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多頭治理。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塵埃落定。 一個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生態環境部,即將登場。 首位生態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部長通道”上直言:自己責任更重、壓力更大、信心更足。 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意味深長。 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來源:中新網) 環保部歷史沿革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對國家環保機構進行過多次改革。 1988年7月,環保工作從城鄉建設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國家環境保護局(副部級)。 此后在1998年、2008年,國家環保機構又發生兩次大的改革。 1998年國家環境保護局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正部級),2008年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但這次對環保機構改革的思路似乎不同于以往:不是提升地位,而是著重調整職責。 李忠果 攝(來源:中新網) 在現行體制下,中國環保相關職責分布在多個機構。 以污水防治為例,地下水歸國土部;河流湖泊水......閱讀全文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在過去的1988年、1998年、2008年,以及當下的2018年,幾乎每個十年,國家層面的環保部門都會迎來一輪新的變革。 “環保不可能包攬天下事,對它來說,協調的職責更加重要。” 此前諸多的大部制方案中都包含一個共同的思路:“山水林田湖草一體管理”。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自然生態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由劉友賓主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
近期,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向社會公開,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為使各界深入了解其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具體實施要求等,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對《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1 中國環境報: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環
30年更名4次,環保治理不斷升級 生態環境部“接棒”美麗中國建設 北京西直門南小街115號院將迎來30年來的第四次更名。 1988年,這里掛上了環境保護局的牌子;10年后,這里更名為國家環保總局;又一個10年過去,2008年,這里成為環境保護部。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提請十三屆全
“孟偉違紀時間之長、影響之廣、危害之深都不可小覷。” 7月31日,生態環境部黨組召開全國生態環保系統“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動員部署會,決定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孟偉嚴重違紀案作為反面教材,在全國生態環保系統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治理工作,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
7月31日,生態環境部黨組召開全國生態環保系統“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動員部署會,決定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孟偉嚴重違紀案作為反面教材,在全國生態環保系統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治理工作,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堅強政治、紀律和作風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19日11時許,剛剛宣誓就任生態環境部部長的李干杰亮相人民大會堂北門部長通道,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當選生態環境部首任部長有何感受?打贏藍天保衛戰有什么“殺手锏”?戳視頻,看李干杰部長如何作答。 談履新感受 中央電視臺記者:首先祝賀您當選首任生態環境部部長,祝賀您。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現在的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介紹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持續做到、做好“六個堅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周生賢 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自人類出現以后,生物與環境、人與自然就緊密聯系在一起。生物是在與環境的對立統一中存在的,而存在決定意識,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環境問題是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的產物,根本上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儀器設備26.8萬臺(套);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今年上半年,在國家
近日,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儀器設備26.8萬臺(套);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
2018年9月1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正式對外發布了于201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態環境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小編將新“三定方案”與2008年原環境保護部組建時印發的《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進行了對比,供廣大關心生態環境系統的讀者參考。 新“
整合分散職能 聚力美麗中國 解讀人: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干杰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相比于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部職能有哪些變化?黨的十九大將污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未來工作將如何開展?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 職能整合實現五個打通,
2019年12月16日,不到半月就將進入2020年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舉行,并且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在內的多項草案和議案。 這樣意味著,修訂后的固廢法有望在預期的“2019年”正式出臺。 那么來回顧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正式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于2019年1月7日起施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江蘇省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對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以下簡稱“第三方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第三方服務行為,促進第三
2019年6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總結過去 繼往開來 全面推進“十二五”環境監測事業發展――吳曉青副部長在2011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吳曉青(2011年2月22日)同志們: 春節剛過,我們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2011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總
生態環保攻堅這一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氣污染防治,公眾感受最明顯的還是大氣污染防治。 經過持續努力,“大氣十條”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全國各地很多城市都像圖中的北京一樣,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云。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17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17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忘的一年。資料圖片/人民圖片網供圖 滾石上山,迎難而上;逆水行舟,奮力向前。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大刀闊斧、攻堅克難;以“圖難于其易,
日前,中國人大網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同時發布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詳情如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
環保大會5-7年召開一次,最近一次是2011年,隨后迅速發布各項環保利好,環保行業一片看好。“第八次全國環保大會”或將近期召開。今年以來,2018中國環境技術大會5月2日在上海召開;2月2日—3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第八次全國環保大會”近期或將
組建生態環境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歷史性、標志性和里程碑的意義。這次機構改革的突出亮點和特點,可以概括為“一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環辦科技函[2016]1420號關于征求《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促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預防和控制環境污染,我部決定制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目前,編制單位已完成該文件的
2018年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勝利召開,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組建生態環境部,一系列改革深入推進,七大標志性戰役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9年已經來臨。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對生態環保工作有哪些期望?對協同推動經濟高
1月12日-13日,生態環境部新址,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新年伊始,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召開此次會議,目的是總結2019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圖片來源于網絡 圍繞生態環境部黨組書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要求和根本遵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不久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同時提出要研究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