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13日報道,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明了一種新型“敏化劑”染料,其能捕獲更多的環境光和太陽光,性能勝過目前市場上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使用的染料,有望大幅改進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并讓其他從光線獲取能源的技術受益。 領導該研究的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紡織工程、化學和科學系助理教授艾哈邁德·埃爾-沙飛博士表示:“一家第三方太陽能公司將我們的新染料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10號與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染料進行了對比,結果新染料的能量密度要高出14%以上。也就是說,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10號使我們能從等量的太陽光那兒獲取更多的能量。”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廉價且環保的材料——包括染料、電解質和牙膏中使用的白色成分二氧化鈦(TiO2)制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通過吸收光子或入射光(或直接照射在表面上的光)發出的離散光子束以在電池內的納米多孔半導體(諸如二氧化......閱讀全文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道,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于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銹)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以利用太陽能制備氫氣。雖然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光學》上的這項研究成果目前仍處于試驗階段,但它代表了科學家在氧化鐵和染料敏化
電化學電池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類的工業文明得以迅猛發展,由此引發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成為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利用和轉換太陽能是解決世界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世界上*個認識到光電化學轉換太陽能為電能可能實現的是Becquere,他在1839年發現涂布了鹵化銀顆粒的金屬電極
電化學電池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類的工業文明得以迅猛發展,由此引發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成為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利用和轉換太陽能是解決世界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世界上*個認識到光電化學轉換太陽能為電能可能實現的是Becquere,他在1839年發現涂布了鹵化銀顆粒的金屬
氧化碳排放、油價飆升、能源危機已成為當前熱門的話題。 實際上,地球上的能量巨大。太陽每秒鐘到達地面的能量達80萬千瓦,如果將太陽光照射地球表面1個小時產生的所有能量聚積起來,就足以滿足人類整整一年的能源需求。 而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為有效的固定太陽光能的過程,如果人類可以像植物一樣利用光合作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