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口服就不打針”已成為用藥原則,怕的就是抗生素濫用。日前國家衛健委再次明確,抗生素要分三級管理!近年來我國嚴查抗生素濫用,很多省份的大醫院門急診已叫停吊針,全國門診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直接“腰斬”。日前,衛健委發布的《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提到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據了解,不良反應、醫保控費等因素正在助推抗生素進一步被嚴管。 抗生素既分級又限用 該文件指出,根據抗菌藥物的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和價格等因素,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與特殊使用級三級;醫院應嚴格按規定建立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和醫師處方權限,并定期調整;醫院應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建立抗菌藥物采購、處方、臨床應用和藥物評價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此外,不少基層醫療機構也被要求限用甚至禁用部分抗生素。江蘇早已開始實行抗菌藥分級管理規定,其直接要求:包括阿奇霉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在內的7類常見抗生素,村一級醫療機構不得采購;而據了解,廣東或將......閱讀全文
醫院2013年取消門診輸液用藥,各地取消門診輸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抗生素濫用造成的人體細菌耐藥。 從去年開始,全國多地紛紛控制或取消醫院門診輸液治療。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成為“醫改新趨勢”。各地取消門診輸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門診輸液,作為國人普遍接受的治
植入微電極陣列幫癱瘓患者恢復運動能力 美國學者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報告稱,借助大腦運動皮層記錄信號,首次成功地讓一名癱瘓患者恢復多個手指、手和手腕的運動能力。 研究團隊在一位24歲四肢癱瘓的男性被試者的運動皮層中,植入了微電極陣列,隨后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解碼神經元的活動,并
概要: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大多數用于治療成人急性鼻竇感染的抗生素療程為10天或更長時間,盡管美國傳染病協會建議在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其療程為5至7天。 為何對該問題感興趣:鼻竇感染(鼻竇炎)是采用門診抗生素治療的最常見
近日有報道稱,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 目前,這種變種超級細菌已經傳播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
昨天是世界衛生日,首屆合理用藥大會在這一天召開,恰好契合了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記者昨天從相關部門獲悉,目前北京共有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宣武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等首批20家三級和二級醫院正在參與處方集中點評。重點監測內容就是抗生素的使用情況
在湖北武漢協和醫院,有一位“不輸液”醫生叫陶曉南。陶醫生是武漢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坐專家門診22年,他堅守合理用藥的底線,拒絕“濫輸液”。 自2015年以來,陶曉南僅在2017年3月8日開出過1例門診輸液處方。陶曉南表示,口服用藥和靜脈注射相比,產生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反應時間也較長。如
2月224日,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檢測網負責人肖永紅在做客城市管理廣播時透露,衛生部近日將出臺抗生素相關使用標準,用量超標嚴重的醫院,甚至將從三級降為二級。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8萬人死于過度使用抗生素;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高達30萬人;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
最近,“超級細菌”肆虐,據報道,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這種變種超級細菌目前已經傳播到英國
7月24日,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50余家三甲醫院的300名醫生參加了由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主辦的“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旨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的威脅。目前,我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有10種是抗生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的發明應用是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7月24日,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50余家三甲醫院的300名醫生參加了由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主辦的“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旨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的威脅。目前,我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有10種是抗生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的發明應用是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細菌耐藥現
湖北省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自2006年10月設立以來,每年9月份會公布一次當年上半年不良反應統計情況,次年1月份左右公布前一年全年統計情況。統計顯示,從2007年1月至今年6月,該中心收到的不良反應報告中,共有 18384例與抗生素相關。此外,每次統計中的新的、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
7月1日起執行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三級醫院抗菌藥物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得超過35種。抗生素濫用狀況能否就此好轉?采訪中,諸多專家坦言不容樂觀。 嚴規之下濫用不絕―― 調查結果顯示:我省門診感冒患者約有75%使用抗生素,外科手術圍手術期抗生素應用率高達95%,住院患者抗生
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已明確出臺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還有不少省份、地市的醫療機構在逐步明確限制門診輸液的政策。 門診取消輸液,會不會耽誤治病,患者乃至醫生的輸液依賴癥怎么破,操作中患者不聽勸怎么辦……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 8月3日,記者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發現,門診
