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金)衛生部8日確認,這一非洲國家出現新的埃博拉疫情,至少已致17人死亡。 剛果(金)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國面臨新的埃博拉疫情,這一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聲明說,衛生部門“正在部署訓練有素的人員”,以迅速控制疫情。 這是剛果(金)第九次暴發埃博拉疫情,距離上次疫情結束不到一年。 剛果(金)赤道省地方官員3日向衛生部匯報,比科羅鎮一處村莊發現疑似埃博拉病例,21人出現發熱、出血癥狀,其中17人隨后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和無國界醫生組織派出的醫療小組5日抵達這一區域,采集5份疑似埃博拉病例樣本。剛果(金)衛生部8日說,其中2份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剛果(金)衛生部說,自3日接到報告以來沒有新的死亡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副總干事彼得·薩拉馬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抵達比科羅,與剛果(金)政府和其他伙伴合作,減少埃博拉新疫情的致死人數和造成的傷害。” 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剛果(金)埃博拉河地區被首次......閱讀全文
據英國《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來自一名埃博拉病毒人類幸存者的抗體的詳細信息。該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中的一個新的脆弱位點,或可用于藥物和疫苗研發。 埃博拉病毒會引起嚴重的出血熱,死亡率高達90%。可在人群中暴發的三種不同的埃博拉病毒分別為:埃博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截至2月10日已經造成了超過900人死亡,死亡人數超過SARS。為此,全球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圖片來源于網絡 日前,中國科研團隊宣布,最新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已經開始動物試驗。這距離中國疾控中心1月24日成功分離我國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僅兩周時間。
最近網上陰謀論瘋傳,稱如今肆虐我中華大地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實驗室泄露的“人造病毒”。謠言的源頭首先是印度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在不需要同行審核的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在新冠病毒的Spike蛋白中發現4段氨基酸序列和艾滋病病毒蛋白序列高度相似,因此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是人造
1995年,美國電影《極度恐慌》描述出了令人恐慌而絕望的埃博拉病毒。 隨著埃博拉肆虐40年后,今年暴發在西非四國的疫情已經成為了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最大的災難。 然而受制于一些軟件因素,我國在SARS后開始籌建的全球第八座生物安全最高級別實驗室P4實驗室,已經開工11年尚未建成。有業
人類與病毒抗爭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在古希臘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疫情席卷一個又一個城市,然而當時的醫生卻束手無策。 疫苗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從預防的角度戰勝了病毒。WHO宣布天花被消滅的那天,全人類都為這個消息感到興奮。隨著不斷推出的疫苗產品,那些曾讓人們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最終停留在了歷史書
長久以來,公眾頭腦中的科學家被“定格”于這樣的形象:戴著厚厚的眼鏡,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埋首于瓶瓶罐罐或各種奇怪的儀器之間,他們常常不茍言笑,過分嚴肅。總之,世人眼中的科學家大都聰明過頂,但過著單調、枯燥而寂寞的生活,似乎終其一生也不會被人理解。 另一方面,如此這般概念化、模式化的想象為科學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在《新型傳染病雜志》上報告說,盡管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病毒引發的疫情已逐步緩和,但仍有37種病毒未來可能在人群間發生大規模傳播,導致重大疫情出現。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分析比對了大量病毒,計算它們未來在人際間大規模傳播的可能性。此前已有相關研究利用這種方法,成功預測了埃博拉和寨
這個春節,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對于鼠年的憧憬,不斷滾動的疫情播報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在這場戰“疫”中,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參與醫務工作,還不斷通過互聯網做科普。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透露,這些天面對的線上咨詢
據Science8月6日報道,美國最頂級的生物防御實驗室——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因未能通過安全檢查,而被暫停工作。埃博拉、天花、鼠疫、炭疽桿菌等等這個星球最恐怖的病菌,都保存在這個實驗室中。 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于今年6月份進行的一項檢查發現,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未能對其生物防御實
去年夏天,起源于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引起了全球恐慌。埃博拉病毒因為其高傳染性和高致死性,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威脅。雖然現在埃博拉病毒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病毒爆發卷土重來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最近一項極有希望的研究稱,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了一種埃博拉疫苗VSV-EBOV可以非常高效地預防埃博拉病毒,其效率甚至達
隨著衛生官員和助理工作人員奔向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個遙遠的角落應對埃博拉疾病疫情的爆發,仍遺留了一個關鍵問題:政府會授權使用具有潛力的實驗疫苗嗎?這種疫苗2015年在幾內亞臨床試驗中表現出驚人的效果,但它尚未被授權廣泛使用。 當剛果民主共和國官員在決定是否使用這種疫苗時,這場疫情正在出現新情況,到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上第一次闡明了埃博拉病毒入侵細胞的機制——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與內吞體膜上的受體NPC1結合后,就像鑰匙打開門鎖,開啟病毒感染過程。如果鎖眼被抗病毒藥物填上后,就會阻止這個過程,從而達到抗病毒效果。“就像鑰匙和鎖的關系,我們設計了
