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提升卵巢癌精準診療水平
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由于卵巢癌發病原因尚未明確,缺乏有針對性的早篩手段,約70%的卵巢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為晚期,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卵巢癌死亡率居我國婦科惡性腫瘤之首。3月6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主辦,阿斯利康中國、燃石醫學和默沙東中國共同支持的“檢愛·遇見未知的自己”BRCA卵巢癌慈善關愛項目(檢愛項目)終期數據發布暨總結會在北京舉行,項目研究證明在卵巢癌患者中約有1/4患者攜帶BRCA1/2基因致病性胚系突變,通過患者和高危人群適時進行BRCA基因檢測,有助指導卵巢癌的精準治療和預防。 自2017年2月24日檢愛項目在全國啟動以來,在全國14個城市為983例患者免費提供了基于白細胞的BRCA基因二代測序。同時,項目還在在5個城市舉辦了患者關愛沙龍,增強了大眾對遺傳性卵巢癌的關注,提高了卵巢癌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對BRCA等腫瘤易感基因檢測臨床意義的認知水平。 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孔......閱讀全文
卵巢癌疾病的早期癥狀
1.外陰及下肢水腫:隨著卵巢癌腫的增大,盆腔靜脈受壓,導致血流不暢,妨礙淋巴回流,致使外陰及下肢出現水腫。 2.月經過少或閉經:多數卵巢癌患者的月經基本無變化,隨著癌腫增大,癌細胞會破壞卵巢正常組織,導致卵巢功能失調,引起月經過少或閉經。 3.腰腹部疼痛:與卵巢鄰近的組織如受到癌腫浸潤或發生
卵巢癌疾病的治療方法
(一)治療原則 卵巢惡性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并輔以放射治療化療中藥等綜合治療 (二)手術治療 廣州仁愛醫院7天快速婦科專家介紹說,手術時首先應詳細探查包括腹腔灌洗盆腹腔臟器及盆腔腹膜后淋巴結的觸診和橫膈腹膜大網膜的的多點活檢以進行準確的腫瘤分期手術方式分為徹底手術和保留生育機能的保守性手術徹底手
概述卵巢癌的治療方法
以手術治療為主,輔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 1.手術治療 手術不僅是最有效的治療,而且是確定診斷、明確分期的必要手段。一旦懷疑為卵巢惡性腫瘤,即應及早手術。對早期癌行分期手術,包括切除腫瘤及明確分期。手術范圍原則上做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及盆腔和腹主動脈淋巴結清除。對晚
卵巢癌皮膚轉移病例分析
1 病歷摘要患者70歲,2013年7月因腹脹就診于濱州醫 學院附屬醫院,行腹水細胞學檢查發現癌細胞,各 項檢查完善后考慮卵巢癌,行TP方案(紫杉醇 240mg+順鉑120mg)靜脈化療2周期,于2013-1006行全子宮+雙附件+大網膜+闌尾切除術+盆腹腔 轉移灶減瘤術,為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
它是卵巢癌的指路標
? 劉姐最近看到了化驗單上一個讓她丈二摸不著頭腦的項目——羅馬指數,不僅名字奇怪,咋還分絕經前和絕經后兩個結果?只好去求助大夫,于是大夫就開始給劉姐科普了起來。 ? 原來這個羅馬指數(ROMA指數),大名叫“卵巢惡性腫瘤風險評估法則”,是判定卵巢惡性腫瘤風險的一種規則。我
如何明確診斷卵巢癌?
