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生物學家方宗熙:將智慧的火花留給人間
方宗熙(1912~1985),筆名少青,我國著名生物學家、遺傳學家、教育家和科普作家。曾歷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山東海洋學院副院長、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等。此外,曾任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盟中央委員、全國僑聯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省僑聯副主席、青島市僑聯主席等30余項社會職務。 他一生憂國憂民,心系祖國安危,為祖國母親的繁榮富強,以畢生精力,默默無私地作出奉獻;他一生潛心科學,專注于生物學的研究與探索,為我國海藻遺傳育種學開啟首航;他一生嘔心瀝血,致力于教育事業,傳道、授業、解惑,為后學之輩創造充分施展才華的舞臺。 一片丹心 “竭盡全力為新生的祖國效勞” 1912年,方宗熙出生在福建云霄縣的一個貧困小手工業者家庭,從小聰穎好學,立志成為有用之士。 1937年,他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報考清華大學的出國研究生,但盧溝橋一聲炮響打破了他的美夢。隨著日寇的......閱讀全文
著名生物學家方宗熙:將智慧的火花留給人間
方宗熙(1912~1985),筆名少青,我國著名生物學家、遺傳學家、教育家和科普作家。曾歷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山東海洋學院副院長、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等。此外,曾任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盟中央委員、全國僑聯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省僑聯副主席
中國海洋大學舉辦“奇遇海洋,科創未來”開放日活動
近日,“奇遇海洋,科創未來”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在中國海洋大學方宗熙海洋生物進化與發育研究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方宗熙海洋生物進化與發育研究中心承辦,旨在展示中心在海洋生物科技領域的最新成果與創新動態,為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搭建一個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科學的平
陳延熙:躬耕一生-“熙”盛大地
陳延熙(1914—1990) 植物病理學家、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開拓者。江蘇建湖人,193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后因參加抗日運動輾轉就讀于山東大學和金陵大學,1941年、1944年在金陵大學分別獲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后任教于原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1961年任普通植物病理學教研室主任。曾兼任北
徐宗本走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作科普講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24.shtm4月24日下午,“科學與中國”走進大灣區系列活動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聚焦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題作科普講座。廣
徐宗本走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作科普講座
4月24日下午,“科學與中國”走進大灣區系列活動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聚焦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題作科普講座。廣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林曉湧,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出席活動。 徐宗本長期從事數學與信息科技的交
科普書獲獎仍難走紅-出版方:人們科學素養不足
明天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也是國家圖書館頒布文津圖書獎的日子。這是一個由眾多圖書館、專家和讀者共同評選的公益性圖書獎項,今年恰逢其十周年。據國圖書店的工作人員統計,過去9屆文津圖書獎共評選出89種獲獎圖書,其中有21種已經再版;再版圖書中,自然科學類圖書共有8種。圖書能夠再版當然是好事,可
發展核電:仍需科普科普再科普
“核電發展對公眾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還是科普。”日前中國工程院在天津舉辦的第13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將主題定為“我國核能的科學發展”。包括15位院士在內的業界人士談起核電,在“核電亟待科普”這一老話題上,再次達成共識。 在核電審批從福島事故之后的“停擺”中新近開閘的關口,把
華熙生物聯手樂華,能否破解增長焦慮?
近日,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樂華娛樂集團因成立合資公司,成為科技圈熱點話題。 氫消費通過查詢天眼查股權穿透了解到,該公司名為北京潤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天津壹華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0%,兩者分別是北京樂華圓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
萬元熙:加速我國核聚變人才“聚變”
日本物理學家本島修(Osamu Motojima)去年7月擔任ITER(國際熱核聚變組織)總干事以來,對ITER組織的高層架構和人事管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球公開招聘5位副總干事級別的管理人員,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10位專家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對收到的76份簡歷進行嚴格打分評級后,每
史紹熙院士:燃燒的生命-不朽的情懷
工業救國是我的宿愿,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我知道該回故鄉了。這個選擇,我至今認為是對的。”1951年1月,年僅35歲,已經獲得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學位,并受聘于威爾士大學斯旺西學院任研究員,在國際內燃機學界嶄露頭角的青年學者史紹熙懷著報效中華的赤子之心,幾經輾轉,終于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祖國。作為我
廣東查獲涉嫌食品添加劑違法案47宗-移送警方4宗
五一假期期間廣東省質監局組織開展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檢查,該省質監局局長賴天生等帶隊赴各地市組織專項檢查,行動中全省共查獲涉嫌違法案件47宗,移送公安機關案件4宗。 記者3日從廣東省質監局獲悉,該次檢查拉開了全省質監系統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