從首次爆發至今,埃博拉已奪去了數千人的生命,日前世界上終于擁有了一款獲得上市許可的埃博拉疫苗。 11月11日,默沙東的Ervebo(V920)通過了歐洲監管機構的批準,成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埃博拉疫苗。 Ervebo是由改造過的水皰性口炎病毒(VSV)和埃博拉病毒表面的重要糖蛋白組成。VSV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國際頂刊之一的《Science》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突破!凝視深淵 首張黑洞照片 巨大的、無處不在的黑洞,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像我們的太陽系一樣大,隱藏在我們的視線中。它們的引力對周圍物體的影響,及其最近碰撞時發出的引力波都揭示了它們的存在。但在4月份之前,還沒有人直接看
防范和控制公共疫情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加以共同治理。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國際合作,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為全球健康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為提升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5月,剛果(金)暴發埃博拉疫情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尋找可供剛果(金
一、2019-nCoV的簡要回顧 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新型肺炎藥物的研制離不開對2019-nCoV的認識。 2020年2月3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教授團隊分別
根據武漢病毒所2月4號發布的信息顯示: 武漢病毒所“在抑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Remdesivir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
2014-2016年,西非暴發埃博拉疫情流行期間,進行了大量ELISA和基于RT-PCR的檢測,這些方法的檢測雖然簡易、便攜、快速,但由于病原體不斷進化,這些方法很快變得過時,并且還缺乏能在癥狀出現前檢測出病毒的方法。 使用傳統的測序技術雖然可以克服病原體不斷進化的問題,但這一技術只有在將樣品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國家政策與十二五、十三五 201
去年,埃博拉占據了全球媒體的頭條,其背后有明顯原因:該疾病是致命的、傳染性的、沒有治療方法的。對于這種在若干個非洲國家肆虐的疾病,唯一的一線希望可能是研究人員能夠研發出抵抗該病毒的新藥物和疫苗。現在,世衛組織(WHO)已經列出了能夠引發同樣危險的病原體名單,其目的是在它們下一次暴發前集中精力聚
據美國《探索》雜志報道,現在甲型H1N1流感可能使你整日憂心忡忡,但是它并不是唯一一種引起大恐慌的病原體。從禽流感到黑死病,人類史上不斷有大規模疾病爆發。而且科學家也一直在致力于阻止最新、最致命的病原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爆發。這些病原體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威脅,但透過顯微鏡觀看,它們無論是外表還是結
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正經歷大規模麻疹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的2019年全球麻疹疫情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初,今年全球已報告麻疹病例超過44萬例。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已報告麻疹疫情的有187個成員國,其中非洲、中東及歐洲地區疫情最為嚴重。10月和11月的新增病例數較年初已有大
生物通報道:研究人員已經對來自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埃博拉病毒進行了首次測序,并且發現這種病毒比之前想象的更加易變。令人意外的是,他們還發現這種病毒的不同病毒株能夠交換基因——這意味著開發一種成功疫苗將變得更難。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能導致發燒和出血,并且90%的感染者會死亡。自1976
人源埃博拉病毒中和性抗體mAb100和mAb114是1995年剛果埃博拉疫情暴發時,從一名感染幸存者血清中分離的。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研究組與美國科研團隊合作,闡述了這兩種埃博拉病毒人源中和性抗體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 此前,美國科研人員發現上述兩種抗體對動物的保護作用最明顯。
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SAMRIID)的Mike Wiley和Catherine Pratt把他們的iSeq和其他8箱實驗室設備一起裝進Pelican安全箱,從埃塞俄比亞飛
非洲疾控中心4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非洲地區累計確診病例達7123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非洲國家已增至50個。為應對疫情,多國采取宵禁、封城等防控措施,并增加了財政投入。 此次疫情到來之時,非洲各國正與各種疾病作斗爭:剛果(金)正在對付埃博拉,埃塞俄比亞霍亂流行,尼日利亞應對拉沙熱疫情……
5月13日,沙特衛生部官員到醫院探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 超過50%的致死率!這一數據與10年前的SARS和前不久的H7N9病毒比起來,更令人心驚肉跳。近日,已在多國出現的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被貼上了一個恐怖標簽——“類SARS”病毒。世界衛生組織5月12日稱,該病毒存在
美國《科學》雜志2月26日發表的兩項新研究顯示,從20多年前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中分離出的一種抗體,有望用作強效的埃博拉治療藥物。 在第一項研究中,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從血清中分離出了一種叫mAb114的抗體。所用的血清來自1995年剛果(金)埃博拉疫情暴發時一名幸存者,于2006年
人民日報特別提醒: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口罩之后,是雙黃連。因為這條消息:記者1月31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當天晚上我的經歷是這樣的。晚11點19分,“淘寶朝陽區斷貨了……都斷貨了。”晚11點28分,“找到個24小
這是一篇2009年的舊聞,對照今日武漢病毒所搶注專利事件來看,也許會給大家一些啟示。新版“達菲”中國制造——軍事醫科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軍科奧韋”研制紀實通訊員 吳志軍 張良超 2005年10月,我國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驚現南,世界衛生組織提示世界各國儲備防治用藥,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