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因挑戰“常識”被斥偽科學家
據新華社電,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改變科學家“物質觀” 與一天前宣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一樣,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當天上午11時45分開始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先后用瑞典語、英語宣布獲獎者姓名及其科學成就。 隨后,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拉爾斯·特蘭德等人解釋謝赫特曼獲獎原因。他們說,謝赫特曼于1982年4月8日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中觀察到一種“反常理”的現象——他們當時所觀察的鋁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種不重復的非周期性對稱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當時的理論,具有此種原子排列方式的固體物質是不存在的。因此,謝赫特曼的發現在當時引起極大爭議。為維護自己的發現,他被迫離開當時的研究小組,但這一發現促使科學家開始重新思考對物質結構的認知。 準晶體增加材料強度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在5日發表的聲明中說,從原子級別觀察準晶體形......閱讀全文
諾獎得主丹·謝赫特曼再次造訪廣以共話創新教育
暌違十年,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于近日再次蒞臨汕頭訪問廣以,受到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師生的熱烈歡迎。?作為廣以籌建初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丹·謝赫特曼走進生機盎然的廣以校園,既是“初次見面”,亦是“故地重游”。2014年5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因挑戰“常識”被斥偽科學家
據新華社電,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改變科學家“物質觀” 與一天前宣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一樣,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當天上午11時45分開始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先后用瑞典語、英語宣布獲獎者姓名及其
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啟示:勇于踏上無人的小徑
“當我告訴人們,我發現了準晶體的時候,所有人都嘲笑我。”為堅持己見而備受打擊時,謝赫特曼想不到,二十多年后,會因此拿到諾貝爾化學獎。 前幾天,201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先后揭曉——“宇宙加速膨脹”和“準晶體”的發現最終贏得評委會青睞。有趣的是,這兩項研究一開始都被懷疑,而“固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3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前譯巴特勒)、生于盧森堡的法國籍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以表彰他們在免疫學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10月4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來自美國和澳大利
科技創業與中國創新型經濟發展研討會召開
近日,“2014科技創業與中國創新型經濟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校園行”在吉林大學召開。 本次會議由吉林大學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共同主辦,由吉林大學經濟學院與阿姆斯特丹大學商學院共同承辦,以“科技創業與中國創新型經濟發展”為主題,圍繞技術創業教育、科技園區、科技孵化器、創
赫珀特病腎病的概述
赫珀特病腎病系指骨髓瘤細胞浸潤及其產生的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從尿液排出而引起的腎臟病變。赫珀特病腎病以腎小管管型形成導致腎功能衰竭最常見,因此又稱骨髓瘤管型腎病(myeloma cast nephropathy,MCN)。臨床表現以溢出性蛋白尿為主,可出現慢性或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征和Fanc
赫珀特病腎病的病因
多發性骨髓瘤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動物實驗與臨床觀察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電離輻射、慢性抗原刺激等因素有關。近年研究發現,C-myc基因重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產物,淋巴因子特別是白介素-6分泌的調節異常,與MM發病有關。 多發性骨髓瘤引起腎損害的相關因素有: 大量輕鏈蛋白
