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7-20 10:03 原文鏈接: 我科學家主導完成馬鈴薯基因組測序

      7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公布,經過6年努力,由14個國家97名研究人員組成的“馬鈴薯基因組測序國際協作組”日前完成了馬鈴薯基因組測序。由中方團隊主導的這項研究,奠定了中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7月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馬鈴薯全基因組序列圖和生物學分析。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組成的中國馬鈴薯基因組項目團隊在這項成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屈冬玉是國際協作組的發起人和中方項目主持人,中方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蔬菜所黃三文博士是論文三名通信作者之一。

      研究人員對馬鈴薯基因組進行了細致的生物學分析。結果表明:馬鈴薯基因組共包含約39000個基因,在進化過程中經歷了兩次全基因組復制。馬鈴薯是通過薯塊繁殖的,屬于營養繁殖作物,具有嚴重的自交衰退現象,對基因組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馬鈴薯自交衰退的基因組學基礎。

      “通過比較基因組分析,我們發現了薯塊生長發育和病蟲害抗性的重要基因。”屈冬玉表示,“此外,這項研究也為進一步了解雙子葉植物的進化路徑提供了分子生物學新知識。”

      屈冬玉介紹,馬鈴薯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作物,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面積接近9000萬畝,總產量約900億公斤,然而馬鈴薯單產水平每畝約1000公斤,只有先進國家如荷蘭的1/3。通過全基因組設計育種,馬鈴薯育種專家們將能夠加速培育高產、高營養和抗病蟲害的新品種。

      “目前,馬鈴薯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的構建和分子設計育種體系的開發是關鍵,同時,還要加強與常規育種的結合,從而加速培育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屈冬玉說。

    相關文章

    生機論為中國新文化帶來哪些新氣象

    中國的生物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機緣是什么?對“科玄論戰”,生物學家秉志和費鴻年為何會“審慎地思考”?這都與一個人和他的學說有關,他就是德國生物學家、哲學家杜里舒(1867—1941)及其生機主義學說。......

    科學家回信|王波:人類大腦產生思想是已知最復雜生物學過程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國內首次!玉米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新突破

    14日,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玉米研究所蘭海教授團隊利用全基因組選擇技術構建了西南玉米區域新的雜優模式,并運用該技術在國內首次選育出玉米新品種。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上。蘭海介紹,該......

    Platensilin、Platensimycin、Platencin及其類似物的不對稱合成和生物學評價

    山東大學婁紅祥團隊報道了基于生物啟發骨架重建方法的Platensilin,Platensimycin,Platencin及其類似物的不對稱合成和生物學評價。相關研究成果于2024年7月8日發表在國際知......

    Nature:一項開源項目或能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制出人類脊髓損傷的生物學圖譜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上題為“Single-cellandspatialatlasesofspinalcordinjuryintheTabulaeParalytic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

    藥典委:《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二次公示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了《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的第二次公示稿,以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期為一個月,從即日起至2024年7月1日結束。《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旨在為藥品微......

    NatureAging:運動防衰老,運動可以減少衰老中脂質累積,逆轉衰老

    脂質是一類生物大分子,包括簡單脂質和復合脂質兩大類,脂質生物學與疾病之間存在許多關聯。復合脂質被定義為具有三個或更多化學部分,磷脂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它們在細胞膜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研究表明,復合......

    我國優質牧草種質資源完成首次太空艙外暴露實驗

    記者7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種與利用創新團隊日前順利取回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麥等5份種質材料。這些材料已在中國空間站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裝置上經歷了11個月艙......

    關于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

    藥典委發布關于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擬制定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制定的標準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期自......

    《科學》發布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涉及醫學、材料、人工智能等

    2005年,《科學》(Science)雜志在其創刊125周年之際,公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這些問題涵蓋地球科學、能源、宇宙領域,并涉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政治與經濟、能源、環境和人口等領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