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對全球原油貿易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引領原油貿易重心加速東移。尤其是上海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增強中國在國際油市的定價權。 美國躋身重要原油出口國 從去年初起,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開始執行減產協議。在沙特大規模減產的帶動下,2017年歐佩克參與減產的11個產油國平均原油產量為2977萬桶/日,較減產基數下降120萬桶/日,減產履約率高達100%,個別月份甚至實現超額減產,可謂20多年來歐佩克執行減產效果最好的一次。與此同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墨西哥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協同減產,實際產量下降幅度超過3......閱讀全文
近來,美國將在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新聞接連爆出。這是美國頁巖革命正在創造的又一座里程碑。 古今中外,但凡稱得上“革命”的事件,必有巨大影響。如今,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大增也被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在美國頁巖催生的能源繁榮之下,世界能源地緣政治也在衍生諸多變數。 石油或成美外交利
雖然受到產能過剩、國際油價走低等因素影響,地質勘查投入有所放緩,但中國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連續多年保持高位增長。 中國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司長于海峰6日在北京透露,2015年中國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18億噸,是第13個、也是連續第9個超過10億噸的年份;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2.17
美國幾家最大的頁巖油氣企業開始削減油氣產量。這是這些企業多年來首次減產。 新華社電 美國頁巖油氣企業今年的態度與去年形成鮮明對照。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去年從每桶將近100美元一路跌至30美元左右,一直未能促使這些企業減產。據《華爾街日報》數據,美國石油出口滿足全球日均需求的10%。 美國大陸資
國際能源署(IEA)聯合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日前共同發布《能源投資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能源投資總額為1.8萬億美元,比2016年降低2%,已連續三年下降。與會專家認為,全球能源投資放緩態勢下,能效投資提升成最大亮點,并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增長。 報告指出,分
受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等因素影響,原油價格連漲兩周 受美國庫存本周意外降低等影響,布倫特和WIT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分別收于67.31美元/桶和63.55美元/桶。美元指數交投于89.89附近。 美國石油鉆井機數增加1臺,商業原油庫存減少161.6萬桶 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較上周增加1座至799座
本周公布的美國EIA 數據顯示,原油庫存繼續下降573 萬桶,考慮到第四季度為傳統冬季燃料油使用旺季,庫存普遍有小幅下降,以及OPEC 限產延期的預期和短期中東地緣形勢緊張的影響,預計四季度國際油價將因此得到支撐進一步小幅增長。本周布倫特油價上漲1.29%,WTI 油價上漲0.47%,
對于已習慣于高油價的世界經濟來說,此輪油價大跌改變了太多。在人們的想象中,石油生產者將會因油價下跌而受損失,石油消費者將會因油價下跌而得益。但問題不這么簡單。12月15日,中國石化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吳俞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油價持續大跌令國內煉油行業全面虧損,虧損總額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近日表示,由于盈利能力強和國家大力扶持,頁巖氣今年將迎來快速發展。另外,受美國油井數量下降和對沖基金多頭持倉上升刺激,國際油價自3月中旬至今,累計反彈幅度近30%。在油價反彈和政策扶持疊加下,頁巖氣開采仍將處于快速期,并給相關油服設備企業帶來訂單機遇,潛在市場空間達千億規模。
2013年,面對復雜困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和化工行業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出口保持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展望2014年,盡管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一些制約行業經濟
在國際油價升至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之際,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又出現了一筆引人關注的收購交易——英國石油公司(BP)斥資105億美元收購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在美大部分頁巖資產。這不僅是BP近20年來最大一筆收購交易,也是其全面走出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陰影的信號
隨著市場對地緣風險擔憂的消退,加上原油供應充裕,本周國際油價大跌,將7月中以來的上漲盡數抹去。 本周紐約油價下跌4.1%至每桶97.88美元,為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大周跌幅。倫敦布倫特油價的周跌幅也達到3.3%,收于每桶104.84美元。 資深交易員,BRG經紀公司主席杰弗里·格羅斯曼接受記者
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能源消費國,中美在能源安全的博弈中,素來是競爭大于合作,而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這個無形的屏障已經被撕開一個口子。突破口來自于昨天中美兩國能源主管部門會談并簽署的《戰略石油儲備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及雙方在頁巖氣、LNG、核電等領域的合作可能。分析人士指出,中、美兩國能源
近日有報道稱,中國“頁巖氣革命”出現了冷卻勢頭,政府確定的到2020年頁巖氣與煤層氣的產量目標,與2012年的規劃相比,已經被砍掉一半,降為300億立方米。 當前國內的所謂“頁巖氣革命”有夸大的成分;其實,中國頁巖氣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技術相對落后。數據顯示去年的產量是2億立方米,今年的官方目
