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撾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首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8年4月11日,中老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首次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和老撾科技部部長波萬坎·馮達拉共同主持。根據2017年11月兩國元首見證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雙方成立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機制,首次會議的召開是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的具體舉措。 王志剛部長在會上表示,中老兩國都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雙方傳統睦鄰友好關系歷久彌新。黨的十九大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堅持改革開放是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一條基本原則,中國的對外科技開放合作不會放緩,只會力度更大,范圍更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愿與老方進一步對接發展戰略,在雙方共同關注的領域明確務實抓手,在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方面加大合作力度,調動大學、科研院......閱讀全文
科技合作助力一帶一路
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支持科學人才合作,共創一帶一路未來”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30個國家地區科研資助機構和國際組織的領導或代表共計80余人參加。會議期間,與會各科研資助機構代表從共同支持國際科技合作研究計劃、共同支持基礎科學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構建科研
“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推進會成效初顯
2016年11月25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科技廳、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推進會”在江西南昌舉行。會后,江西省參會單位與各國嘉賓進行了面對面的對接交流。江西省企業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意愿強烈,目前已有多個單位與參會嘉賓達成了合作意向,推進會成效初顯。
白春禮:全力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
在剛剛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為高起點、全方位、深層次推進國際科技合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謀劃和統籌推進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
北京開啟“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活動
在2018科博會開幕之際,北京開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科技部門負責人來華交流國際科技政策、科技合作及科普行活動。 該活動由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主辦,中國科普研究所為支持單位。旨在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國家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參加活動的是分別來自俄羅斯、日本、南非、墨西哥、馬來西亞、匈牙利
中科院:已初步構建“一帶一路”科技合作體系
首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11月7日在京開幕,來自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名科學家參加會議。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科院已初步構建“一帶一路”科技合作體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科技交流合作規模超過2萬人次/年。 中科院表示,自2013年以來率先打造“人才、平臺、項目”相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泰國科技部部長素威
2018年4月3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了來訪的泰國科技部部長素威·梅信西(Suvit Maesincee)一行。雙方就中泰科技創新合作深入交換意見,就共同推動雙邊政府間科技合作、加強區域創新合作、實現兩國發展戰略對接等達成多項共識。 王志剛部長指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中泰科技合
天津市科委啟動實施“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示范項目
為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關于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的講話精神,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資源,支撐科技型企業跨越式發展,天津市科委啟動實施“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示范項目。 本次啟動的中外聯合研究中心和海外技術推廣中心建設項目,財政資助金額
創新引領“一帶一路”:科技之光照亮“一帶一路”
創新引領“一帶一路” 位于北非東部的埃及,沙漠與半沙漠約占其全境面積的95%。強光照、高風速和豐富的生物質能蘊藏,使得埃及擁有發展新能源的“地利”。但受技術水平等因素制約,埃及目前沒有一條完整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線。隨著“中國—埃及可再生能源國家聯合實驗室”在埃及落地生根,這一狀態有望在今年夏
科技部回應熱點問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松綁”科研人員
當前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進展如何?哪些短板有待補齊?……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1日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等就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多方合力激活基礎研究“總源頭” 創新是第一動力。王志剛說,去年我國科技戰線迎難而上、奮力開拓,科技事業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征程上又邁出堅實步伐
中泰達成多項科技合作共識
記者日前從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了解到,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科技部會見了應邀來華參會的泰國科技部部長阿茶卡·詩本瑯一行,就推進中泰科技合作深入坦誠地交換了意見,并達成多項共識。14日,雙方共同出席了“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 王志剛積極評價了兩國在雙
科技部啟動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15日宣布,該部啟動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將與東盟各國共同推動科技合作蓬勃發展,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 當天,第10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王志剛發表線上主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王志剛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
中科院:計劃2030年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基本建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今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情況,并答記者問。 白春禮介紹,為了進一步支撐服務好“一帶一路”的建設,中科院于2016年初啟動了“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計劃,牽頭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共同體”。
一帶一路-共同命運
在曾經的世界版圖上,亞歐大陸勤勞勇敢的人民,用雙腳和船只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陸上和海上通路。 打開當今的世界地圖,中國倡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再次激發了這古老而又嶄新道路的無限活力。 共同的利益聯結“一帶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
“一帶一路”建設要有綠色支撐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5年3月,商務部、外交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設計了“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綱領。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不僅有經濟訴求、國際視野,還要有綠色維度,在
