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對抗細菌感染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已經拯救了數十億人的生命。本文中,小編整理了抗生素領域最新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1】Nat Microbiol:局部抗生素或能誘發意想不到的抗病毒反應DOI:10.1038/s41564-018-0138-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題為“Topical application of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enhances host resistance to viral infections in a microbiota-independent manne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調查了細菌對病毒感染所產生的效應,當研究人員在小鼠感染皰疹病毒和其它病毒之前或之后不久對小鼠應用一種常見的局部抗生素后,他們發現,抗生素能夠誘發小鼠產生一種特殊的抗病毒耐受性。來自霍華德休斯醫學......閱讀全文
10月30日下午,第17屆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這是該大會自1961年設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李家洋,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程東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沈巖等出席開幕式。 白春禮在致辭中表示,生物物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
仿制藥指的是與品牌藥在有效/關鍵成份,效力,劑型和服用方式都相同的仿制藥品。美國FDA對仿制藥的審評過程要確保仿制藥在人體中的表現與仿制的品牌藥相同,并且有和品牌藥一樣的適應癥。而首仿藥,顧名思義,指的是FDA批準的品牌藥的第一款仿制品。因為第一款仿制藥對大眾健康有重要影響,美國FDA通常會優先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在篩選一種可阻斷細菌生物合成通路的化合物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抗生素先導物,它以調控RNA結構中的分子交換位點為靶標,使病原體停止生長。 1940-1960年是發現抗生素的黃金時代,而Selman Waksman的研究則宣告了這一時代的到來。這位生物化學家兼微生物學家創造了“antibioti
1.引言替加環素(Tigecycline)又名9- 叔丁基甘氨酰胺基米諾環素、丁甘米諾環素,是首個被批準用于臨床的靜脈內給藥的甘氨酰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有超廣譜的抗菌活性,包括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的好氧菌及厭氧菌等臨床分離的重要致病菌。替加環素的作用機制與四環素類抗生素相似,都是通過與細菌30S
或富裕,或貧寒,盡管出生的背景不同,但她們卻同樣摘得了科學領域的最高桂冠。 從1901年到2017年,女性共獲得諾貝爾獎49次,獲獎者48位。其中,有17人共18次獲得諾貝爾獎科學領域的獎項——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12次、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兩次、諾貝爾獎化學獎4次。 她們通過個人的貢獻改變與影
近日,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來自于墨西哥熱帶森林中的土壤的新型細菌,該細菌可能有助于開發“植物益生菌”以及新型抗生素等。 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研究表明,這種新的抗生素稱為phazolicin,可防止有害細菌進入豆類植物的根系。 羅格斯大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鐘情的研究領域是那些?一方面是新發現、新現象和新規律的情況,這屬于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如發現新病原體、結構、新的分子細節,過去各種細胞內結構如溶酶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等、血型、疫苗、激素、維生素、抗生素、免疫功能、受體信號傳導機制、新病毒、端粒、小RNA干擾現象、嗅覺形成、條件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科研團隊發現了迄今最小、最快的RNA分子開關,這種稀有的、轉瞬即逝的結構可提供新的藥物靶標,為開發新型抗病毒藥物以及抗生素藥物提供重大幫助。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同日的《自然》雜志上。 RNA是DNA的“化學表親”,其一度被認為只能存儲和傳遞遺傳信
秦燕從一名關注試管中微觀世界的分子學家變成了一個各方面都要關注的生理學家。除了科研以外,養老鼠、作解剖也成了她的“家常便飯”。 近日,記者走進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生物物理所)核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蛋白質“翻譯工廠”——核糖體的儲藏室。這間儲藏室約六七平方米,別看它面積
核糖體由蛋白和RNA組成,是負責蛋白質合成的重要細胞機器。本期Nature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為核糖體的自我組裝提供了新的線索。 “核糖體擁有五十多種不同的元件,就像一臺復雜的縫紉機,”Illinois大學的物理學教授Taekjip Ha說,他與化學教授Zaida Luthey-Sc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團隊揭示了真核生物中tRNA前體5’端的加工成熟機制。9月28日,這項重要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tRNA作為體內重要的一類RNA分子,它首先是以前體的形式被轉錄出來,具有未成熟的5’和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團隊揭示了真核生物中tRNA前體5’端的加工成熟機制。9月28日,這項重要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tRNA作為體內重要的一類RNA分子,它首先是以前體的形式被轉錄出來,具有未成熟的5’和3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1月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揭示非核糖體肽合成酶三維結構,有助深入認識抗生素合成 doi:10.1126/science.aaw4388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
