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高速公路太陽能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在英國的投入使用,向人們表明:新興產業間的跨界合作,將不斷刷新人們觀察經濟的角度與思維方式。 最近,世界第一個太陽能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在英國正式投入使用。人們開始發現,同為未來世界經濟主角的新興產業之間,在低碳大潮的催生下,正逐漸發生交叉與合作。而隨著技術的成熟與進步,它們將與我們普通人的社會生活,愈走愈近。 忽如一夜春風至 在高油價和低碳經濟的雙重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早已被各國提上重要議程,隨之而來的與充電方式相關的研發也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領域。 從這個意義上說,同為新興產業新貴的可再生能源“握手”新能源汽車,讓這場爭奪未來的競爭,愈加激烈起來。針對太陽能等新能源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研究,如一夜春風般忽至。 作為汽車與光伏領域的雙重領先者,日本此前已經修建了太陽能電動自行車充電站,而現在正積極向電動汽車方向擴展。據悉,汽車巨頭之一的日產公司,目前正在美國......閱讀全文
日前,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為進一步了解《決定》的有關情況,近日,記者采訪了主要起草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一、請簡要介紹《決定》制定的背景和主要過程? 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
目前,深圳全市示范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共計5640輛。圖為深圳推廣使用的電動出租車。 從2003年深圳比亞迪投入新能源汽車研發到現在,十年已經過去。十年后的今天,深圳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城市,超過5000輛新能源汽車行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不僅如此,這些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整車還是核心零部
新能源技術將持續突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速度極可能大大超出預測。以智能電網、大規模儲能電池為代表的配套技術的良好預期,將進一步拉動新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 奧巴馬發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綠色產業革命”,對于美國維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起到與上世紀后半葉的“數字化
科陸電子董事長饒陸華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目前進行產業鏈垂直整合后,產品將實現一次配電設備和二次配電設備的全面覆蓋和融合。光伏逆變器市場的利好以及風力發電儲能電站提速將有望成為公司明后年的利潤增長點。 垂直整合產業鏈 中國證券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 央視財經頻道《兩會銳觀察》獨家供稿:戰略性新興產業 小體型 大步伐 ——芮成鋼專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 芮成鋼:感謝您接受我們央視財經頻道《兩會銳觀察》的采訪。 張曉強:我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 芮成鋼:最近一段時期,
2010年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此決定標志著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框架成定局。 從2008年的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潤峰集團在微山縣路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 潤峰集團的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忙碌。 微山縣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并以此打造“光電新城”,引導全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實現突破,潤峰集團從全國新能源領域排名的600位,躍居到現在的全國前10名。 一光電企業晉升全國前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表示,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今年將推出多項科技政策和措施,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積極實施7項科技發展規劃,推進新興產業技術示范工程并集聚創新資源,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支撐體系。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7日,萬鋼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
國務院近日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決定》明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明確四大發展方向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5月27日,生物活性植被毯的發明者黃天文(左一)在科博會上介紹生物活性植被毯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
“今年以來電動汽車供不應求,現在訂單已排到年底了。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內市場業務上來了。從上半年的生產情況看,產量增長200%以上。”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波1日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他們在德州生產基地投產的新款“雅貝”車成為主導產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中國去年GDP跨過90萬億大關,而傳統的產業卻增長乏力。很多人講,沒有投資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分析認為:實際上,中國正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經濟調整。這場調整將從2020年開始顯現,有3大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柱,每年造富120萬億,遠遠大于現在的經濟總量。 未來10年,誰能抓
中國2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1年以來中國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開展節能降耗,努力增加碳匯,低碳發展,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1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稱,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任務。20
由山東省政府、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住建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世界太陽城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于9月16日-18 日在山東省德州市隆重召開。大會以“太陽能改變生活”為主題,對加強太陽能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打造世界級的低碳‘名片’ 哥本哈根會議帶來的低碳風潮席卷全球。 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有業界專家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發展潮流——這一發展趨勢自然逃不過中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敏銳的眼光。 低碳,這一最時髦、最新鮮的新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回憶去年這個時候,當時還真有點忐忑不安。現在心情確實不同了。” 又是“兩會”期間,又是在科技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今年再談科技,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喜悅,理由是“科技在應對金融危機、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
9月20日,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在北京會見了華盛頓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萬鋼指出,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全球現代化的大勢所趨,創新驅動既是發展方式的轉變,也是體制機制的改革,迫切需要政府及時轉變職能;政府必須順勢而為,積極有為,在改革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
日前,山西省政府發布《關于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提到山西將整合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相關資源,緊緊圍繞服務主導產業,重點在太榆科技創新城、產業集中區、經濟(高新)技術開發區布局建設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計量測試服務中心,開展具有
檢測實驗室是指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能向社會提供檢驗檢測和校準服務的技術機構的總稱。它具有保證產品質量、推動技術進步、規范市場秩序、破除技術壁壘、保障民計民生、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技術支撐作用。 “十二五”時期是天津在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實現城市定位的關鍵時期。檢測實驗室的
7月4日,為期一天半的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在南京落下帷幕,而會場之外,中國城市的低碳運動正風起云涌。面對新型工業化和快速城鎮化,中國城市正立足基本國情,借鑒經驗教訓,試圖探索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道路。 “綠色新政”推動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項任務,規劃啟動“十二五”各項工作的關鍵之年,科技部認真組織、嚴格執行經批復的部門預算,一年來,科技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展順利,取得了一批振奮人心的重大科技成果,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有力推動了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一、2010年科技事業成效 (一)科
通過促進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升智能電網的接納能力,來保持新能源發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最理性的選擇。 一面是電荒,一面是電力資源閑置浪費。僅在電荒問題突出的2011年,就有1700
三、發展智能綠色服務制造技術圍繞建設制造強國,大力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發展網絡協同制造技術,重點研究基于“互聯網+”的創新設計、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工廠、制造資源集成管控、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務等關鍵技術;發展綠色制造技術與產品,重點研究再設計、再制造與再資源化等關鍵技術,推動制造業
5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九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于11月11日至20日在波蘭華沙舉行。 關 于 即 將 召 開 的 華 沙 氣 候 會議,解振華介紹說,大會將落實和開啟兩個議題:一是落實從2007年開始巴厘路線圖所確立的各項談判任務、各國已經
日前閉幕的山西節能減排博覽會上,山西省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車,令外界矚目。近年來山西利用豐富的燃氣、甲醇、電力、太陽能等能源資源優勢,打出汽車更新換代“組合拳”,“大黑粗”產業劣勢轉化為“綠色汽車”優勢,有效減少了“車輪霧霾”。 煤層氣也稱“瓦斯”,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隱患,也是一種清潔能源。目前
全國政協委員、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今天表示,在中國經濟呈現新常態,面臨擴大內需、調結構轉方式的巨大壓力,以及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的嚴峻挑戰的新形勢下,國家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培育一批像高鐵、水電一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移動能源就是這樣一個正在全球興起的、中國已經領先一步的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質檢總局官網8月5日消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
記者從7月8日召開的全省質量強省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將優先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出席了全省電視電話會議。東莞市委副書記、東莞市長李毓全,東莞副市長梁國英參加了東莞分會場會議。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表示,今后要重點扶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