1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維也納舉行了第162屆部長級會議,歐佩克12國的石油部長出席會議。會議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歐佩克將繼續努力保持石油市場的穩定,2013年將繼續維持日產3000萬桶原油的產量不變。 歐佩克在會后發布公報說:“在歐元區經濟依然脆弱的背景下,國
國際油價經歷雪崩:中國化工企業為何要陷入集體焦慮?江、浙、皖等地區的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企業正在經歷油價下行帶來的考驗。與石油化工及其下游產業密切相關的國際原油價格,在過去兩個月中一路下滑,跌幅超過30%以上。美國時間11月13日,美原油期貨跌幅超過8%,并在12個交易日中連續下跌,創下歷史最長連跌紀錄
中化新網訊 12月1日,以“政策技術激發活力”為主題的2017年油氣論壇在河北廊坊召開,會上傳出的信息表明,經過三年的供需寬松,2017年全球石油市場終于實現供需再平衡。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油氣專委會秘書長錢興坤指出,今年國際油價呈“V”字形走勢,11月初突破40~60美元/桶運行區間。
12月1日,以“政策技術激發活力”為主題的2017年油氣論壇在河北廊坊召開,會上傳出的信息表明,經過三年的供需寬松,2017年全球石油市場終于實現供需再平衡。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油氣專委會秘書長錢興坤指出,今年國際油價呈“V”字形走勢,11月初突破40~60美元/桶運行區間。截至目前,2
在經歷了整個冬季對清潔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氣”的爭議之后,頁巖氣產業獲得了一個政策“大紅包”。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對頁巖氣減征資源稅的通知》,從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兩部委對頁巖氣資源稅(按6%的規定稅率)減征30%。 盡管我國已持續七年對頁巖氣進行財政補
在經歷了整個冬季對清潔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氣”的爭議之后,頁巖氣產業獲得了一個政策“大紅包”。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對頁巖氣減征資源稅的通知》,從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兩部委對頁巖氣資源稅(按6%的規定稅率)減征30%。 盡管我國已持續七年對頁巖氣進行財政補
歐佩克5月31日在維也納召開例行會議,重點商討是否需要減產保價。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分析稱,北美頁巖油的增產潛力引發了歐佩克內部矛盾,成員國之間針對是否減少配額產生不小分歧。 以阿爾及利亞為代表的非洲成員國認為其生產的原油與北美頁巖油品級類似,因此受北美頁巖油產量增加的威脅更大;尼日利亞
路透社8月1日報道稱,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7月原油產量創年內新高、美國石油協會(API)原油庫存上漲等因素影響,7月國際油價受到劇烈沖擊,出現近兩年來最大月跌幅。 多重原因促歐佩克增產 據7月30日路透社調查顯示,歐佩克原油產量自6月起上漲7萬桶/日,在7月達到3264萬桶/日,創2018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自然資源部通報:2017年國際油價穩步上升,油氣行業逐漸回暖,全國油氣資源勘查開采投資觸底回升。開采上,石油產量小幅下滑,天然氣產量增長較快。2018-7-1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通報》顯示,在產量方面,2017年全國石油產量1.9
雷文鉆探公司位于美國威利斯頓盆地的頁巖油鉆井平臺 轉折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0月4日表示,2013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由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能源供應的急劇增長,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石油產量已經增加了7萬億英熱單
北美、歐洲、亞洲市場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有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12年需求量將達到26.9萬噸,到2017年需求量將達到52.5萬噸。 不難想象,北美和歐洲市場,食品包裝和食品服務產品,將推動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需求,這個需求將上升到兩位數的水平。從體積方面來講,
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公布了2012年度國際原油市場展望報告。報告下調了國際原油市場中長期需求預測,首次承認新技術在頁巖油提煉中的應用可能對全球原油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報告指出,從長遠的角度看,全球市場的原油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原油在全球能源中的地位難以撼動。 在這份《全球原油展望報告
國際能源署(IEA)12日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年度報告預計,由于頁巖油開發加快,到2020年美國將超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這一變化將改變世界能源供應格局。另外油氣生產的活躍也將提振美國經濟活動。該機構預計,在2035年,國際油價不排除站上每桶250美元的可能。 13日,IEA在其
今年3月,國際大石油公司紛紛交出2013年的“成績單”。從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披露的年度業績看,總體生產經營業績良好,但也有一些公司的表現引發了市場擔憂。 以殼牌為例。3月13日,新任殼牌公司首席執行官范伯根在公司“2014管理層分析報告會”上表述,就整個年度經營來看,殼牌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
超大油氣平臺標志性突破掀開南海油氣開發大幕 21世紀,石油永遠是各國競相開發及爭奪的重要資源。據有關媒體最新消息,我國自主研發、亞洲最大的深海油氣平臺荔灣3-1上部組塊近日在青島建造完工,隨后將從青島拖航起運,并赴南海進行海上浮托安裝,這將與去年建造完成的荔灣3-1導管架共同組成完整的油氣平臺
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大約為34億噸標煤,其中石油產量僅相當于2億多噸標煤,天然氣產量也僅相當于1億多噸標煤。可見,其他能源短時間內還很難替代煤炭。在目前環保壓力大,以及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仍是最佳選擇。很多人眼中,煤炭很難與清潔能源畫上等號。事實上,如果能實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