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李宗軍涉嫌抄襲事件調查
李宗軍也許沒有想到,6年前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在短短的10天時間里,迅速釀成了一場巨大的論文抄襲風波。 李宗軍今年43歲,是湖南農業大學教授,目前任該校食品科技學院院長。李的學術生涯記錄一直十分良好。直到10天前,他收到了一封匿名網友的舉報郵件,直指其2005年發表在《微生物學報》中的一篇文章涉嫌抄襲。 匿名舉報者同時把郵件發給了《微生物學報》編輯部和本報記者。7月12日,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李宗軍還涉嫌一稿兩投的行為。 所有的調查均指向了一個時間,2005年。這一年,37歲的李宗軍破格晉升為教授。是為人師者不修其身,還是學術評價機制催人浮躁?本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質疑:抄襲或為“破格晉升”? 李宗軍涉嫌抄襲的文章《大腸桿菌生長溫度、膜脂肪酸組成和壓力抗性之間的關系》(以下簡稱“李文”),2005年6月發表在《微生物學報》第45卷第3期上。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美國微生物協會旗下的學術期刊《應用與環境微生......閱讀全文
李曙光何傳啟:科研誠信入教材-補科學道德短板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編譯的《科研誠信》一書,將成為眾多高校科研誠信課程的教科書,第一版印刷定數就突破了3萬冊。這本書詳細討論了師生關系、署名與同行評議、合作研究、科學記錄保存等科學道德規范的細節問題,與人體在生物醫學實驗中的應用等科學倫理問題。在我國,科學道德規范缺乏系統全面的培養和教育
引力波科普文被指抄襲引爭議-學術不端誰說了算
這幾天,一場抄襲糾紛讓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施郁、科普作家張軒中和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博士生黃宇傲天的名字在學術圈被反復談及。“2016年2月12日,LIGO合作組宣布,他們于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了引力波……2015年12月26日和2017年1月4日,LIGO又先后兩次探測到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
暨大回應“原校長舉報名教授論文作弊”
“包括我們暨南大學也有教授作弊,名教授作弊的現象也有。老師拿學生的論文作為自己的專題發表,至今兩年沒有處理,甚至有高校校長的博士論文也是抄襲別人的,這樣下去廣東的大學會壞掉。”——暨大原校長劉人懷院士 日前,在2013年在粵工作院士迎春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原校長劉人懷舉
法國物理學家涉嫌抄襲
Etienne Klein 圖片來源:LIONEL BONAVENTURE 近日,一位著名法國物理學家被指控剽竊他人作品,震驚了該國科學界和媒體。物理學家、哲學家Etienne Klein被控抄襲了其他科學家、哲學家和作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者已經去世,例如小說家斯蒂芬·茨威格。對此,Klein承認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回應“抄襲門”:對此一無所知
沸沸揚揚的論文抄襲事件,一下子將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推到了風口浪尖。昨日(8月4日,下同),周祖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確實對此事一無所知。” ? 這種會議沒必要去投文章 周祖德表示,學校里論文刊發有嚴格的程序,一般的文章他會交給下面課題組的教授們審查,只有將在重要期刊發表的
韓國首爾大學AI團隊陷抄襲丑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09.shtm 近日,韓國頂級學府首爾大學人工智能(AI)研究團隊在全球頂級學術會議(CVPR)上展示了研究成果,但被發現抄襲并受到各方嚴厲批評。 去年11月,首爾大學研究團隊向CVPR提交
韓國AI團隊抄襲震動學界!1個導師帶51個學生,抄襲慣犯
今年CVPR,著實有點魔幻了!先是韓國首爾大學AI團隊的Oral,即前4%的優秀論文,被曝出涉嫌抄襲10篇論文。有的地方,連一個單詞都沒有變。事發當日即登上韓國頭條,國內外網友震驚:搞到CVPR上也太行了吧。更多人爆料,這個團隊抄襲已經不止一次,基本操作了屬于是。結果這一波還未結束,另一波又開始了。
哈佛校長辭職引發學界“抄襲”爭議,人工智能將抄襲檢測規則?
