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京舉行的“2012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生態修復論壇”上,約340名中國土壤專家及環保企業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方案,探討重金屬治理的評估、控制和產業政策問題。 這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中國首次舉辦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大型學術研討會,1月發生在廣西柳州的鎘污染給當地150萬居民的飲水安全造成威脅,引發公眾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憂慮。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說,與大氣和水污染相比,公眾對土壤污染的認識尚顯不足;不同于有機污染物,重金屬不能降解,與土壤分離難度大;重金屬不僅污染農田,還可滲入地下水和地表水。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廢料污染控制技術研究所首席專家王琪舉例說,中國有70余家鉻鹽生產企業,半數以上采用有鈣焙燒工藝,產渣量可能數倍于鉻鹽產量,對當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嚴重,2011年底至少有200萬噸鉻渣未得到有效處置。 土壤重金屬修復指通過技術手段減低或固化受污土壤所......閱讀全文
介紹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種修復技術的原理、優缺點和實用性。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與換土法、分離修復法、隔離法和熱力修復法。化學法主要包括化學固化法、土壤淋洗法和動電修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穩定法、植物揮發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修復法和土壤動物修復法。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
由于我國人口壓力大,耕地資源短缺與糧食生產需求的矛盾異常突出,不可能將污染土壤進行大規模休閑、種植非糧食作物或開展植物修復;工程措施則代價高昂難以實施,且污染土壤填埋并不去除重金屬類污染物,所以對農田重金屬污染土壤而言,切實可行且能保證作物安全生產的修復措施應是化學鈍化,尤其是對中輕度污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和城市污泥、廢棄物進入農業生態系統,土壤重金屬污染態勢日趨嚴峻。據國家環保部、國土資源部等的調查,我國土壤各種污染物超標點位占調查總點位的16.1%;而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污染情形不容樂觀。 由于我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資源之一,也是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城市污染的加劇和農用化學物質種類、數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約1.5萬噸,Cu 340萬噸,Pb 500萬噸,Mn 1500萬噸,Ni 100萬噸。據我國農業部進行的全國污灌區調查,
1 化學固化 所謂化學固化,就是加入土壤添加劑(固化劑)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通過重金屬的吸附或共沉淀作用改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從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遷移性。但固化方法并不是一個永久性的措施,只是改變了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仍持留在土壤中。而且土壤很難恢復到原始狀態,不適宜進一步利用
化學固化是改變土壤重金屬賦存狀態、降低重金屬生物有效性、提高農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是一種廉價高效的化學處理方法,應用前景廣闊。本文就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技術、土壤重金屬化學固化的原理及其影響因素、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期望能為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提供參考。 重金屬在土壤中理化性質相對穩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通知,對《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17年12月3日。《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是科技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組織編制的。 據悉,土壤As(形態)、Sb、Hg液相-原子熒光(
我國目前重金屬污染的耕地約有0.1億hm2,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0%,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 萬t,因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糧食減產高達1000 多萬t,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0 億元。我國很多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逐漸加快,中國目前的水體底泥以及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態勢正在逐漸加重。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80%的水體底泥都遭到了污染,而海南島相關地區的河流底泥鎘和汞含量的整體超標率達到了59.8%和65.7%[1]。中國的整體水域底泥目前發現已經遭受到了不同類型、不同程度
土壤重金屬檢測是土壤的常規監測項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對土壤重金屬檢測和污染評價,并滿足土壤的管理和決策需要。本文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法和X射線熒光光譜,在介紹各個檢測方法特性的
土壤是農業賴以生存的資源,人們從土地中獲取食物,土壤污染直接造成農作物污染,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土壤存在著重金屬污染的問題,工業廢水排放導致土壤中的銅、錳、鎘、汞、鋅和砷等重金屬超標,同時有機物污染也破壞了土壤層的組成,造成某些物質含量過剩,從而影響了土壤的正常使用。 1 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土壤污染修復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則已列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與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相比,作為環保“三大戰役”之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其實任務更加艱巨。 土壤污染危害不可忽視 土壤污染以無機型為主 所謂土壤污染,是指工業和城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加快,環境問題日益顯著,重金屬污染進一步的加劇。其中汞的毒性是zui強的,汞污染對于土壤、農作物、人體和經濟都有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土壤的危害根治嚴重,該篇文章主要對汞污染的來源和防治做了簡要的說明,進一步的說明土壤中汞金屬的防治的緊迫性和實際意義。 &n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加快,環境問題日益顯著,重金屬污染進一步的加劇。其中汞的毒性是zui強的,汞污染對于土壤、農作物、人體和經濟都有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土壤的危害根治嚴重,該篇文章主要對汞污染的來源和防治做了簡要的說明,進一步的說明土壤中汞金屬的防治的緊迫性和實際意義。&nb
◆我國宜采用聯合修復技術,同時應提倡綠色修復技術 近年來,國家對污染場地的環境管理越來越重視,陸續出臺了土壤污染控制相關的法規和技術文件,《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應用指南》也開始征求意見。這給土壤修復產業帶來了萬億元的市場想象空間,使市場預期也越發火熱。從去年年初到今年一季度15個月內,以“土壤修復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十條”明確提出,實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并明確2017年底前出臺有關責任追究辦法。 目前,我國土壤修
過度使用和地力透支是我國的土地環境現狀。應制訂土壤非剛性污染物的篩選值、指導值,還要采取長期跟蹤監測的制度和風險評價制度,構建分類指導、科學合理的土壤環境標準體系。 對沒有污染或輕微污染的土壤優先保護;對輕度、中度污染的土壤要安全利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農藝措施排除風險;對重度污染的土壤,要
愈演愈烈的鎘大米危機,牽出了土地遭重金屬污染的現實。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1/5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其中鎘污染的耕地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看不見的幽靈一般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
空氣污染、水污染都能看得見,土地污染卻難以發現端倪,但是近幾年,政策和市場的轉向都開始“偏愛”土壤修復。受污染的地要治,受污染的地要修,這是實實在在關乎人們身體健康,環保大計的事情。在這個風向標的指示下,不少環保企業聞風而動,甚至于很多非環保企業也盯上了這個200億的新興市場。那么,土壤修復到底
摘要:土壤重金屬檢測是土壤的常規監測項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對土壤重金屬檢測和污染評價,并滿足土壤的管理和決策需要。本文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法和X射線熒光光譜,在介紹各個檢測方法特性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和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變得十分重要。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生物修復,生物修復以技術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等優勢越來越受到廣泛
最近關于重金屬的消息接二連三,繼湖南爆出“鎘大米”事件后,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將聯手繪制我國土壤污染圖,重點調查土壤重金屬元素污染,建立涵蓋81個化學指標(含78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基準網。無獨有偶,一則“美雜志稱中國移民體內重金屬超標”的博文近日在微博中流傳。
土壤污染正在惡化,污染如隱形殺手,難以察覺卻可能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重金屬在蔬菜、糧食中的累積,將處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置于危險境地。 11月8日,《新民周刊》報道了環保組織對IT企業重金屬污染的質疑,重金屬不僅污染江河,也會污染土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
據估測, 目前中國受污染的耕地面積近2000萬hm 2, 約占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其中工業“三廢”污染1000萬hm2 ,農田污灌面積已達130 多萬hm2。每年因土壤污染而減少的糧食產量高達1000萬t, 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土壤重金屬污染源包括“三廢”的排放, 礦山的開采和冶煉,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土壤重金屬檢測是土壤的常規監測項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對土壤重金屬檢測和污染評價,并滿足土壤的管理和決策需要。本文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法和X射線熒光光譜,在介紹各個檢測方法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