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號探測器接近灶神星 7月16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將首次進入位于小行星帶的一顆巨大“原行星”的運行軌道,這顆由巖石構成的天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亙古以前便開始采用與地球類似的途徑進行地質學演化。 在日前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黎明號研究團隊的科學家展示了他們獲得的這顆直徑為529千米的小行星——灶神星的最新圖像(左),與哈勃空間望遠鏡能夠在地球軌道上拍攝的圖像相比(右),前者的分辨率提高了兩倍。 從154千米的距離上而言——相當于地月距離的1/3,科學家們還不能說清楚他們要尋找些什么。 天體表面的許多模糊的印記必然是在過去的40多億年中,與其他更小的小行星碰撞后形成的撞擊坑。 而科學家認為,發生在灶神星南極附近的一次最大的撞擊所產生的碎片最終以隕石的形式墜落在地球上。 裝載于黎明號探測器上的儀器將能夠證實這些隕石與灶神星之間的關系,并幫助黎明號的研究人員更......閱讀全文
這是灶神星表面瑪西亞隕擊坑的立體圖,這里保存有最壯觀的坑洼地形。這項發現是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重要考察成果之一 這種在灶神星上發現的坑洼地形早前在火星上就已經被觀察到 這張圖像同樣是根據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數據構建而成,顯示的是在灶神星表面
在結束了飛往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成員——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長達11年的旅程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周內耗盡推進器的燃料,并最終結束它的使命。這架探測器使得天文學家得以近距離觀察水的存在與否對小行星形成產生的影響。預計它將在谷神星周圍的軌道上翻滾幾十年,最終撞向谷神
在結束了飛往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成員——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長達11年的旅程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周內耗盡推進器的燃料,并最終結束它的使命。這架探測器使得天文學家得以近距離觀察水的存在與否對小行星形成產生的影響。預計它將在谷神星周圍的軌道上翻滾幾十年,最終撞向谷神
“雪人”奇特地形:一排三個隕石坑“灶神星”千瘡百孔的表面“灶神星”一個重要的地形特點就是“雪人”造型隕石坑 “黎明”號是在距離“灶神星”大約3200英里(約合5150公里)的高空拍下這些照片的 北京時間8月3日消息,7月17日,美國宇航局“黎明”號太空探測器完成近四年的太
美國航天局5月10日宣布,通過分析“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對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征以及它與太陽系行星的關系等有了新認識。 灶神星直徑約為525公里,是太陽系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天體。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科學家通過地面以及太空望遠鏡拍攝了灶神星大量圖片,但對其詳細
《自然—通訊》 灶神星表面粗糙度的成因 《自然—通訊》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灶神星的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受表面冰的影響。小行星表面的冰對于理解其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灶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里僅次于谷神星的第二大天體。2011年至2012年間,NASA“黎明”號探測器首次探索
英國《自然》雜志及《自然—地球科學》雜志29日公開發表的兩篇行星科學論文,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經過谷神星時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這顆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組成成分。論文指出,雖然時間可能很短暫,但谷神星的次表層中或存在一些液體。 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
新型離子發動機概念圖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當前,美國國內在載人火星之旅和重返月球的優先選擇上存在很多爭論,而要求率先登陸火星的呼聲看上去正占得上風。專家指出,從地球到達火星需半年之久,如此漫長的太空旅行勢必會給宇航員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壓力。不過,研究人員正測試動力強勁的新型離子
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計劃”,前所未有地探測距地球48億公里以外的小行星帶。“黎明號”定于當地時間9月27日晨7時20分(北京時間9月27日晚7時20分)在美國肯尼迪太空中心起飛,預計需要運行8年才到達目的地“灶神星”和“谷神星”。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NASA原本希望7月起飛,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6月初,“黎明”號將到達位于谷神星之上的終極軌道。屆時,它將占據一個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6月初,“黎明”號將到達位于谷神星之上的終極軌道。屆時,它將占據一個前所未
NASA的下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已于北京時間5月5日晚上7:05準點發射。一個多小時后,星箭分離成功,一切順利,發射圓滿成功。這是NASA第一次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深空探測器,而之前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 搭載洞察號的宇宙神5號火箭點火。 來源:NASA TV 洞察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目前已進入保護性的“安全模式”。 NASA官員稱:“所有系統都按預期運行,科學儀器安全無虞。轉換到安全模式的原因目前正在調查當中,可能與陀螺儀有關。”陀螺儀幫助航天器保持正確的方向,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因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