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環保部將開征“環保稅”
為推動環境保護,環保部制定了《“十二五”全國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經濟政策建設規劃》,并于11月9日正式公布。 《規劃》明確表示要將嚴重污染環境、大量消耗資源的商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選擇防治任務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并逐步擴大征收范圍。《規劃》還提出研究燃煤電廠煙氣脫硝脫汞電價政策、推動制定限制類和淘汰類高耗水企業懲罰性水價等。 《規劃》提出將繼續改革環境價格政策,研究制定燃煤電廠煙氣脫硝脫汞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實行優先上網等政策支持;推動制定廢舊熒光燈管回收和無害化處置補貼政策;推動制定限制類和淘汰類高耗水企業懲罰性水價,完善鼓勵再生水、海洋淡水、微咸水、礦井水和雨水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 此外,推動制定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差別電價政策,對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非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和垃圾處理設施等鼓勵類企業實行政策優惠;研究基于環境成本考慮的資源性產品定價政策,將......閱讀全文
“十二五”環保部將開征“環保稅”
為推動環境保護,環保部制定了《“十二五”全國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經濟政策建設規劃》,并于11月9日正式公布。 《規劃》明確表示要將嚴重污染環境、大量消耗資源的商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選擇防治任務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并逐步擴大征收范圍。《規劃》還提出研究燃煤電廠煙氣脫硝脫汞電
發改委:十二五有望開征環保稅 碳稅還在研究
“十二五”有望開征環保稅 碳稅還在繼續研究?拉閘限電得到逐步解決 昨天,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地研究征收環保稅的問題,“十二五”期間有望開征。此外碳稅還在繼續研究。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回答記者關于開征環保稅和碳稅的
十二五規劃建議:開征環保稅緩解環境壓力
昨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共分十二個部分,分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內容。 開征環保稅緩解環境壓力 “建議” 加快
解振華:“十二五”期間或開征環保稅和碳稅
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0年度報告》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坎昆會議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解振華透露,“十二五”期間或開征環保稅和碳稅。 “?現在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地研究征收環保稅的問題,這種可能性是有
“十二五”期間 將開征環境保護稅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十二五”期間,政府將逐步建立健全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繼續推進費改稅,全面改革資源稅,開征環境保護稅,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 征收環保稅實現碳排放強度降低 “一般來說,環保稅是一個廣義概念,是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稅種的總稱。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印發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環保稅”該怎樣征收?
我國或將有第19個稅種——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8月29日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立法法》對“稅收法定”作出明確規定之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首部單行
河北"十二五"交通規劃環評通過 規劃環評統籌交通發展
《河北省“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環評報告》)日前通過了專家審查,《環評報告》以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目標,重點分析了“十二五”期間河北省交通運輸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制約因素,提出了優化調整建議和減輕環境影響的針對性措施。 “環保進入經濟社
專家:環保稅出臺難在時機選擇 初期稅率不會太高
“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稅推進公眾視野 過去幾年,有關環保稅的“風吹草動”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官員偶然發表的一點看法甚至成為媒體炒作的由頭,而這個被千呼萬喚寄予厚望的稅種卻始終難露崢嶸。近日,“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
環保稅立法引領改革:市場機制分配環境資源
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7日在“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記者會上提及“環保稅立法”時稱,不少清潔生產技術、治理手段的紅利沒有釋放出來,是由于環保政策沒有跟經濟政策和發展政策實現深度融合。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環保行業面臨投資資金、監管力度雙重不足,嚴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