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測序詮釋裸鼴鼠“長生不老”秘笈
由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共同主導完成的裸鼴鼠基因組研究成果,10月13日在《自然》上在線發表。研究從基因組、轉錄組水平上對裸鼴鼠奇特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詮釋,不僅有助于更加清楚地闡明裸鼴鼠能在黑暗、低氧等惡劣環境中生存并且能夠保持長壽和抗癌的生理機理,對促進其他生物學和生物醫學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裸鼴鼠是挖掘類嚙齒目動物,終生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幾乎完全喪失了視覺,僅依靠身體兩側的觸須來辨認方向。雖屬哺乳動物,卻像冷血動物一樣通過與環境的熱交換來調節體溫。裸鼴鼠長達30年以上的壽命,遠長于其只有4—5年壽命的近親——大鼠和小鼠,同時還能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地下環境中生活,對癌癥具有超級免疫力。科學家希望探討其“長生不老”秘笈,挖掘其“抗痛抗癌”的機理,為人類所用。 科學家對一只雄性裸鼴鼠進行測序、組裝和注釋。分析發現,裸鼴鼠和大鼠、小鼠的祖先約在7300萬年前分化,其基因組有93%的區域與......閱讀全文
科學家破譯藍鯨基因組
新華社柏林4月8日電 藍鯨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德國和瑞典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破譯了藍鯨以及其他3種須鯨的完整基因組。 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了相關論文。他們認為,這將有助于科學界以“前所未有的細節”追尋藍鯨及其“親戚”的進化歷程。 須鯨包括藍鯨、座頭鯨
科學家破譯藍鯨基因組
? 藍鯨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德國和瑞典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破譯了藍鯨以及其他3種須鯨的完整基因組。 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了相關論文。他們認為,這將有助于科學界以“前所未有的細節”追尋藍鯨及其“親戚”的進化歷程。 須鯨包括藍鯨、座頭鯨、灰鯨、長須鯨等種類。來自
我科學家破譯龍眼基因組
記者11日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賴鐘雄科研團隊的論文于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Giga Science》雜志上在線發表。這是首次在國際公布的龍眼全基因組數據庫,也是無患子科植物第一個全基因組數據庫,標志著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賴鐘雄研究員介紹,龍眼與近緣屬果樹荔枝、紅毛丹
科學家完成柑橘基因組測序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帶領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完成了對甜橙和克萊門氏小柑橘(為柑橘與酸柑雜交的品種)樹的基因測序工作,并公布了相關基因圖譜,這在柑橘屬果樹中尚屬首次。 研究人員稱,該基因圖譜的公布將有助于科學家找到新方法來對抗包括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枯病、青果病,對柑橘危
科學家進行基因組測序-成功破譯金雕基因組
?? 作為一種知名度極高的猛禽,金雕經常以威猛霸氣的形象出現在影視作品和小說中。現在,英國研究人員完成了對金雕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希望從基因層面深入了解這一物種,以便更好地保護它們。 金雕以巨大的體型和敏捷有力的飛行等特征而著名,其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2米,體長可達1米。金雕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區
科學家成功解析大型褐藻基因組
日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藻研究團隊與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院等單位合作,成功解析了大型褐藻——海帶的基因組,闡述了其進化和適應的分子機制,揭示了我國養殖海帶群體生物多樣性不足的現狀,為大型褐藻種質資源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數據和啟示。相關成果發布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大型褐藻是
《科學》:科學家完成牛基因組測序
有助于優質肉、奶生產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4月23日說,他們已完成了牛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一成果將有助于生產質量更好的牛肉和牛奶。 在美國農業研究局和貝勒醫學院的領導下,來自25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以海福特牛為樣品牛,歷經6年完成了基因組測序工作。24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
科學家啟動“獅虎豹基因組計劃”
