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小行星撞擊使火星未能出現生命
可能撞擊毀壞了熔化狀態的核心,改變了內部循環,影響了磁場 火星上的維多利亞坑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科學家發現,可能曾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在火星表層撞出一個大洞,破壞了這個紅色星球的磁場,毀掉了火星演變為地球一樣的藍色星球的機會。 地球磁場由地核中的熔鐵產生,地球磁場可使可能沖擊大氣的輻射發生偏斜,從而起到保護地球的作用。為什么火星缺乏類似的磁場?科學家們一直迷惑不解,但現在,飛船收集數據可能幫助科學家找到答案。他們發現了影響火星南半球表層巖石的高強度磁異常,這似乎是曾經覆蓋整個星球的磁場的殘留。北半球卻沒有這種磁異常,這暗示著火星上曾經發生過改變磁場的事情。這也解釋了火星的另外一個奇特之處,即火星北半球的巖石比南半球的巖石更薄。 多倫多大學的物理學副教授薩賓·斯坦利說:“證據顯示火星歷史早期發生過猛烈撞擊,可能這次撞擊毀壞了熔化狀態的核心,改變了內部循環,影響了磁......閱讀全文
月全食、火星大沖 兩項天文奇觀齊上演
天文愛好者的福音來了!今夜明晨,包括“超長待機”的月全食、十余年一遇的“火星大沖”都將上演。民眾甚至可以在28日凌晨3時30分左右,給二者拍一張“合影”。 火星大沖:15年或17年才發生一次 作為2018年天宇“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沖”即將在今夜上演。 那么,何為“
月全食、火星大沖 兩項天文奇觀齊上演
天文愛好者的福音來了!今夜明晨,包括“超長待機”的月全食、十余年一遇的“火星大沖”都將上演。民眾甚至可以在28日凌晨3時30分左右,給二者拍一張“合影”。 火星大沖與火星近日點示意圖。 火星大沖:15年或17年才發生一次 作為2018年天宇“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沖
天文學家預言金星或火星未來可能與地球相撞
在遙遠的未來,地球可能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撞在一起。 (圖片提供:NASA/J. Vidal-Madjar/IMCCE-CNRS) 艾略特(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錯了。我們的世界可能在一聲碰撞中灰飛煙滅,而不是像詩人預言的那樣在嗚咽中結束。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的新的模擬結果顯示,未來的
火星長這樣?“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火星全景(圖)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段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的火星全景視頻。 據悉,這段視頻拍攝于2018年12月19日,由各種靜態圖片拼接而成。 這段視頻是由火星車在12月19日拍攝的全景照片合成的。(圖片來源:NASA)
“紅火星”28日晨邂逅“紅月亮”
橙紅色的“火星”7月27日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沖”,而28日晨精彩的月全食也將現身天宇。“紅火星”完美邂逅“紅月亮”,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憑借肉眼就可欣賞到這幕“紅紅相印”的罕見畫面。 從地球上觀測,當火星和太陽分別處于地球兩側時,天文學上稱為“火星沖日”。如果沖日時的火星恰好位
“火星-500”項目成功模擬著陸“火星”
俄羅斯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2月12日發布消息說,載有3名“火星-500”項目志愿者的登陸艙當天成功模擬在“火星”表面著陸。 據悉,登陸艙內載有來自中國的王躍,以及2名分別來自俄羅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他們將在“火星”表面停留至2月23日。其間,志愿者將完成3次出艙“登陸”。 據“火星-
10月3日美麗天象:火星與月亮“深情相望”競放天宇
天津、江蘇兩地天文學會通報,10月3日晨,蒼穹將上演火星合月的美麗天象,屆時,如果天氣晴好,人們將可觀賞到紅色的火星與月亮相互輝映、齊放光芒的景象,加上附近的天空沒有太明亮的星體,這一天象清晰度極高。?火星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顏色呈紅色,由于亮度變化大,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熒惑”,而在西方古羅馬
“熒惑”對望“嫦娥”:“火星合月”23日現身天宇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6月23日凌晨,火星將與月亮上演浪漫的“火星合月”,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憑借肉眼就可觀賞到火星與殘月“深情對望”的畫面。 “火星合月”是指火星和月球運行到同一黃經時所發生的天象,這時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火星與月球相伴的景象。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修
火星雖然環境很惡劣,但也有四季變化!