全球消滅天花等事件證明一個應對公共健康威脅的國際機制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們必須進行嘗試,否則抗生素藥物所獲得的健康成果可能會因此消失。發展中國家不受管制的藥物銷售造成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 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作了一張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地圖,警告稱一個“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會成為現
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作了一張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地圖,警告稱一個“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會成為現實。然而從某些方面來看,它已經到來了。 曾經有救命效果的藥物現在毫無作用。氯霉素曾是醫生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已經無效了。廣泛耐藥結核(TB)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作了一張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地圖,警告稱一個“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會成為現實。然而從某些方面來看,它已經到來了。 曾經有救命效果的藥物現在毫無作用。氯霉素曾是醫生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已經無效了。廣泛耐藥結核(TB)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應光國課題組2015年6月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使用量約為16.2萬噸,其中48%為人用抗生素,其余為獸用。人們對抗生素了解嗎?如何減少濫用抗生素現象?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
醫學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在美國買槍很容易,買抗生素很難,但在中國恰好相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抗生素在醫院的使用率不超過30%,而我國的使用率卻達70%左右。據統計,目前全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0位的藥品中,抗菌藥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濫用成為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成為威脅公眾
近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特別是兒童,經常不適當地服用抗生素,包括普通感冒、喉嚨痛或耳痛,大多數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病毒感染。抗生素的濫用增加了全球抗菌藥物的耐藥性(AMR),這不僅增加了感染和疾病的治療難度,而且過度利用了本就不豐富的醫療資源。 近日,
南京市面上的雞蛋沒有一個提及抗生素。 近日,國內某全國發行的報紙上刊登一則雞蛋廣告,宣稱所賣雞蛋內絕無抗生素。商家如此宣傳難道想說市面上出售的大部分雞蛋內有抗生素?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從省內多位禽產品專家那里了解到,其實雞蛋中含
1月16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發布,里邊給出了一般治療和重癥治療的用藥。同時,武漢一些醫院也制定了發熱門診抗菌素用藥指南。我們來看看這兩個指南里的用藥種類,以及哪些上市公司在生產。 一、發熱門診推薦使用的抗生素及廠家 發熱門診對發熱病人分幾個步驟處理,若僅是發熱是口服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民張琴的母親張秀連今年68歲,氣管和肺都不太好,平時運動量大了,就會不舒服,所以頭孢、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都是她的常用藥。 “這些藥即使沒像吃飯一樣頻繁,也和吃水果的頻率差不多了。”張秀連說。 2010年10月,張秀連和老伴兒去爬了一次山
“以抗生素為代表的抗菌藥物的濫用已經成為我國醫療行業十分突出的問題。作為全球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我國平均每年每人要“掛8瓶水”。衛生部藥政司副司長姚建紅日前表示,抗生素毀掉中國一代人。10月14日,繼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辦法后,衛生部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抗菌
研究表明,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和農業徑流中包含了各種抗菌物質,天然細菌群落與一同排出的耐藥細菌直接接觸后,會推動細菌進化,產生更多耐藥菌株。 最近,熱映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刷爆朋友圈的“問題疫苗”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健康問題的強烈擔憂。在去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報告指
研究表明,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和農業徑流中包含了各種抗菌物質,天然細菌群落與一同排出的耐藥細菌直接接觸后,會推動細菌進化,產生更多耐藥菌株。 最近,熱映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刷爆朋友圈的“問題疫苗”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健康問題的強烈擔憂。在去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報告指
去年12月25日,央視新聞頻道曝光山東某醫藥公司大量偷排的污水中,抗生素的濃度超自然水體10000倍;而南京的自來水里甚至能檢出阿莫西林。 濫用,似乎是抗生素的代名詞,那么抗生素濫用究竟到了何種程度,又是誰在濫用呢?我們的生活能不能離開抗生素呢?記者通過采訪相關方面專家、藥企,對抗生素從多
NDM-1,又一個超級細菌來了! 對于這樣的超級細菌,許多人感到恐懼,甚至想到了SARS、甲流。 對此,南京專家表示,對超級細菌過于恐懼沒必要,這不過是細菌與抗生素之間的又一場博弈。 但,不可否認的是,超級細菌產生背后的原因是抗生素的濫用,而現實中的情況是,抗生素濫用已經極其嚴重。 又一
【閱讀提示】 今年9月1日起,安徽省全面推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工作。改革效果立竿見影,全省藥價降一半,百姓得實惠,醫務人員積極性還提高了。 醫改“安徽版”到底妙在哪兒?妙在運用不簡單的“加減法”。 以前,藥品從廠家到衛生院,環節多,且環環加價。經過“減法”改革,藥品流通環
19.9%的大學生就醫時主動向醫生索要抗生素、63.1%的大學生在家或宿舍中儲備抗生素、95.5%的大學生在無處方的情況下買到了抗生素……10月23日,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對中國6個省份12000名大學生做了關于抗生素使用知識和行為調查后,最新發布了一份數據報告。 “看到統計數據后我們也嚇
我國人均年消費抗生素138克,是美國的10倍,全球第一 真正需要的人不到20%,重慶等城市藥費中抗生素約占30%~40% 濫用抗生素如何遏制? 市衛生局:門診用藥不超20% 一個普通感冒,醫生可能給你開“頭孢”等高級別的抗生素藥,雖然患者表面上好得很快,不過下一次感冒,你必須用這種高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