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整個冬季對清潔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氣”的爭議之后,頁巖氣產業獲得了一個政策“大紅包”。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對頁巖氣減征資源稅的通知》,從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兩部委對頁巖氣資源稅(按6%的規定稅率)減征30%。 盡管我國已持續七年對頁巖氣進行財政補貼,但這是首次以減征資源稅的形式出現。為何會在此時出臺頁巖氣的減征政策?這對我國能源市場發展有何影響? 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39% 2017年的冬季,我國多地天然氣供給紛紛告急,“氣荒”從北方迅速蔓延到了南方,隨后是氣價的大幅上漲。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天然氣產量14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9%;全年進口量大幅增長近30%,導致2017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39%,相比2012年增長10個百分點。 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2017年我國工業......閱讀全文
頁巖氣概念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但國內首家頁巖氣商用大戶卻在用氣半年后遭遇尷尬。 3月10日晚,建峰化工發布2013年年報。作為國內首家大規模利用頁巖氣的企業,卻因為原材料頁巖氣的獲取價格一直無法確認,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年報出具了保留意見,并稱頁巖氣定價將直接影響公司盈虧性質。
一個產業發展之初,往往需要政府扶持。近年來興起的頁巖氣產業,即是其中之一。 近日,在原有專項資金政策到期的情況下,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頁巖氣開發利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在“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將繼續實施頁巖氣補貼政策,對已經開采利用、自備測量頁
在經歷了整個冬季對清潔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氣”的爭議之后,頁巖氣產業獲得了一個政策“大紅包”。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對頁巖氣減征資源稅的通知》,從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兩部委對頁巖氣資源稅(按6%的規定稅率)減征30%。 盡管我國已持續七年對頁巖氣進行財政補
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緩慢讓國家能源局等多個部門不得不出面督促。《經濟參考報》記者1月7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為加快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落實《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會議,會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等有關部門督促“十二五”規劃各項工作落實情況,評估頁巖氣發展中遇
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頁巖氣背后同樣存在多種難題。 “從2009年到現在,借鑒的技術我們還沒有完全適應,我國仍處于頁巖氣開發初期階段。”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質學家翟光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頁巖氣開發成本還很高,但如果在技術上更熟練,鉆井更快,壓裂更順利,成本就會逐漸降下來。 不過,
繼美國頁巖氣革命之后,2014年,一場將席卷全球的頁巖氣革命,或將拉開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序幕。 國際能源戰略觀察人士指出:2014年注定將成為“非常規”大發展的一年。最新消息顯示,英國將在2014年夏季啟動首輪頁巖氣招標。記者獲悉,在中國,2014年一季度也是第三輪頁巖氣招標進入實質啟動的
天然氣總體供應緊張讓能源局開始另辟蹊徑。 近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專程前往四川,調研并征集宜賓頁巖氣開發利用建議。 本次能源局展開的調研系今年“兩會”期間,宜賓市長徐進、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等11名宜賓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交《加快推進宜賓頁巖氣開發和就地轉化利用的建議》,該建議此后
就中國的情況看,南海地區預計有68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區也有350億噸標準油當量的可燃冰 盡管上證綜指表現低迷,但12月18日的資本市場卻不乏亮點——“可燃冰概念股”神開股份、黃海機械和天科股份等呈現上漲態勢,其中,神開股份更是以漲停收盤,報收于12.57元/股。 他們的
日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新年的首跌,也是自2014年6月份以來的第“12連跌”。 這一局面多少會令我國正不斷增大的天然氣需求感到“尷尬”,相比成品油價格的單邊下跌,去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還剛剛將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調高了0.4元/立方米。 “人們期望中的石油價格與天然氣價格的‘聯動機制’并
就在民企紛紛追逐頁巖氣投資之時,運氣管道外包權的遲遲難以放開成為未來考驗民企“賣氣”的關鍵。中石油規劃總院油氣管道工程研究所天然氣市場室副主任李廣在近日召開的非常規油氣大會上坦言,從能源戰略和安全考慮,我國油氣管網難以實現外包,換句話說未來民企如果想要將開采的頁巖氣運送出去,最可能的解
醞釀數年之久的天然氣價改終于邁過拐點。從7月10日起,發改委將調整非居民天然氣價格,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不做調整。在參照效應帶動下,近期各地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明顯迎來一波小高潮,四川、青島等地都在加緊布局上游頁巖氣的開發。 上證報記者獲悉,四川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已經進入達產倒計時階段。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要把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基本建成。同時,《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多項開發新能源的要求,頁巖氣、煤層氣、深水油氣、煤制油、煤制氣都
中國新一輪天然氣戰略漸次浮出水面。繼《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后,國家發改委網站又公布了新版的《天然氣利用政策》。引人關注的是,該政策明確提出將繼續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建立并完善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 預計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為2300億立方米 為了鼓
隨著一年來中俄關系的升溫,備受關注的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有望破冰。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日前公開表示,俄中兩國計劃在5月前就俄羅斯對華供氣價格達成共識。 價格問題是導致中俄雙方無法就俄羅斯對華供氣問題達成共識和簽署合同的主要絆腳石。2013年9月初,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從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利用、能源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能源發展的路徑,并提出一系列約束性指標。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十二五”能源規劃和“十三五”規劃聯結起來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前瞻“十三五”能源產業發展。這份《行
根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近日公布的《201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2013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31.6%。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預計2014年的天然氣需求繼續快速增長,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或增至6.3%。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
首批開采進展慢多重因素成阻力 中國頁巖氣開發目標恐難實現 能源行業高管及分析師表示,由于首批頁巖氣田開發進度慢于預期,中國不太可能實現其設定的2015年頁巖氣產量目標。這引發人們質疑這種對中國能源未來非常關鍵的資源的前景。 中國頁巖氣的技術可采儲量在世界上居首位,相當于加拿大與
一直以來,市場對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推進能源結構升級有諸多猜想并寄予厚望。12日,一份翔實的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工作報告全文揭開了改革基本框架。據此,能源局年內將實施的六方面體制機制改革、能源監管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能源局首次提出“常規非常規并舉、陸上海上并重”的方針。
“到2030年,非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強勁增長將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從而改變對主要經濟體的預期,并影響全球貿易流向。”日前,英國石油公司(BP)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張弛如是對外預測。 據《BP2030世
“電監會并入能源局之后,電力體制改革如何推進目前還不好說。”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電監會應電力體制改革而生,現在并入能源局之后,統歸發改委管理,或許難以再發出獨立聲音,但他同時也指出,改革的趨勢沒變,對于電力體制改革,主管部門或許另有考慮。
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能源消費國,中美在能源安全的博弈中,素來是競爭大于合作,而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這個無形的屏障已經被撕開一個口子。突破口來自于昨天中美兩國能源主管部門會談并簽署的《戰略石油儲備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及雙方在頁巖氣、LNG、核電等領域的合作可能。分析人士指出,中、美兩國能源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點
根據中國政府網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對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實施“雙控制”,具體控制目標將分解到地方,并把落實情況納入各地考核。專家分析指出,能源消費控制已成為倒逼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將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隨著中石化和中石油逐漸進入海洋石油開發領域,將慢慢打破中海油在此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 12月18日,中石化以約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億元)交易價格收購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塔利斯曼能源公司”) 英國子公司49%股份項目正式交割。中石化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中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
中海油22日宣布,該公司以聯合投標體成員的身份中標巴西海上桑托斯盆地的利布拉油田。 據了解,該區塊面積約1550平方公里,水深約2000米,為全球最大海上油田。據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估計,利布拉油田的可采資源量為80億-120億桶原油,高峰日產總量可達140萬桶。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