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溝油如何“變廢為寶”
日本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地溝油”的。因為日本通過回收廢油,掐斷了地溝油的源頭,回收的廢油或煉成生物柴油,成為清潔能源,或化身生產資料,用于工業產品制造,無論哪種情況,均做到了變廢為寶。 早在1970年,日本就制定了《廢棄物處理法》,規定要對廢棄物進行適當分類、保管、收集、運輸、再生等,以保持清潔的生活環境。這些廢棄物除垃圾、爐渣、污泥等之外,也包括動物尸體和廢油。另一部與廢油直接有關的《食品再利用法》明確規定,回收利用的范圍不僅包括飼料、肥料等,還包括油脂和油脂制品。 日本大部分菜肴很少用油,做法多是煮、蒸、烤,或者涼拌生吃,很少去炒去煎,用油最多當數油炸食品,如“天婦羅”,用植物油炸蝦、時令蔬菜等,但決不會讓廢油流入下水道。 過去的辦法是在廢油里放入一種凝固劑,讓油變成固體,然后和可燃垃圾放在一起,運到垃圾站焚燒,成為生物發電的材料。鍋底殘存的油滴在清洗前一般要用衛生紙擦干清,下水道很少有廢油......閱讀全文
“地溝油”變廢為寶 重慶生物柴油出口葡萄牙
? 江津區54個較大工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其中,重慶渝邦新能源科技公司用植物和餐飲垃圾油制造的生物柴油,首次出口到葡萄牙,獲歐洲用戶好評。 重慶渝邦新能源科技公司生產的生物柴油,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黃連木等野生油料植物、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油脂、餐飲垃圾油等為原料,通過酯交換工藝
創新地溝油變生物柴油
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做法已經不新鮮。但中科院廣州能源所研究院袁振宏團隊創新了其中的催化劑技術和工業流程,并推廣到全國多個大型生產企業,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袁振宏在今年歐洲生物質能大會上榮獲了2014年“林內伯恩獎”(LinnebornPrize),成為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生物質能科學家。
成都“地溝油”將變生物柴油
四川省成都市年內將在龍泉驛開建一個日處理能力3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把餐廚垃圾變成生物柴油、有機肥等產品,預計明年底建成投用。目前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正式獲得批復,該處理廠是成都第二座餐廚垃圾處理廠,該市第三座餐廚垃圾處理廠也已開始選址,預計2016年建成。 據環評報告,該項目采用中溫
日本地溝油如何“變廢為寶”
日本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地溝油”的。因為日本通過回收廢油,掐斷了地溝油的源頭,回收的廢油或煉成生物柴油,成為清潔能源,或化身生產資料,用于工業產品制造,無論哪種情況,均做到了變廢為寶。 早在1970年,日本就制定了《廢棄物處理法》,規定要對廢棄物進行適當分類、保管、收集
“夢想”照進現實 “地溝油”華麗變身生物柴油
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生物柴油與其制作原料 日前,中國石化研究開發的新一代生物柴油技術在石家莊煉化公司中試裝置試驗成功,變餐飲廢油為生物柴油產品,成功推進了我國生物柴油技術的發展,餐飲廢油變生物柴油產品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實。 生物柴油是動植物油脂與甲醇反應生產的一種類
“夢想”照進現實 “地溝油”華麗變身生物柴油
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生物柴油與其制作原料 日前,中國石化研究開發的新一代生物柴油技術在石家莊煉化公司中試裝置試驗成功,變餐飲廢油為生物柴油產品,成功推進了我國生物柴油技術的發展,餐飲廢油變生物柴油產品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實。 生物柴油是動植物油脂與甲醇反應生產的一
評論:變地溝油為生物柴油前景廣闊
過去一年多,遭人唾棄的“地溝油”忽然與“香餑餑”動力燃油聯系在一起,令人感嘆。在香港,來自荷蘭、中東及當地的投資者出資1.65億美元,正在建設一個大型生物柴油煉制廠,目標是利用全球領先的技術,把“地溝油”、廢食用油等轉化為生物柴油。 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區,這座占地1.8萬平
聊城“地溝油”出口西班牙變廢為寶
日前,聊城首批126噸回收混合油在西班牙順利通關,將作為生產航空煤油的原料,預計年出口5000噸,可消耗6000噸回收混合油,有效解決了國內回收混合油重返餐桌的問題。 回收混合油俗稱“地溝油”,其原料主要來源于餐飲廢棄動植物油脂,經簡單沉淀、去水去雜后即為回收混合油。針對回收混合油國內收集
華商報:整治地溝油的“加拿大范本”
自2010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文件,針對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以來,力度越來越大,范圍也逐步擴大,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反而倒逼不良商販想出了測酸價等各種應對手段。 整治地溝油,就是要防止地溝油會流向餐桌,我們不妨“睜眼看世界”,學習一下整治地溝油的“加拿大范本”。地
10噸柴油流入寶雞下水道 渭河未受泄漏柴油污染
5月29日中午11時45分,寶雞市姜譚路百合花城小區附近,一輛大吊車與載有20噸柴油的罐車追尾,約10噸柴油流入通往渭河的下水管道,群眾擔心泄漏柴油會對渭河造成污染。 昨日,據寶雞市環保局應急科謝科長介紹,從5月29日下午2時開始,應急科工作人員對下水道內柴油流經沿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