赫珀特病腎病的概述
赫珀特病腎病系指骨髓瘤細胞浸潤及其產生的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從尿液排出而引起的腎臟病變。赫珀特病腎病以腎小管管型形成導致腎功能衰竭最常見,因此又稱骨髓瘤管型腎病(myeloma cast nephropathy,MCN)。臨床表現以溢出性蛋白尿為主,可出現慢性或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征和Fanc
赫珀特病腎病的病因
多發性骨髓瘤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動物實驗與臨床觀察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電離輻射、慢性抗原刺激等因素有關。近年研究發現,C-myc基因重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產物,淋巴因子特別是白介素-6分泌的調節異常,與MM發病有關。 多發性骨髓瘤引起腎損害的相關因素有: 大量輕鏈蛋白
赫珀特病腎病的診斷
凡遇到有原因不明的腰痛、下肢痛或運動障礙、貧血、蛋白尿或腎功能衰竭而血壓不高、反復感染、出血以及病理性骨折等一種或幾種表現者,均須考慮本病的可能。 美國西南腫瘤組診斷MM的標準 (1)主要標準:①組織活檢為漿細胞瘤。②骨髓漿細胞增多,超過30%。③M蛋白IgG>35g/L(3.5g/dl)或
赫珀特病腎病的概述
赫珀特病腎病系指骨髓瘤細胞浸潤及其產生的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從尿液排出而引起的腎臟病變。赫珀特病腎病以腎小管管型形成導致腎功能衰竭最常見,因此又稱骨髓瘤管型腎病(myeloma cast nephropathy,MCN)。臨床表現以溢出性蛋白尿為主,可出現慢性或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征和Fanc
丹納赫將收購貝克曼庫爾特
丹納赫68億美元收購貝克曼診斷學業務,向生命科學領域進軍 一位實驗室人員正在使用貝克曼庫爾特的自動化儀器 丹納赫已經同意以68億美元(現金和債券總和)的價格收購生物醫療和實驗室自動化儀器供應商貝克曼庫爾特。丹納赫是一家多元化的控股公司,擁有顯微鏡、水處理技術和手持式儀器業務。 丹
第三屆國際新材料大會-智慧無處不在
2014年6月6日至8日,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重慶市科委、市商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人社局聯合主辦,重慶功能材料學會、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承辦的“2014第三屆國際新材料大會”在渝成功舉辦。 此次國際新材料大會以“無所不在的智慧之夢”為主題,針對國際新材料領域的熱點議題和
赫珀特病腎病的輔助檢查
骨髓檢查 具有特異診斷的意義。在疾病初期,骨髓病變可呈局灶性、結節性分布,一次檢查陰性不能排除本病,宜作多部位穿刺。骨髓有核細胞多呈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當漿細胞在10%以上,伴有形態異常,應考慮骨髓瘤的可能。 X線檢查 X線檢查常見下列征象: (1)彌漫性骨質疏松。 (2)溶骨破壞。
簡述赫珀特病腎病的預防
多發性骨髓瘤屬惡性腫瘤,當骨髓瘤細胞浸潤并引起腎臟病變時,病情常為不可逆轉性,預防的目的是延緩病情發展,延長病人生存期。主要措施為積極抗感染治療,加強原發病及對癥治療,對有急性腎功能衰竭者,除積極化療和透析外,應同時進行血漿置換療法。
赫珀特病腎病的發病機制
多發性骨髓瘤的異常蛋白在腎小球沉積的病因仍不清楚。腎病的發病與MM患者游離輕鏈蛋白的腎毒性、高鈣血癥、高尿酸血癥、高黏滯綜合征及腎淀粉樣變等有關,其他如腎小管性酸中毒和腎實質的漿細胞浸潤亦參與MM腎病的發病機制。按病變的部位,大體上可將MM腎病分為腎小管損害和腎小球損害。 免疫球蛋白輕鏈的腎毒
赫珀特病腎病的輔助檢查
骨髓檢查 具有特異診斷的意義。在疾病初期,骨髓病變可呈局灶性、結節性分布,一次檢查陰性不能排除本病,宜作多部位穿刺。骨髓有核細胞多呈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當漿細胞在10%以上,伴有形態異常,應考慮骨髓瘤的可能。 X線檢查 X線檢查常見下列征象: (1)彌漫性骨質疏松。 (2)溶骨破壞。
赫珀特病腎病的鑒別診斷
診斷MM時,應特別注意與意義未明的單克隆球蛋白病、隱匿性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性白血性白血病、骨硬化性骨髓瘤、漿細胞瘤和重鏈病相鑒別。 反應性漿細胞增增多增多癥 骨髓瘤中中漿細胞增多有限,均為正常成熟漿細胞。免疫球蛋白呈正常多克隆性,水平升高有限(如IgG<30g/L)。臨床表現取決于原發病,
赫珀特病腎病的發病機制
多發性骨髓瘤的異常蛋白在腎小球沉積的病因仍不清楚。腎病的發病與MM患者游離輕鏈蛋白的腎毒性、高鈣血癥、高尿酸血癥、高黏滯綜合征及腎淀粉樣變等有關,其他如腎小管性酸中毒和腎實質的漿細胞浸潤亦參與MM腎病的發病機制。按病變的部位,大體上可將MM腎病分為腎小管損害和腎小球損害。 免疫球蛋白輕鏈的腎毒
關于赫珀特病腎病的簡介
赫珀特病腎病以腎小管管型形成導致腎功能衰竭最常見,因此又稱骨髓瘤管型腎病(myeloma cast nephropathy,MCN)。臨床表現以溢出性蛋白尿為主,可出現慢性或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征和Fanconi綜合征等。MM能侵犯全身各組織,臨床表現為多系統和多樣化,但主要以貧血、骨骼損害
鋰電池之父等3人摘奪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桂冠!
