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的DNA在不停地發生突變,與此同時,它們也會產生一些內部多肽序列發生微小改變的蛋白質。就如同我們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會遞呈一部分多肽給免疫系統來認定它們是“自己人”,癌細胞會遞呈它們錯誤的新多肽(或新抗原),揭示它們的外來屬性或“異己分子”。在接收了這些新抗原后,免疫系統的樹突細胞(DGs)可以啟動強大的T細胞響應來攻擊那些表達它們的癌細胞。 致力于癌癥研究的科研人員認識到了這種新抗原作為疫苗靶點的潛質,在人類臨床試驗早期以及動物模型中,他們成功鑒別并創造了新抗原的雞尾酒來免疫患者抗擊他們自身的癌癥。生成有效的疫苗依然是一個有挑戰的繁重的工作,因為疫苗所包含的新抗原經常需要復雜的化學或物理修飾,并且,新抗原會快速的被從體內清除,這極大的限制了他們遞呈到DCs。 在一項最近來自于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研究中向我們描述了一種疫苗,它使用了裝載了腫瘤表達多肽的可注射支架。在小鼠模型中,這種疫苗表現出了消除大的腫瘤以及腫瘤轉移......閱讀全文
不久前,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兩個科研團隊分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文章稱,采用癌癥疫苗治療黑色素瘤取得了突破。一些受訪專家認為,這是癌癥疫苗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有望為腫瘤治療開啟新方向。不過,現階段癌癥疫苗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癌癥疫苗旨在治療而非預防 最大挑戰在于腫瘤異質性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經成為癌癥治療的“實力干將”,是抗癌史上繼手術、放化療之后的又一變革。其中,除了細胞治療(CAR-T等)、免疫檢查點抑制(Anti-CTLA-4、Anti-PD-1/PD-L1等),癌癥疫苗是當下免疫治療的一個熱門方向。科學家們希望能夠利用疫苗引發特異性抗腫瘤免疫反應,實現治療
2015年10月,英國癌癥研究中心投入上億美元啟動了“抗癌七大挑戰” 項目,意欲在5年內從癌癥疫苗、挖掘癌癥標簽、構建腫瘤微環境、開發智能藥物等7個領域攻克癌癥,開創出新的抗癌策略。其中,研發出預防非病毒性癌癥疫苗作為挑戰之首,一直是眾多科研機構及生物企業正在攀登的高峰。 疫苗的問世曾讓人類與
2015年10月,英國癌癥研究中心投入上億美元啟動了“抗癌七大挑戰”項目,意欲在5年內從癌癥疫苗、挖掘癌癥標簽、構建腫瘤微環境、開發智能藥物等7個領域攻克癌癥,開創出新的抗癌策略。其中,研發出預防非病毒性癌癥疫苗作為挑戰之首,一直是眾多科研機構及生物企業正在攀登的高峰。 疫苗的問世曾讓人類與傳
免疫療法是目前最有效的癌癥治療方法之一。其通過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來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并保存對腫瘤抗原的長期記憶,具有其他療法難以比擬的優勢。在眾多的癌癥免疫治療方法中,癌癥疫苗可以高效地觸發機體對癌癥抗原的免疫響應,同時毒副作用低,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令人失望的是,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治療性
“各國力求到2020年時,實現疫苗接種的全國覆蓋率達到90%及以上,每個地區的覆蓋率達到80%及以上。”這是世衛組織《全球疫苗行動計劃》(GVAP)中制定的目標。該《計劃》還特別強調,應加快實現對所有疫苗可預防疾病的控制,而癌癥疫苗作為研發重點之一,一直是各國生物醫藥公司爭搶的“熱門領域”。
研究人員證明,將一種名為Diprovocim的分子添加到疫苗中可以將抗癌細胞吸引到腫瘤部位。他們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實驗表明,這些加了Diprovocim的疫苗能在單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提高康復的機會。 與德州大學西南分校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一起領導該項研究的斯克里普