風云衛星惠及“一帶一路”沿線
記者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數據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應用于氣象預報、防災減災、科學研究等領域。 自然災害是“一帶一路”沿線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威脅。國際災害數據庫的統計顯示,“一帶一路”沿線相對災害損失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且以氣象災害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
名 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 索 引 號000014672/2022-00112 分 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生 態 環 境 部商??務??部 生成日期2022-03-29 文 號發改開放〔2022〕408號
部長王志剛會見新加坡貿工部、國家發展部部長許寶琨
?? 2018年4月12日,科技部長王志剛會見了來京出席2018“中國—東盟創新年”開幕活動的新加坡貿工部、國家發展部資深國務部長許寶琨(Dr. Koh Poh Koon)一行。新加坡是當前東盟輪值主席國和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雙方就中新科技創新合作深入交換意見,就共同推動雙邊政府間科技合作
科技部部長: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部(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5日強調,在改革開放歷程中,科技開放始終走在前列。面向未來,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在北京舉行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新聞發布會,王志剛介紹2021年科技開放合作情況時作上述表示。他說,中國秉承互惠共利的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塞爾維亞技術發展部長沙爾切維奇
2019年10月7日,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率團赴塞爾維亞出席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大會期間,會見了塞爾維亞教育科學和技術發展部部長沙爾切維奇。為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以及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雙方就深化兩國科技創新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就相關議題達成重要共識。 王志剛部長首先介紹了中
檢驗檢疫局:構筑“一帶一路”
9月18日,來自山西、內蒙古、上海、江蘇、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3個檢驗檢疫局的代表齊聚連云港,共商構筑“一帶一路”食品農產品進出快速通道之策。白俄羅斯駐華使館特意派出代表參加本次會議。這是我國落實“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一次有益探索。 據悉,我國已在‘一帶一路’涉及的18個省份中,創建
首個一帶一路研究所成立
近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在京宣布成立“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并發布了國內首份“一帶一路沿線列國路線圖”。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指出,“一帶一路”涵蓋60多個國家,可以成為新的全球化治理模式,甚至是一個新的WTO多邊機制安排。 該研究所是國內首家針對企業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下“
為一帶一路建設“加油添氣”
記者近日從協鑫集團了解到,其旗下保利協鑫石油天然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石油天然氣”項目扎實穩步推進。 目前,項目已完成三維地震采集663平方公里,二維地震采集3500公里,時頻電磁采集170公里,鉆井10口,開發方案已完成并提交埃塞俄比亞政府。 該公司吉布提液化天然氣項目已展
一帶一路:催生創新合作之花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極大推動了我國和沿帶沿路國家在各個領域、不同層面上的深度合作。在科研領域,也催生出朵朵創新合作之花。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曾指出,從科技合作入手,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究解決在發展過程當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問題,有利于從戰略層面推動建設“一帶一路
中國石化為一帶一路建設加油
6月30日,由中國石化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阿特勞煉廠石油深加工項目三期工程全面建成。作為中國石化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重要合作項目,該項目首次實現了中國煉化工程設計技術整體出口中亞市場。而阿特勞煉油廠通過此次合作也一舉成為該國石化產品種類最豐富、質量等級最高的煉油廠,從而結束了哈薩克斯坦高標號汽油
“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成立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為進一步響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開展科技合作、應對共性挑戰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中科院倡議并聯合40個國家、地區的科研機構和相關國際科技組織,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 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聯盟
香港成立“一帶一路”研究院
由香港世界貿易組織研究中心及全港各區工商聯合辦、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協辦的“一帶一路國際論壇2016”今天在香港舉行,主要議題包括如何解決“一帶一路”戰略在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挑戰、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角色等,100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與學者出席。論壇主辦方宣布,香港首個有關“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繞不開的水安全
? ?水問題是關鍵問題 ? ?“水問題形勢在‘一帶一路’很多相關區域,歷史上無序,現在很嚴峻,未來要加劇,是風險和沖突的引爆點,是地緣政治的一個焦點和核心問題。”日前,在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咨詢項目“‘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水安全戰略”院士專家咨詢會上,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所研究員潘家華如是表示。
中國—老撾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首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 2018年4月11日,中老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首次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和老撾科技部部長波萬坎·馮達拉共同主持。根據2017年11月兩國元首見證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雙方成立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機制,首次會議的召開是落實
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召開-王志剛部長出席并致辭
2019年7月27日,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論壇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致論壇的賀信并發表主旨演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為論壇致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蒙古國前總統彭薩勒瑪·奧奇爾巴特,聯合
“一帶一路”戰略下的礦業發展機遇
2015年,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為仍處頹勢的全球礦業猶如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一帶一路”戰略會給全球礦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不出所料地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很多專家分析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向縱深推進,必將進一步拓展沿線各國礦業合作的空間,將各國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