著名有機化學家陸熙炎逝世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微信公號消息,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陸熙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月4日20時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陸熙炎 據公開資料,陸熙炎1928年生于江蘇省蘇州市。1951年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同年到中國科學
首座合成生物主題科普館在北京揭牌
全球首座以合成生物為主題的科普展館8月30日在有“中國藥谷”之稱的北京市大興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揭牌。該科普館由華熙生物主導建設,共設“追溯—地球的碳息”“黎明—認知生命”“新生—合成生物學”“重塑—地球資源”“未來可期—未來已來”五個展覽單元。 走進科普館,科技感、未來感撲面而來。特效互動、仿真模
科普職稱,讓科普人才脫穎而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01.shtm
陳熙萌、勾曉華已任蘭州大學副校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87.shtm近日,蘭州大學新聞網發布消息,蘭州大學全校院長工作例會暨第五輪學科評估總結分析會議在逸夫生物樓國锠報告廳召開。校長嚴純華,副校長陳熙萌、勾曉華,黨委常委安俊堂,校長助理李鵬杰,學校“雙
生物學家“意外”培養迷你器官
生物學家Hans Clevers坦言自己從未預料到其成果能惠及廣大病患。圖片來源:SANDER HEEZEN 50歲生日時,Els van der Heijden感覺身體更差了。她患有遺傳性囊胞性纖維化(CF),van der Heijden一直在努力與疾病作斗爭。但這位生活在一個荷蘭小鎮的
“蓉遇科普·2023”科普典型推選結果揭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37.shtm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白立自強,厚植科技創新沃土,擦亮科幻之都名片。2023年9月26日,2023年成都市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暨“蓉遇科普”頒獎儀式在四川省體育館舉行,儀式現場揭曉了
甲狀腺功能減退“十宗罪”
? 統計顯示,在美國1/8的女性有甲狀腺問題而且中有人群并不知曉。國外報告的臨床甲減患病率為0.8%——1.0%,發病率為3.5/1000.我國學者報告的臨床甲減患病率為1.0%,發病率為2.9/1000.甲狀腺功能與全身密切相關,如果甲狀腺功能不正常則人體無**常工作。??? 甲狀腺如其他腺體
熙寧檢測:做生物藥研發服務領域的“獨角獸”
?? 運營僅4個月,國內多家知名藥廠便拋來數百萬元的合作“橄欖枝”、提前半年進入A輪融資……近日,在寧波熙寧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黃啟寬連用幾個“想不到”描述公司的運營狀況。?? 走進熙寧檢測公司,有股淡淡的“藥味”。作為大分子生物分析的專業服務平臺,這家去年10月落戶高新區的企業,給自己設定
首屆“華熙杯”CO捕集轉化與利用設計大賽舉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12.shtm7月30日,首屆“華熙杯”CO?捕集轉化與利用設計大賽決賽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博士生李璐等人的作品《“電碳成糧”——電催化耦合微藻異養發酵實現CO?到副淀粉從
我國著名林學家陽含熙院士逝世-享年92歲
我國著名林學家、森林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0年8月29日20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陽含熙先生生于1918年4月29日,江西省南昌市人。曾任中國生態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理事、顧問,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自然資源》主編,
科普游戲成科普場館展教“下一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45.shtm ■本報記者 沈湫莎 ?????? 科學普及為創新人才培養培植沃土。科普場館怎么做得更有吸引力?一向領風氣之先的上海科技館給出的答案是:科普游戲。在昨天舉行的新時代科普游戲
科普向未來-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61.shtm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在全國各地啟動,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
科普向未來-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在全國各地啟動,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風;立足群眾所需,賦能基層治理”四方面內容展開,活動將持續到9月21日。今年的全國科普日將著力組織好北京主場活動、部委主場活
印度生物學家成為新科學顧問
Krishnaswamy VijayRaghavan 圖片來源:BRITISH HIGH COMMISSION doi:10.1126/science.aat7274 印度有了一位新科學顧問。印度總理莫迪政府近日任命分子生物學家、印度生物技術部主任Krishnaswamy Vi
這些生物學家,稱得上“xx之父”
作為一個平凡的小卒,對于行業中大神級別的人物總是充滿了膜拜之情。這些大神中更有出類拔萃者,在領域內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人們通常會給他們冠以"……之父"的名號,以此來形容其獨一無二的江湖地位。在生物領域里面,也有這樣一些令人崇敬的"爸爸"們,他們的大名和科研成就,你都知道嗎? 微生物學之父--路
-聽生物學家Martin-Nowak說未來
想象未來 傳統的司機、搬運工、乃至翻譯都將會逐步消失,Frost & Sullivan在對未來的預測里甚至預言,將來沒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不允許進城,甚至不允許上路; 有借助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動的金融資本市場的革命,股權眾籌平臺正在沖擊傳統風險投資,P2P貸款正在沖擊傳統銀行,智能的資本管
番禺快速檢測食品原料80多宗
第十五屆“蓮花杯”“禺山杯”龍舟賽圓滿結束了,為做好我區龍舟賽活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及早部署,有力推進,保障了龍舟賽活動觀眾和嘉賓“食得放心”。期間,對接待單位和河岸周邊餐飲單位的食品原料進行快速檢測,共檢測80多宗,未發現不合格食品。 為保障龍舟賽期間食品安全無事故,
五子衍宗丸的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酸、微苦。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三宗罪”
今年3月,有媒體曝出,浙江警方連續破獲兩起有毒食品大案,均與減肥膠囊非法添加相關,產品銷售覆蓋全國各地,涉案價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然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并不局限于此。 近日,新京報記者盤點了國家食藥監總局及地方食藥監局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7日的食品抽檢公告發現,盡管保健食品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