隨著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物理學獎的相繼出爐,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時45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公布。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鋰電池之父”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
赫施曼opus滴定/分液器獲獎
赫施曼高端滴定儀,瓶口分配器領域實驗室器材的生產商,2009年最新推出的opus系列自動分液/滴定器榮獲2009年"The Reddot Award"及"IF Design Award"兩項國際工業設計大獎。 "The Reddot Award"是一項國際工業設計領域的獎項,而"IF
天然“準晶體”可能源于太空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3日報道,美國和意大利科學家表示,他們對在俄羅斯發現的天然“準晶體”礦石進行了化學分析,結果表明,這種礦石很可能是隕石的一部分,在隕石與地球的撞擊中遺落到地球上。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準晶體首次被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發現,他也因此而獨
貝赫切特綜合征的定義
貝赫切特綜合征又稱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于血管炎的一種。其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貝赫切特綜合征需要規律的藥物治療,包括各種調節
概述赫珀特病腎病的腎臟表現
多發性骨髓瘤病人在整個病程中遲早會出現腎損害的臨床表現。其中約半數病人以蛋白尿或腎功能不全為最先主訴,而后發生骨髓損害及貧血等癥狀,臨床上易誤診或漏診,此類病人常誤診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印度Sakhuja等回顧分析204例MM病人,隨訪10年,發現腎損害占55例(27%),其中絕大多數病人(94.
關于赫珀特病腎病的基本介紹
赫珀特病腎病系指骨髓瘤細胞浸潤及其產生的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從尿液排出而引起的腎臟病變。 1、別名 myeloma cast nephropathy;骨髓瘤管型腎病;light chain nephropathy;多發性骨髓瘤病腎病;赫珀特氏病腎病;輕鏈腎病 2、分類 腫瘤科 > 腹部腫瘤
關于赫珀特病腎病的病因分析
多發性骨髓瘤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動物實驗與臨床觀察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電離輻射、慢性抗原刺激等因素有關。近年研究發現,C-myc基因重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產物,淋巴因子特別是白介素-6分泌的調節異常,與MM發病有關。 多發性骨髓瘤引起腎損害的相關因素有: 1、大量輕鏈
簡述赫珀特病腎病的發病機制
多發性骨髓瘤的異常蛋白在腎小球沉積的病因仍不清楚。腎病的發病與MM患者游離輕鏈蛋白的腎毒性、高鈣血癥、高尿酸血癥、高黏滯綜合征及腎淀粉樣變等有關,其他如腎小管性酸中毒和腎實質的漿細胞浸潤亦參與MM腎病的發病機制。按病變的部位,大體上可將MM腎病分為腎小管損害和腎小球損害。
赫珀特病腎病的臨床表現
MM能侵犯全身各組織,臨床表現為多系統和多樣化,但主要以貧血、骨骼損害和腎臟病變為主,從腎臟病學角度,可將其臨床表現歸為腎外表現和腎臟表現兩大類。 腎外表現 (1)血液系統 早期主要表現為貧血,許多病人以貧血為首發癥狀。多屬正細胞、正色素型,貧血隨病情加重而逐漸明顯。這是由于骨髓瘤細胞浸潤
赫珀特病腎病的并發癥
赫珀特病腎病的常見并發癥主要有肺炎、敗血癥、泌尿系感染、發腎淀粉樣變、腎功能衰竭及腎小管性酸中毒、也可并病理性骨折,本病腎功能損害病人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癥、高鈣血癥、高尿酸血癥時可形成尿酸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