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發布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要求,對快遞包裝減量提出新要求。 新修訂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要求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厚度要求以及氣墊膜類快遞包裝袋、塑料編織布類快遞包裝袋的定量要求。 標準對于快遞包裝箱單雙瓦楞材料的選擇不再作出規定,只要材料符合耐破、邊壓和戳穿強度等指標即可。 標準還明確提出快遞包裝箱的基礎模數尺寸,以包裝標準化推動包裝的減量化和循環利用。 據了解,2009年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標中未過多涉及綠色環保的相關內容,此次新修訂發布的標準根據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要求,對原有標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補充完善。......閱讀全文
隨著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快遞包裝物料的過度使用引發人們關注。近日,國家郵政局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快遞業包裝要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等方面取得明顯效果。 近日,國家郵政局出臺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的推出將為快遞業帶來哪些
目前,快遞包裝過度、循環利用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給環境帶來沉重負擔。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從國家層面到相關企業都已開始行動,采取了研發可降解材料、促進包裝循環利用等措施。不過,包裝標準滯后、回收循環較難、環保意識不足,仍是三大瓶頸。綠色包裝破局,有待政府、企業、消費者形成強大合力。 一袋1300
每年電商大促季,消費者嗨購剁手的同時,也生產了大量包裝垃圾。據國家郵政局測算,2017年“雙11”期間產生超過15億件包裹,隨之而來的萬噸垃圾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瓶頸。因此,如何減少快遞垃圾,讓快遞包裝“輕松上路”,值得業內深思。圖片來源于網絡 快遞垃圾成環保新話題 生態環境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同時,快遞行業也插上了一對飛天的翅膀。在快遞業井噴增長的背后,是包裝物料的極大消耗。目前,盡管有菜鳥網絡這樣的企業開始嘗試綠色快遞,但要讓整個行業“綠”起來,道阻且長。 快遞垃圾背后是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我國每年因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逾百萬噸 10余年來,人們在屏幕前體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采取快速程序發布兩項快遞綠色包裝相關國家標準,著力推廣快遞綠色包裝,減少航空運輸二次包裝,充分發揮標準對快遞業綠色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其中,《全生物降解物流快遞運輸與投遞用包裝塑料膜、袋》國家標準規定了用于物流快遞運輸用、投遞用全生物降解包裝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塑料,這種跟人類才打了100多年交道的現代工業“明星”,如今正因為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聲譽一落千丈,從創新發明淪落為環境噩夢,成為人們戒不掉的憂愁。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隨著2015年的到來,我們更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而建立我們的綠色家園。 “最近年關,快遞偷包頻發,
隨著快遞、外賣的普及,人們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時,也制造了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日積月累,這些垃圾已逐漸成為威脅環境安全的“殺手”,帶來了巨大的環保風險和資源浪費。快遞包裝垃圾泛濫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問題—— 隨著各大電商平臺“618”購物節促銷進入高峰,“每天扔兩三個快遞紙箱”成為不少消費者
“目前快遞包裝的主打材料是紙板箱和塑料袋,大部分只是以廢物方式回收,可能產生的資源浪費和環保問題值得關注。”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徐秋芳告訴記者,隨著快遞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快遞包裝垃圾擔憂。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總量已超200億件,同比增長43.3%。按
現代人足不出戶輕點手機,半個小時后一份熱騰騰的美食便可擺上餐桌,兩小時內網上超市的生活用品就送到門前。外賣、快遞方便了現代都市人的生活,但隨之衍生的環境問題也值得思考。圖片來源于網絡 “限塑令”從2008年6月1日落地至今已整整十年,它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不過,從農貿市場、超市,到快遞、外賣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即將到來,各大商家也逐漸開始活動預熱,可見未來一段時間快遞行業訂單量將暴增。據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雙11”當天,僅天貓的訂單就達12.92億件,數量驚人。而事實上,由于網上購物的快速發展,我國近年來快遞單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從2012年
在北京,一家賣母嬰產品的網店為了獲得買家“包裝嚴密”的好評,每個月使用近2萬米的膠帶包裝。快遞包裝產生的大量垃圾引起注意,專家呼吁成立回收體系。 據臺灣“中央社”網站3月29日報道,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說,以2015年的快遞業務量推算,初步預計去年大陸消耗了塑料編織袋29.6億個、
記者日前從“綠色消費,美麗中國——綠色供應鏈2018年上海高峰論壇”上獲悉,來自多個行業的23個企業案例獲得2017年度綠色供應鏈優秀案例獎,兩個案例獲得2017年度綠色供應鏈行業先鋒獎。 據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介紹,越來越多的企業以促進消費品綠色化和引導消費者的綠色行為來推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智利發明家展示了一種新型“塑料袋”——完全溶于水且非石油衍生物。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實驗者將白色的塑料袋放在透明的水瓶中,不一會,白色塑料袋果然與水發生了溶解。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瓶子