日前,我國科學家在深圳宣布啟動“獅虎豹基因組計劃”,將在1年內完成獅虎豹基因組的序列框架圖,并且在行為科學和保護生物學等眾多學科領域探索基因組測序成果的應用。計劃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北京大學、黑龍江虎林園、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美國圣·迭亞哥動物保護研究所等中外科學家共同發起并承擔。 深圳華
科學家破譯“橡膠草”基因組
天然橡膠是與石油、鋼鐵、煤炭并重的世界四大工業原料之一,而中國是天然橡膠消費大國,目前對外依賴度超80%。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學家已成功繪制出橡膠草基因組草圖。該成果將加快橡膠草替代橡膠樹,成為新的橡膠“生產者”的進程。 據了解,巴西三葉橡膠樹一直是天然橡膠的主
我國科學家完成谷子基因組測序
5月14日由深圳華大基因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等單位完成的谷子基因組研究成果于《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科研人員成功構建了谷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為揭示谷子抗旱節水、豐產、耐瘠和高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并為高產優質、抗逆谷子新品種的培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學家完成玉米全基因組測序
美國研究人員11月19日宣布,他們已經完成了玉米的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這一成果有望用于培育更高產的玉米品種。 來自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亞利桑那大學等機構的150名研究人員歷時4年多完成了這一項目。他們以代號為B73的玉米品種為研究對象進行測序。結果顯示,玉米共有10對染色體,約3.2
多國科學家聯合破譯藍鯨基因組
藍鯨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德國和瑞典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破譯了藍鯨以及其他3種須鯨的完整基因組。圖片來源于網絡 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了相關論文。他們認為,這將有助于科學界以“前所未有的細節”追尋藍鯨及其“親戚”的進化歷程。 須鯨包括藍鯨、座頭鯨、灰鯨、長須鯨等
科學家完成古老綠藻基因組測序
已知最小的真核生物Micromonas之一的電子斷層切片( 0.5微米厚)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對兩株被認為屬于同一種藻類的古老綠藻進行了基因組測序,結果發現二者的基因只有90%相同。由于研究所用的綠藻位于真核生物生命樹底部,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為研究藻類以及陸地植物的進化提供了新線索
美科學家完成高粱基因組測序
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日前完成了高粱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在1月29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科學家利用全基因組鳥槍測序法完成了對高粱基因組的測序。結果顯示,高粱基因組大約有3萬個基因,有7.3億個核苷酸,比大米約多75%。科學家以及工業界人士認為,高粱
《自然》:科學家成功測序水螅基因組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日前完成了水螅基因組的測序工作,相關成果3月14日公布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上。 水螅是一種腔腸動物,大多雌雄同體,通常進行無性生殖,夏初或秋末進行有性生殖。測序結果顯示,水螅基因數目與人類基因相似,二者也分享了諸多相同基因。令科學家們驚訝的是,水螅也存在與亨廷頓舞蹈癥以
科學家完成迄今最大基因組測序
火炬松的基因組有221.8億個堿基對——約為人類基因組的7倍多,是目前已完成測序的最大基因組生長在美國佐治亞州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俱樂部第17號洞附近的火炬松(Pinus taeda)曾擋住了美國前總統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的很多桿球。1956年,他曾試圖砍掉這棵樹。如今,火炬松正在
中國科學家領銜“破譯”綿羊基因組
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5日宣布,歷經5年時間,他們完成了對綿羊基因組的測序、組裝及分析工作。這項成果使人們對反芻動物生物學有了嶄新認識。更重要的是,中國是綿羊和山羊飼養及羊肉消費大國,新研究將促進選育出更優秀的肉羊新品種。 綿羊基因組的測序工作在2009年正式啟動,其中中國科學院昆
中韓科學家主導破譯小須鯨基因組
2013年11月25日,來自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破譯了小須鯨全基因組圖譜,并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研究分析。據了解,小須鯨全基因組圖譜是目前測序深度最高的海洋哺乳動物基因組圖譜。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自然?遺傳學》雜志上在線發表.