如果懷疑患有卵巢癌應進行數項檢查。醫生診斷卵巢癌往往依賴于以下三種方法:醫師一般是先對可疑患者進行盆腔檢查以及抽血查cA-1 25。通過每年正常體檢發現卵巢癌的情況并非罕見。CA-125是癌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當患有卵巢癌時往往有血液中CA-125升高的現象。但早期卵巢癌患者中僅有50%的患者出現
基因檢測概述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在基因檢測中,取被檢測者外周靜脈血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后,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類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種方法,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確病因或預知身體患
基因檢測常識
基因檢測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基因檢測與傳統的體檢不同,傳統的體檢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診斷和檢查,并不是用來預防疾病的。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癌癥隱患,一般來說,癌癥的早期潛伏期很長,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傳統的醫療手段很難發現,等我們感覺到不舒服時,癌癥往往已是中晚期了,這也是癌癥治愈率
高危人群癌癥基因檢測,不能多不能少,合適就好
隨著基因檢測價格的下降,醫學上運用多基因檢測panels來評估癌癥風險呈現出增長趨勢,這種測試模式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尤其常見。然而,隨著測序的進展,未經證實與乳腺癌/卵巢癌風險相關的不明突變逐漸被發現,這給患者及醫生帶來了很多新的困惑。 近 日,在發表于《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
卵巢癌:躲在乳腺癌后方的高風險癌癥
作為女性健康的“大殺手”之一,卵巢癌早期階段很難檢測出來,且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對化療易產生抗藥性。因為卵巢位置較深,沒有有效的檢測技術用于癌癥初期階段。 75%-85%女性卵巢癌在晚期才被診斷出來,那個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預后效果很差。 每年,超過21,000女性患有卵巢癌,超過14,000人
BJC:點贊!新型檢測手段能提前兩年發現卵巢癌患者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卵巢癌檢測手段,其能比目前的方法早兩年對卵巢癌進行診斷。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發現,整合四種特殊蛋白質的生物標志物檢測
基因檢測并非無所不能-理性看待基因檢測
只需一根頭發、一點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預測人體罹患癌癥、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這種根據基因測序所做的體檢,料想多數人都會將信將疑。但偏偏因有喬布斯、安吉麗娜·朱莉等名人使用過而一時揚名,從而悄然成為我國高端體檢以及醫學診斷等領域的新熱點,且價格不菲。有些宣稱個人全基因測序的體
有關乳腺癌和卵巢癌過度治療,科學家有話說
據3月22日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志中的文章報道,通過分析BRCA診斷這項檢測10年來的各種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過多的非高風險人群參加了BRCA測試,并不利于最大化其對乳腺癌或卵巢癌的檢出率,呼吁醫療界不該放松基因診斷的受試門檻。 BRCA即是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
全基因組測序助推常規巴氏檢測法敏銳診斷腫瘤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測試方法,利用常規巴氏檢測(Pap test)獲得的宮頸分泌物來檢測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在一項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員采用這種命名為“PapGene”的測試方法,依靠全基因組測序癌癥特異性突變,檢測出了全部24個子宮內膜癌,以及22個卵巢癌其中
基因檢測能檢測那些疾病
1.惡性腫瘤疾病31種 :肺癌、胃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直腸癌、喉癌、食管癌、鼻咽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宮頸癌、子宮肌瘤、原發性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腦膜瘤、口腔癌、皮膚黑色素瘤、神經母細胞瘤、神經膠質瘤、多發性骨髓瘤、皮膚鱗狀細胞癌、腦動脈瘤、腎癌、睪丸
BGFR基因檢測是檢測什么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達產物,是一種跨膜蛋白,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第1個成員。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位于第7號染色體短臂上,有28個外顯子。其中EGFR酪氨酸激酶區域的突變主要發生在18~21外顯子,其中19和21號外顯子突變更為重要,尤其是19外顯子突變
NCCN增加女性癌癥新基因突變檢測