作為太陽系內的一顆類地行星,火星一直以來都頗受關注。隨著“研究發現火星曾有300米深海洋”登上熱搜,這顆星球再次吸引了天文愛好者的目光。 不少人都對火星頗感興趣。也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嗎?它的氣候環境是怎樣的?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助理研究員鄭捷表示,火星上也有由于太陽直射
火星表面為何這么干 火星幔太吸水
為什么火星表面的水在星球形成不久后便消失殆盡,而地球上的水卻能維持下來形成適合生命演化的條件?英國《自然》雜志12月19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為此提供了一種解釋,該研究認為,火星上的玄武巖可比地球上的玄武巖留存更多的水,火星上的一部分水可能被埋在地下。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
好奇號火星車首次清掃火星巖石
好奇號在蓋爾隕石坑內部一塊出露基巖表面清理出了一塊直徑約6.5厘米的區域 這是DRT設備清理出的基巖表面區域的近距離觀測照片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這是人類第一次清掃火星表面!近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使用其“塵埃去除工具”(DRT)清除了一塊巖石“Ekwir_1”表面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
4月24日,在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空間分辨率為76米,將為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
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總體方案敲定 總投資逾4億元
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總體方案討論會3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召開,會議最終確定了火星村的總體方案,初步估計該項目的總投資將超過4億元。 參加會議的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劉曉群介紹,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是以“荒漠旅游觀光+外星生活體驗”為發展目標,以“科學+
21日夜空現“月掩火星”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7月21日深夜至22日凌晨天宇將發生一幕趣味天象“月掩火星”,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黑龍江、吉林等地將會幸運地觀測到火星從月亮邊緣逐漸走出,我國其他地區可看到月亮與火星近距離相伴。 火星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顏色呈紅色,自古以來,其變幻莫測、熒熒如火的“顏值”吸引了人類關
NASA撤銷火星探索任務 火星生命發現或推遲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2013年預算將面臨嚴峻的形勢,行星科學部的經費下降直接導致了已取得巨大成功的火星科學任務被削減一半的科研經費。首當其沖的是兩項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的2016年“痕量氣體軌道探測器”與2018年“火星生命探索者”(火星車),它們都屬于“火星天體生物探索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
來自火星的新年祝福——“祝融”號展示火星全貌
國家航天局發布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圖像 2022年元旦來臨之際,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從遙遠火星傳回的一組精美圖像,向全國人民報告“天問一號”平安,致以節日問候。 本組圖像包含環繞器與火星合影、環繞器局部特寫、火星北極冰蓋、“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火面地貌等內容,展示環繞
美歐火星探測計劃選定火星大氣探測“利器”
歐洲航天局日前宣布,該機構與美國航天局共同開展的火星探測計劃已經選定首批科學探測儀器,這些儀器未來將對火星大氣構成進行研究。 歐洲航天局在一份公報中表示,兩家機構希望在2016年發射ExoMars火星氣體探測器,這也是計劃中的首個項目。歐洲航天局科學和自動探測負責人戴維·索思伍
“毅力號”火星車發現火星上有“綠沙子”
人們公認的火星景象是肉眼所見的紅色巖石和隕石坑。這正是科學家在“毅力號”火星車降落在杰澤羅隕石坑時期望看到的。在火星上有液態水、空氣和磁場的時候,該隕石坑曾是一個湖泊,是河流系統的一部分。 然而,火星車在地面上的發現卻令人震驚:許多巖石不是預期的沉積巖(被河流沖刷并堆積在湖底),而是火成巖。具體
“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上火星表面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根據遙測數據判斷,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 天問一號任務的科學目標是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征、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 探
火星、畢宿五16日上演“雙紅星伴月”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9月16日晚,橘紅色行星——火星將“靠近”另一顆橘紅色恒星——畢宿五,與一輪虧凸月上演“雙紅星伴月”,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各地感興趣的公眾憑借肉眼就能目睹到這奇妙的一幕。 火星是地球公轉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表面土壤富含氧化鐵而呈現出橘紅色。因其看上去熒熒如火,亮度變化與