禁止產銷超薄塑料袋、限用一次性用品、不執行垃圾分類將受罰、鼓勵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舉措,是因地制宜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必要保障。商企經營單位實行垃圾分類要主動用好市場機制,挖潛資源優勢,創新綠色服務,在滿足消費者供給需求同時,讓垃圾減量、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推動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修改后的
網購井噴,包裹爆棚。隨著快遞包裝廢棄物成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增量之一,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今年8月,國家郵政局專門出臺相關實施方案,引導快遞包裝向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方向發展。 由于方案的出臺有利于其降低成本,因而目前不少快遞企業和電商積極性較高,在
中國的“雙十一”網絡購物節即將來臨,按照往年經驗,必定會掀起中國的網購熱潮。然而,網絡購物在刺激內需的同時,大量快遞包裹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各大電商紛紛探索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及采用新型環保材料。 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13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92億件。然
北極星固廢網獲悉,四川省政府發布《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在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鼓勵縣級城市(含縣城,下同)、鄉鎮和農村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文如下: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有關單位: 《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已經
2017年,中國在水、固、危廢、節能減排多個環保領域都有建樹,讓人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趕緊跟隨宇墨來回顧一下今年中國創造了哪些“從無到有”的環保領域新事記,并從中收獲一些經驗啟發。圖片來源于網絡 水處理行業 電子束輻射技術成為工業廢水處理“新貴” 廢水的成分復雜,通過常規方法并不能實現完全
隨著綠色物流建設進程的推進,物流行業綠色化建設已滲入到各細分領域,我國的物流行業已在世界腳步的前列,但是在快遞行業由大變強的過程當中,快遞的包裝循環體系、冷鏈包裝耗材等問題成為了快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痛點。 當前各行業越來越重視產品生產、物品管理和倉庫存儲環節,很多倉庫存儲非常重要的物質,如:紡絲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環境問題,“塑戰速決”成為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針對塑料污染問題,筆者提出八項對策,加強回收利用,變廢為寶,綜合治理,協同解決白色污染和資源化利用等問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源頭減少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 當前,減少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仍是首要任務。2008年6月1日
格式化文本 說明:此工具用來格式化文本。 請將文本內容復制到這里: 雖說疫情還未結束,大家在日常實驗中,可不要忽視了實驗室的消毒防護工作哦。 疫情期間實驗室消毒作業指導書 目的: 為保證實驗室人員不受新型冠狀病毒等病毒的感染,確保實驗室所有人員的健康,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今日談及“快遞包裝引發的垃圾污染問題”時表示,隨著郵政業運營規模的迅速擴大,如何減輕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資源,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已成為行業發展不能回避的問題。 12月20日,國家郵政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郵政業發展“十三五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一年一度的網購“雙十一”盛宴正在進行,快遞業也是一片忙亂。有數據顯示,如今快遞業平均每天產生的廢棄包裝達千萬件,包裝盒所用的膠帶紙更是浪費驚人,按每個包裹箱平均用一米膠帶計算,網購快遞業每年所用的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30圈,快遞包裝所造成的浪費和污染令人擔憂。 昨
“我住的小區門口放著幾個垃圾桶,以前裝不滿,現在啥時候都是滿的,過去一看,里邊的垃圾以快遞的包裝材料為主。”鄭新蓉代表此次專門提出了快遞垃圾太多的問題。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預計達到200億件。鄭新蓉表示,快遞包裝垃圾已經成為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因素和
兩頭蒜、一個西紅柿、幾個小芒果……別看筆者就買了這么點東西,超市導購依然盡職盡責地用透明手撕連卷塑料袋將它們分類裝好、稱重、貼價簽。結賬時,收銀員還會問一句:您需要塑料袋嗎?大部分人都選擇花幾毛錢買個塑料袋,然后窸窸窣窣地裝好物品走人。 您還記得嗎?9年前的“六一”不僅是兒童節,更是“限塑令”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平均每份外賣產生塑料一次性用品4.8件 ◎2016年全國快遞業塑料袋總使用量約147億個,電商平臺和賣家自帶包裝的占比超五成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 ◎為配合“限塑令”落地,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
上海等地推行垃圾分類的舉措吸引了社會關注,通過強力推進,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正從上海向全國推廣開來。垃圾分類,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難事。管好垃圾,推進垃圾分類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但垃圾分類畢竟是垃圾產生以后的事情,如果在前端就下足功夫,提前給垃圾產量“減肥瘦身”,會事半功倍。圖片來源于網絡 源
1月12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北京今年5月起開始實施新修訂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市90%的街道鄉鎮將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距離條例正式實施還有4個月,對于如何推進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北京商報兩會·三人行欄目邀請多位委員,給出他們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