身最抗寒的“皮草”。近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柏浩教授團隊用獨特的“凍紡”術紡出人造纖維,其隔熱性能可與北極熊的毛發媲美。該研究成果的論文《仿北極熊毛的隔熱
全球變暖將致北極熊棲息地大幅萎縮
據法新社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近日警告說,今后數十年里北極熊的棲息地將大幅萎縮,該組織敦促國際社會立即采取行動,拯救生活在北極的各種動物。 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一項研究預測,今后10到50年里北極熊的棲息地將大幅減少,而這主要歸咎于全球變暖。”該
環保人士要求政府重新考慮北極熊瀕危級別
近日,一位美國法官請求奧巴馬政府對于北極熊是否是應列入瀕危動物名單進行澄清。 美國地區法院法官艾米特?沙利文(Emmet?Sullivan)要求美國內政部提供更多信息,說明是否應將北極熊列為“瀕危”動物而不是列為“受威脅”動物。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熊正不斷失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