對于耐藥革蘭氏陰性病原體,目前對新型抗生素的需求尤為迫切。革蘭氏陰性菌具有高度限制性的通透性屏障,這限制了大多數化合物的滲透。結果,在1960年代開發了針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最后一類抗生素。 2019年11月20日,美國東北大學Kim Lewis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new an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第二大威脅人類健康的致死疾病,由于抗生素濫用等原因,臨床耐藥菌的不斷產生使得這一現狀更為嚴峻,尤其是由多重耐藥結核桿菌等胞內寄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臨床治療更加困難。目前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速度遠慢于臨床中耐藥菌的產生速度,每當推出一種能夠臨床安全應用的抗生素,很快就能檢測到
一、產品概述: 產品名稱: PLM-Puromycin 試劑 產品貨號:FH880802 規格:100μl(標準規格) 濃度:1ug/ul 推薦使用濃度:1-10 μg/ml 有效期至: 二、產品原理: PLM-Puromycin試劑是一種由
進入11月,北京迎來一輪降溫,然而國家會議中心卻人氣爆棚。為期3天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此舉行,10位生命科學領域的諾獎得主出席會議并作特邀發言。66個分論壇,覆蓋生命科學研究的各領域——結構生物學、神經科學、合成生物學、納米生物技術、感染與免疫、細胞
來自哈佛大學的Andrew Myers等人設計了一種可以從簡單化學組件中合成新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新方法,利用這種方法,他們合成了超過300種新型抗生素候選物,其中幾種能有效對抗目前所知的最頑固的耐藥性菌株。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18日的Nature雜志上。 雖然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聽上去挺陌生,
細菌細胞的70S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細胞成分,它包括50S和30S兩個亞基。氯霉素通過可逆地與 50S亞基結合,阻斷轉肽酰酶的作用,干擾帶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終端與50S亞基結合,從而使新肽鏈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質合成。由于氯霉素還可與人體線粒體的70S結合,因而也可抑制人體線
她是歷史上第四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也是1964年以來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你想了解她嗎?本文集現場采訪實錄和背景閱讀為一體,為你深度解讀這位“當代居里夫人”: 阿達·約納特印象 她留著一頭“大波浪”,神采奕奕,思維清晰,談吐敏捷,你怎么也無法將她和“七十古稀”的實際年齡聯系起來。
在信使RNA (mRNA)翻譯為蛋白質的過程中,轉移RNA (tRNA)和mRNA必須同步移動通過核糖體的內部通道,否則就會有移碼突變風險,生成異常的蛋白質。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這一過程背后的一些生物化學機制,證實糖核體具有一些移動的元件,使得它以每秒20次輕微移動的速率讓tRNA快速精確地通
2019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迄今為止最大規模人體微生物組研究揭示出數千種新型微生物物種 doi:10.1016/j.cell.2019.01.00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意大利特蘭托大學計算宏基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報告稱,美國科學家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和對比后認為,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高毒菌株獲得了代謝海藻糖的機制,而這種能力與疾病相關聯。數據顯示,很可能正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無意”中導致了這些流行菌株的出現。 艱難梭菌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報告稱,美國科學家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和對比后認為,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高毒菌株獲得了代謝海藻糖的機制,而這種能力與疾病相關聯。數據顯示,很可能正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無意”中導致了這些流行菌株的出現。 艱難梭菌
基于結構對早期使用的抗生素奇霉素進行化學修飾,科學家們研發出了新一代奇霉素抗生素。第二代奇霉素能抑制對各種抗生素耐受的肺炎鏈球菌的生長,并對導致呼吸道疾病的嗜血桿菌和卡塔莫拉菌的抗菌能力增強,對軍團桿菌和性傳播的淋球菌和衣原體的抗菌能力也有所增強。 細菌的耐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正常劑量的藥物無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Langone)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發現和闡述了細菌體內控制轉錄延伸(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常規機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他們表示,該機理依賴游離核糖體和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之間的協同作用,因為這種協同作用使得轉錄率對應于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Langone)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發現和闡述了細菌體內控制轉錄延伸(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常規機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他們表示,該機理依賴游離核糖體和核糖核酸聚合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理解在產生抗生素和其他治療性藥物中起著不可或缺作用的酶的功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1月8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es of a dimodular nonribosomal pep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