抄襲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學術違規行為之一。但近日,美國哈佛大學校長Claudine Gay因抄襲指控而辭職一事引發了一場新的網上大辯論:在論文中引用多少他人的內容才應被認定為抄襲?一些學者主張采用更寬松的論文學術規范,他們認為只要引用來源明確,研究人員完全可以大量直接引用其他學者的成果。 在
德國教育部長被指博士論文涉嫌剽竊
?安妮·沙范 據《科學》網站消息,德國聯邦教育和科研部部長安妮特·沙范()近日被指控其博士論文涉嫌部分剽竊。 針對沙范發表于1980年的博士論文,一個匿名者在schavanplag網站稱該論文有56處從不恰當的來源抄襲語句。 “論文完成于32年前,我愿意對論文調查者做出解釋
吳建民:行政不要過多干預學術研究領域
教育部網站12月21日發表了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交學院院長的文章《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文章指出,在學術研究領域,要充分尊重學者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行政上不要過多干預。以下為文章全文。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
“有勞無功”——第一作者被拒稿后其成果反而發表了?
“有勞無功”?第一作者被拒稿,審稿人修改后發表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私自署名。科研人員最糟糕的噩夢是什么?花費無數汗水和淚水做出的科研成果,卻被偷走了,小偷還不是別人,是期刊選擇的審稿人。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一批基金項目中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四批次),其公告部分內容如下: 20
美國賓大一教授指控五位同行“剽竊”
稱5人共同署名文章出自他人之手;1人曾盜用其數據 據《科學》網站消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Jay Amsterdam近日指控5位學術界同行存在“剽竊”行為,稱這5位科學家在一篇并非由他們撰寫的文章中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寄給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ORI)的一封信中,
浙大教授博士論文涉剽竊-被暫停教學
近日,我院教師王某在香港城市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因涉嫌侵權引發訴訟糾紛受到輿論關注。對此,學院高度重視,已經啟動事件調查,暫停王某的教學工作。后續將根據相關事實,依法依規作出處理。感謝各界的關心和關注。 光華法學院
引力波科普文章被指抄襲——-認定學術不端,到底誰說了算
這幾天,一場抄襲糾紛讓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施郁、科普作家張軒中和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博士生黃宇傲天的名字在學術圈被反復談及。“2016年2月12日,LIGO合作組宣布,他們于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了引力波……2015年12月26日和2017年1月4日,LIGO又先后兩次探測到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
中南大學啟用論文“測謊儀”-論文答辯先測謊
“我聽說去年有一個前輩,被系統查出了有抄襲,暫停了畢業程序。”昨日(3月29日),中南大學文學院2011屆研究生畢業生小田連連感嘆:“這個對研究生震懾很大。” 這套引起震懾的反剽竊軟件,正式名稱是“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學生們習慣稱其為“測謊儀”。最初的傳聞里,它功能強大,
學術界熱議:“奇葩”論文一作大膽回應綜述抄襲不算事兒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 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 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QIMS)雜志上。法國第戎大學介入放射學教授Loffroy是這篇綜述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
清華加大學術不端處罰力度-論文抄襲可開除學籍
清華大學昨天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清華大學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與2017年公布的《細則》相比,此次修訂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規定方面。例如對發表研究成果中有抄襲、偽造等較為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從原來的記過升級為開除學籍。 新版《細則》的第六章對學術不端、違反學習紀律
碩士論文被曝剽竊老師國自然申請書-湖南大學回應了!
