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高素質專業化的各方面優秀代表性人物”,成為機構主要組成人員的重要遴選標準之一。據《中國科學報》記者粗略統計,在已公布的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各機構人事任用名單中,不乏院士的身影。其中,21名院士任職全國人大機構,1名院士任職國務院機構,35名院士任職全國政協機構。 中共中央近日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也指出,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提高效率效能,積極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而在人員任用上體現“高素質專業化”導向,無疑緊扣了“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的著力點。 科技創新導向突出 記者整理發現,在14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陳竺、丁仲禮、武維華3人均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們分別為分子生物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和植物生理學家。他們的當選,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我國重視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導向作用。 在第十三屆全國......閱讀全文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這再次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決定》提出“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