據醫脈通報道,第21屆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年會近日在好萊塢召開,會議增加了幾個針對乳腺癌和卵巢癌遺傳風險管理的新基因突變檢測。 最近的研究發現PALB2基因突變與乳腺癌侵襲性相關,而RAD51C、RAD
卵巢癌臨床檢查的相關介紹
1.腹部檢查 腫瘤增大時可見下腹部隆起,并于下腹部摸到腫物。腫物可活動,也可固定不動,質地軟硬不一,有的會壓痛。 2.婦科檢查 婦科醫生做檢查時可摸到子宮以外的包塊。如腫物為單側,表面光滑,活動,囊性,則良性腫瘤或早期癌的可能性大。如為雙側,表面不規則,實性或囊實性,活動差,甚至后陷凹可觸及大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診斷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發布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款人工智能軟件,可預測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對治療方案的反應,比使用傳統方法更準確。 這款人工智能軟件由帝國理工學院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測試中,他們讓軟件識別364名卵巢癌患者的組織樣本和計算機斷層掃描數據,軟件會基于
大型GWAS研究解析卵巢癌起源
最近,包括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南加州大學(USC)Keck醫學院在內的一個大型國際團隊開展的一項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將卵巢癌的起源更為清晰地顯示出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六月十五日的《Nature Genetics》,上海癌癥研究所、廈門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也參與了這項研究工作。延伸閱讀
卵巢癌疾病的發病原因
婦科專家介紹說,病因可分以下幾個方面:癌癥發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癥發病內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內分泌遺傳精神因素等)以及飲食營養失調和不良生活習慣等
卵巢癌疾病的臨床表現
(一)癥狀 1年齡 多發生于圍絕經期的婦女35歲以上者多發卵巢上皮性癌而35歲以下者多發生生殖細胞類惡性腫瘤 2疼痛 惡性卵巢瘤可能由于瘤內的變化如出血壞死迅速增長而引起相當程度的持續性脹痛在檢查時發現其局部有壓痛 3月經不調 見不規則子宮出血絕經后出血 4消瘦 晚期呈進行性消瘦
關于卵巢癌的檢查診斷介紹
根據病史及檢查,卵巢腫瘤一般不難診斷,但良惡性的診斷有時并不容易,還有可能與其他疾病混淆,需進一步行下列輔助檢查: 1、超聲波檢查 B超可明確腫瘤的大小、位置、形態、內部結構、來源等,其診斷符合率可達90%,陰道彩色血流多普勒超聲的應用使診斷的準確率進一步提高。 2、細胞學檢查 腹腔或后
液體活檢助力防治卵巢癌復發
梅西診所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新方法用以監測和治療卵巢癌復發------這種難以監測的疾病威脅了很多人的生命。梅西診所實驗醫學與病理學部門 George Vasmatzis的新研究發現來自血液檢測的液體活檢和DNA測序能在卵巢癌腫瘤重新出現之前很久就檢測到它的復發。那樣可以帶
關于卵巢癌的臨床癥狀介紹
最初常無癥狀,部分病人無意中摸到下腹部包塊或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可常感下腹部不適,一般無明顯腹痛。當出現并發癥如蒂扭轉、破裂、感染時可出現下腹部疼痛。部分病人可出現月經失調或閉經。如腫瘤嵌頓于盆腔,可引起尿頻、便秘。巨大卵巢腫瘤壓迫膈肌或出現胸腹水時可出現呼吸困難、心悸。如為惡性腫瘤,病人常出現
關于卵巢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1.卵巢濾泡囊腫和黃體囊腫 一般為單側性,直徑
新的卵巢癌標志物HE4-與CA125聯合檢測敏感性更高
卵巢癌在婦科腫瘤中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居第三位,死亡率卻居首位。這主要是因為卵巢深藏在骨腔內,且早期癥狀十分不明顯,超過70%的患者就診時已經是晚期。有資料顯示:I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而晚期患者僅為2.3-20%。由此可見卵巢癌早期診斷對其預后有重要影響。腫瘤標志物是一種自然產
Nature揭示新型癌癥致病基因
來自英國癌癥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的科學家們在小鼠中發現了一個防止卵巢癌的新基因,如果其發生缺陷就可以提高形成這一疾病的機會。這項研究發表在9月4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這一稱作為HELQ的基因,可幫助修復細胞增殖時DNA復制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的
基因檢測=算命?基因檢測:“我們不一樣!”
為何英俊帥氣的威廉王子30歲就開始脫發? 為何同一個宿舍的小美可以狂吃不胖,你卻天天吃水煮青菜都長肉? 為何女朋友吃火鍋必點香菜,你卻聞一下都想吐? 為何隔壁老王天天抽煙都沒事,倒霉的老張吸了口霾卻得了肺癌? 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讓我們把鏡頭對準本篇文章,一切即
一滴血檢測癌癥靠譜嗎?基因檢測可預測癌癥風險
“一滴血檢測癌癥”的新聞近日在朋友圈刷了屏,已經有多家媒體和機構出來強力辟謠。但是,一滴血雖然無法檢測癌癥,卻能預測癌癥。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該院細胞分子診斷中心在廣東省率先正式開展BRCA1/2基因高通量測序檢測服務。普通人群可以據此“查三代”,看看自己以及后代是否有乳腺癌或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