2012年五大行星將接連“沖日”
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2012年,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五大行星將接連“沖日”。公眾將迎來觀測這五大行星的有利時機。 據介紹,行星沖日是一個天文學術語。太陽系內某一行星于繞日公轉過程中,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的狀態,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陽和外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叫
太白指環王皇帝星三星伴月神 10月7日共起舞
天津、江蘇兩地天文學會通報,10月7日晨,如果天氣晴好,中國公眾可欣賞到金星、軒轅十四、土星“三星伴月”的奇特天文景觀,肉眼可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7日6時,美麗的金星與“月亮女神”相會。如果天清氣朗,人們可以在東方天空一彎殘月的右下方看到明亮的金星。在金星的左下方,是美麗的土星,在
蓋爾隕石坑附近存在甲烷得到確認
據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1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歐洲空間局發布了對爭議多年的火星甲烷探測結果的一次獨立驗證,“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證實了之前“好奇”號的測量結果,這為下一步調查火星甲烷起源指明了方向。 十幾年前,科學家便在火星大氣層中發現了甲烷——一般認為其是由微生物
王思潮:中國深空探測或可迎來“彎道超車”
“火星探測是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一次超越式發展機遇。”9月29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向《中國科學報》記者指出,其他國家目前在火星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可以讓中國的研究獲得一個更好的平臺。 據王思潮介紹,火星屬于深空探測領域,目前,美國和歐洲空間局走在世界前列,印度也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
參加“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登上“火星”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2月18日發布消息說,參加“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王躍當天在俄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開始模擬“登陸火星”。 據悉,王躍同俄羅斯志愿者亞歷山大·斯莫列耶夫斯基于莫斯科時間18日12時55分(北京時間17時55分)打開“登陸艙”艙門并“登上火星”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回首幅火星彩照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已經傳回有關登陸地點的第一張彩色照片。保護性鏡頭蓋上的灰塵導致照片比較模糊,它顯示的是著陸地的蓋爾隕石坑。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8月7日宣布,“好奇”號火星車著陸當天下午已發回了有關火星表面的首幅彩色照片。 這幅照片由“好奇”號配備的火星手持
火星沖日巧遇火星伴滿月 十分罕見
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郭軍 李建基)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預測,今年12月8日,火星沖日,火星視亮度為負1.9星等,為兩年來之冠。這也將是未來10年內(2033年6月以前)最明亮的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外行星,平均779天沖日一次。今年8月27日,火星“西方照”,即火星在太陽的西面,與太陽的角距恰好等于
“火星快車”探測器發現火星大面積高原
歐洲航天局6月28日宣布,該機構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日前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一處高原,且其附近散落著神秘的巖石堆。 歐航局在一份公報中說,這片高原區域面積為2.1萬多平方公里,它位于火星南部一片火山區的西南方向,與麥哲倫坑毗鄰。 對于這片高原附近散落的巖石堆,科學家們觀點各異
火星發現地下冰窖 有助了解火星氣候歷史
科學家在火星陡峭的懸崖上發現了厚厚的冰。 本報訊 十多年來,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市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質學家Colin Dundas每天都有一項例行工作——檢查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每天傳回的幾十張高分辨率的圖像。幾年前,在這顆星球銹色外表下突然出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一片淡淡的藍色。
中科院火星探測工程工作方案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11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織承辦的中國科學院火星探測工程工作方案研討會在合肥召開。來自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中科院探月工程總體部、國家天文臺、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電子學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