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疑似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冠脈造影DSA檢查,但準確率僅有60%,想要更精準地診斷,則需要進行血流儲備分數FFR檢查。費用高、耗時多,且有副作用,限制了該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昨日,上海交大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有望打破冠心病診斷工具國外壟斷現狀。 據2017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中國現有2.9億心臟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高達1100萬,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高居首位。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往往要接受冠脈造影DSA檢查,但檢查的準確率僅為60%,如需更精準的診斷,還需要接受一種叫作血流儲備分數FFR的檢查,這是目前冠心病診療路徑的金標準。然而做FFR檢查所需費用高達1萬余元,且手術復雜耗時、對患者有副作用等問題,給患者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也限制此項技術在國內的應用。 近年來,國內冠心病手術耗材如支架、球囊、導絲等的價格雖有大幅度下降,但類似于血流儲備分......閱讀全文
據《勞動報》報道,疑似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冠脈造影DSA檢查,但準確率僅有60%,想要更精準地診斷,則需要進行血流儲備分數FFR檢查。費用高、耗時多,且有副作用,限制了該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昨日,上海交大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有望打破冠心病診斷工具國外壟斷現狀。 據2017
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上海市共有56項(人)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占全國總獲獎數的14.6%,上海獲獎總數占全國的比重已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這些獲獎成果涉及國家和本市戰略性新型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共性技術和重點、難點問題,取得
來自山東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牙科和顱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11月3日的《自然綜述心臟病學》(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Regulatory T cell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的綜述文章,探討了CD4+C
上海交通大學和博動醫學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宣布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將依托上海交大醫工交叉平臺和醫院臨床應用和研究平臺,在心血管成像技術、精準評估、影像后處理等領域展開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化,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疾病精準評估的國際標準,并共同培養高層次科研和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和博動醫學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宣布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將依托上海交大醫工交叉平臺和醫院臨床應用和研究平臺,在心血管成像技術、精準評估、影像后處理等領域展開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化,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疾病精準評估的國際標準,并共同培養高層次科研和
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提出以前,人們主要利用連鎖研究方法開展復雜疾病/性狀遺傳易感性研究,發現了一些疾病和性狀的易感基因(位點)。但是復雜疾病/表型具有明顯的遺傳異質性、表型復雜性等特點,使得以家系為基礎的“全基因組連鎖
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序號獎勵編號項目名稱獲獎單位獲獎人12018JB-1-003高端獸用晶體藥物及制劑的開發與產業化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瑞普(天津)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湖北龍翔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愛玲、郝紅勛、李旭東、鮑穎、孟小賓、陳清平、劉海霞、聶麗娜、劉桂蘭、鄭超、黃松、于鴻林220
2007年12月美國《科學》雜志預測:人體共生微生物的研究將可能是國際科學研究在2008年取得突破的7個重要領域之一。就如何研究共生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等問題,4月剛剛出席了巴黎國際人類微生物組研究聯盟籌委會會議的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趙立平接受了《科學時報》的采訪。 深圳華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