美科學家繪制出瓜類基因組圖譜
炎炎夏日,以西瓜為代表的各種瓜類成為人們最愛。美國科研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繪制出了西瓜等瓜類的基因組圖譜,將來有望利用基因技術開發出更甜、更可口、更健康的瓜類新品種。 得克薩斯農機大學科研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園藝科學協會雜志》上報告說,此前法國和西班牙研究人員曾經完成了瓜類某些DNA(脫氧核
我國科學家首提“人類泛基因組”
人類基因組存在著種群特異甚至個體獨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 經過不懈研究和攻關,我國科研人員在人類基因組研究中獲得新的重大進展――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存在著種群特異甚至個體獨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科研人員還首次提出了“人類泛基因組”的概念。 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領銜,華南理工大學參與的研
科學家揭示德保蘇鐵葉綠體基因組特征
廣西大學植物生理生態與進化課題組在蘇鐵植物的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用蘇鐵的葉綠體全基因組重建了蘇鐵植物的系統進化樹,揭示托葉鐵科為非單系起源,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據介紹,研究人員通過對德保蘇鐵展開二代測序,獲得了德保蘇鐵基因組幾百萬條的短片段,用先進的算法進行組裝,
科學家成功繪制出大麥基因組草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7日報道,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自然》雜志上公布了高分辨率的大麥基因組草圖。這項突破是朝著研發更優良的大麥新品種邁出的關鍵一步,不僅有助于防治禾谷類作物疾病,滿足氣候變化條件下的糧食需求,同時也會對啤酒和威士忌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大麥基因組的大小幾乎是人類基因組的兩
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樹鼩基因組
2013年2月6日,中科院昆明動物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對樹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并對其分類地位和相關生物學特征進行了深度解析。樹基因組的完成,將為其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用作動物模型奠定重要的遺傳學基礎,進而使其更好的應用于生物醫藥研究。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
我國科學家完成柞蠶全基因組測序
由遼寧省蠶業科學研究所牽頭,遼寧省農科院大連生物技術研究所、吉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沈陽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河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蠶業研究所組成的柞蠶基因組研究聯合攻關項目組(簡稱柞蠶項目組)與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華大科技)攜手,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日前完成了柞蠶全基因
中國科學家繪制小麥A、D基因組草圖
作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小麥養活了全球40%的人口,提供人類營養所需的20%的熱能和蛋白質。 隨著基因組學的發展,水稻和玉米的基因組相繼被破譯,但關于小麥基因組的測序研究依然困難重重、進展緩慢,小麥基因組成了橫在科學家面前的一座大山。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
科學家質疑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意義
外圍遺傳突變對疾病影響甚微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通過大量人群尋找與疾病或性狀相關的DNA變異 對于某種疾病而言,當比較足夠多的患病與不患病人群基因組后,與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便有可能脫穎而出。這也是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背后運行的哲學——十多年來,研究人員利用它來尋找包括精神分裂癥和類風濕
我科學家主導完成馬鈴薯基因組測序
7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公布,經過6年努力,由14個國家97名研究人員組成的“馬鈴薯基因組測序國際協作組”日前完成了馬鈴薯基因組測序。由中方團隊主導的這項研究,奠定了中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7月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馬鈴薯全基因組序列
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飛蝗基因組圖譜
1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領銜,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參與的一項研究,成功破譯了飛蝗(Locusta migratoria)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這是迄今人類破譯的最大動物基因組。基于基因組信息,這項研究還揭示了飛蝗食性、遷飛和群聚的奧秘。研究成果
科學家破譯“純種馬”基因組序列
馬有90多種遺傳疾病與人類的遺傳疾病相似??? ?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11月5日報告說,他們破譯了“純種馬”的基因組序列。這項研究成果將刊登在6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 ?報告中所指的“純種馬”最早是300多年前英國培育的一種名貴賽馬品種,后被一些歐美和亞洲國家引進,主要用于賽馬和馬
中國科學家NatureGenetics發布重要基因組草圖
來自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復旦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成功繪制出了細粒棘球絳蟲(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基因組序列草圖。這一研究提供了關于這種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養分吸收、節裂(strobilization)、生殖、免疫逃避和成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