研究人員證明,將一種名為Diprovocim的分子添加到疫苗中可以將抗癌細胞吸引到腫瘤部位。他們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實驗表明,這些加了Diprovocim的疫苗能在單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提高康復的機會。與德州大學西南分校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一起領導該項研究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皮膚是人體第一道防御屏障,也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包括表皮(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和生發層)及真皮層。生發層內含有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膚癌,每年全球有超過130,000人被診斷出來。黑色素瘤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如下所述:Nat Commun:黑色素納米顆粒有助于緩解癌癥的惡化 黑
4月24~30日是世界免疫周,世衛組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彌合免疫差距——人人終生獲得免疫服務。世界免疫周自開設以來,其目的就是促進疫苗使用,使所有年齡組人群得到保護,防患疾病。 “各國力求到2020年時,實現疫苗接種的全國覆蓋率達到90%及以上,每個地區的覆蓋率達到80%及以上。”這是世衛組織
近日,FierceBiotech網站盤點了2014年醫藥研發10大III期失敗案例。其中,只有2個是小公司,其他全是制藥巨頭,包括:葛蘭素史克、默克、諾華、禮來、羅氏、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甚至2次上榜,不過該公司今年收獲了多個新藥批文,幫助緩和了失敗的沖擊。 在這些案例中,有些藥物在臨床上
德國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反應開發出一種納米粒子RNA疫苗,并在實驗鼠和3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成功誘發了抗癌免疫反應。該研究為通用癌癥疫苗的出現鋪平了道路,有望讓癌癥免疫療法成為現實。 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研究,介紹了一種通過調整機體免疫反應來對抗癌癥的方法。其核
想象一下,如果能夠像接受麻疹或天花疫苗那樣,注射一種癌癥疫苗之后能夠讓你一生都不會患上癌癥,那該是多美好的情況。癌癥疫苗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研究的方向,然而研制出能夠預防癌癥的疫苗卻不是容易的事。 通常,疫苗的原理是找出在病原體上獨特的抗原,用它們來激發人體的免疫反應,從而讓接種疫苗的人們產生免
想象一下,如果能夠像接受麻疹或天花疫苗那樣,注射一種癌癥疫苗之后能夠讓你一生都不會患上癌癥,那該是多美好的情況。癌癥疫苗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研究的方向,然而研制出能夠預防癌癥的疫苗卻不是容易的事。 通常,疫苗的原理是找出在病原體上獨特的抗原,用它們來激發人體的免疫反應,從而讓接種疫苗的人們產生免
癌癥免疫療法已成為熱點,在該領域新突破不斷。近日,澳大利亞科學家在癌癥疫苗方面有了實質性的進展。5月25日,澳洲上市公司Regeneus宣布獲得倫理委員會許可,將進行首個癌癥疫苗人體臨床試驗。 該疫苗名稱為RGSH4K,它由患者自身的腫瘤細胞和專有的免疫刺激劑綜合制成,可刺激患者免疫系統,個性
世衛組織最新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880萬人死于癌癥,占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六分之一。每年1400多萬新發癌癥病例,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2100多萬。癌癥治療始終是醫學上的一個難題,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研究癌癥診斷途徑、開發治療和預防癌癥新型方法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及多
在人類臨床試驗之前,正在對狗進行針對性和價格合理的癌癥治療疫苗的試驗,該疫苗可能具有廣泛的治療潛力。 Radvax正由澳大利亞Vaxine Pty Ltd與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 該疫苗使用獨特的糖佐劑來利用患者自己的腫瘤蛋白重新培養免疫系統,指導其靶向攻擊殘留的癌細胞。 臨床前測試
涉及省份——上游省份(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 安徽、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吉林、江蘇、江西、重慶、浙江、四川、陜西、陜西、山東。 涉及省份——下游省份(購進疫苗及生物制品) 安徽、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蘇、遼寧