3月27日,微博用戶@科研狗的基金夢發微博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自己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使得自己2019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的送審和查重受到影響,希望湖南大學給出具體回復,3月28日,@湖南大學發微博回復稱對此事高度重視,將展開核查工作。事情經過 3月27日,
“危險”的科研經費
科研不端行為,集中發生在項目申請階段,發生比例約為80%。科研不端行為包括信息弄虛作假、重復發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違反評審規定等幾種情況。 “人品太差,做出這樣的事情很惡心。”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在庭審時這樣評價自己的索賄行為。幾天來,這句話被媒體廣為傳播,同時,張曙
報告顯示:近半數受訪者曾向核心期刊付費發表論文
2月24日,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法治國情調研組發布《中國學術評價機制調研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學術評價體系存在重大問題,學術成果重數量、輕質量,抄襲、買賣論文成風,滋生了嚴重的學術腐敗問題。近半數受訪者承認曾向核心期刊付費發表論文。 眼下,又是一年臨近畢業時,記者的同鄉上海某大學法
論文親力親為,規范引用,何懼查重軟件?
最近我在校園里碰到一位生化專業“準院士”級的教授。他非常不悅地說:“你們搞的那個什么抄襲檢測,真有問題,搞得我們,尤其是我的學生下筆先恐‘查’,難道我們參考文獻或按照行業常規描述實驗就是抄襲嗎?特別是對生物實驗中經典方法的描述,為了降低查重率,就一定要拆散字詞重新組織實驗過程嗎?” 兩周前,一
論文一作“奇葩”回應抄襲舉報:不是我寫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157.shtm 文 |《中國科學報》記者 孫滔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 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 這篇名為《前列腺
廣州體育學院原院長因論文抄襲被撤職
? 許永剛的博士論文出版后,舉報者將抄襲情況作了詳細比對,結果發現這本書抄襲了40多篇論文。 近日,廣東省紀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省紀檢監察機關近兩年查處的一批典型案件。中國青年報記者赫然發現,此前曾因涉嫌抄襲被廣泛關注的廣州體育學院原院長許永剛,已于2011年3月受到撤銷黨內職務
巡山報告-|-造假、剽竊和榮譽:何謂科學研究
1 先說幾句題外話吧。 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拼接、一圖多用等問題。這個話題,我在巡山報告里也有所涉及。 引用一段: “我仔細閱讀
山大原博士后甄鵬高調學術打假-舉報導師起訴同事
甄鵬向記者展示相關論文 物理學碩士、歷史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后、山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部長……出生于 1973年的甄鵬,學業、事業橫跨多個領域。2010年5月上旬,甄鵬偶然發現自己2001年發表過的一篇論文疑遭抄襲,與當事人——同校一名教師董女士溝通未果后,將她告上
北大敗訴!法學家們為什么站在了抄襲者一邊
北大敗訴!法學家們為什么站在了抄襲者一邊 法院也好,學者也好,他們都需要對公平與正義負責,而決不能被義憤填膺式的道德沖動帶偏。 ? ? - 在學術界,“抄襲”二字,可以說是最嚴重的指控。一個學者如果被學術共同體認定為有過抄襲行為,幾乎就等同于被判處了學術生涯的死刑。2016年,因在論文中
基金委通報2022年查處不端行為案件處理結果
近期,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調查審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務會議審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相關科研不端案件涉事主體進行了處理。現將給予通報批評的有關案情及處理結果予以通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2年10月24日關于對李春陽被撤稿的論文存在委托第三方公司代寫代投、署
謝和平院士:學術誠信是大學根本追求
謝和平 “你們可以不驚天動地,但必須要有誠信。你們可以什么都破產,但學術信譽不能破產。”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在作題為《大學的學術誠信與科學精神》專場報告時,寄語四川大學全體師生干部要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建設,讓大學成為陽光下最純潔、最神圣的凈土。 報告中,謝和平列舉
貴州遵義師范學院一副教授抄襲本科生畢業論文
近日,一則舉報貴州省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趙井春抄襲安慶師范大學2012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金鵬論文的網帖,在網上引起關注。 今年28歲的金鵬,是安慶師范大學200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8月5日,金鵬在網上發帖舉報趙井春抄襲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 記者比對發現,趙井春發表在2013年第3期
“白撿”一篇唯一作者論文,她徹底懵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057.shtm 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可能會掉論文。Anca Turcu就碰上了,一篇她作為唯一作者的論文,在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表了。 Anca Turcu是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政治、安全與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