尋找治療癌癥的疫苗,一直是癌癥免疫治療的一個熱門方向,是科學家們堅持了半個世紀的夢想。遺憾的是,很多次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個性化疫苗很可能是個例外,將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這些疫苗的關鍵在于新抗原(neoantigens)——單個患者體內腫瘤攜帶的特異性突變蛋白,新抗原僅僅存在于癌細胞表面,
癌癥疫苗是癌癥免疫治療的一個熱門方向,其在根除局部和擴散惡性腫瘤方面具有很大的潛能。遺憾的是,癌癥疫苗成效卻不理想。現在,來自于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快速判斷癌癥免疫療法是否有效的方法——針對激活的T細胞進行非侵入性成像! PET顯像是一種可在活體上顯示生物分子代謝、受體及神
大多數癌癥疫苗在臨床試驗中沒能實現他們的治療“承諾”。究其原因,很多研究人員懷疑,是免疫細胞(有助于身體摧毀腫瘤細胞)被抑制,研究發現即使是那些被癌癥疫苗刺激的免疫反應也存在被積極抑制現象。現在,Thomas Jefferson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單一的細胞類型在幾個實驗性癌癥疫苗中被抑制,為
癌癥疫苗又取得了重大進展,在缺少免疫細胞浸潤的“冷腫瘤”中再下一城。 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的科學家,使用預制的抗原文庫中提取的疫苗,以及根據患者腫瘤中突變定制的個性化疫苗,治療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15名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29.0個月,PFS時間達到14.2個月,患者最長生存期超過38.9
安進(Amgen)與默沙東(Merck & Co)達成合作,計劃啟動一項I期臨床試驗,評估安進癌癥疫苗T-ve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與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pembrolizumab)聯合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目前該I期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
今年4月,Carlos Gil的脊柱惡性腫瘤變得如此巨大,以至于他的C7椎骨破裂,這位四個孩子的父親被迫睡在樓下客房,咬一個枕頭,這樣孩子就不會聽到他的整夜尖叫。 Gil說,在那漫長的痛苦時刻,一切似乎都結束了。 但就在接受定制癌癥疫苗的四個月后,他說感覺好多了。“在接種疫苗之前,我被判了死
加州自然健康教育研究所Dr. Rath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的癌癥疫苗。這種肽疫苗以被稱為金屬蛋白酶(MMP)的特定酶為靶向。無論什么類型的癌癥,腫瘤生長、轉移和形成血管(血管生成)都離不開這種酶。Dr. Rath研究團隊指出,實驗小鼠在接種了含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近日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癌癥疫苗,在小鼠身上測試的治愈率高達97%,預計將在本年度開展低度淋巴癌人體試驗。 一種在小鼠身上治愈率達97%的癌癥疫苗將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該疫苗含有兩種已被證實安全的藥物。癌癥患者注射該疫苗后,便無需再
科學家在開發一種疫苗,能促使癌癥病人自身尋找和破壞腫瘤細胞。 這種療法,是利用90%癌癥發現的一靶分子,用來制造通用注射劑,讓病人的免疫系統排斥常見癌癥,包括乳腺和前列腺癌。 早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表明,疫苗能引起病人免疫反應并減輕疾病癥狀。 現在科學家希望進行疫苗大量病人試驗以
英國《自然》雜志7月4日在線發表了癌癥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兩種個性化的癌癥疫苗在人體試驗中表現安全,證明了在臨床上,根據個人癌癥突變情況而專門研制疫苗是可行的,這為開發個性化癌癥免疫治療方案提供了極其關鍵的參考。 癌癥免疫治療手段通過調動患者的免疫系統,有針對性地攻擊癌細胞,雖然表現出良好
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廣泛研究所的研究已經顯示靶向腫瘤細胞上特征性的“新抗原”的個體癌癥治療疫苗可刺激黑素瘤患者的有效,安全和高度特異性的免疫抗腫瘤反應。 研究人員Catherine J. Wu說,“Nature”在線發表的這項研究提供了原理證明,即針對患者腫瘤定制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