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DE(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了第二十八批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注冊申請的公示名單,4個抗PD-1單抗產品赫然在列,包括恒瑞醫藥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SHR-1210)、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JS001)、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IBI308)和唯一一款來自外籍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Keytruda),登上這批優先審評“榮譽榜”的入選理由為“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治療優勢”。 CDE方面表示:“一旦獲得優先審評資格,將在技術審評、藥品檢驗、生產現場核查、臨床核查等各個環節予以優先。”業內普遍預計,這些備受期待的重磅品種有望于今年內陸續獲批上市,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白。 顯而易見,恒瑞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都成為PD-1抗體的第一梯隊,三家不分伯仲,處于貼身肉搏的激烈競爭中。其中“A股藥王”恒瑞一直在抗腫瘤領域深耕不輟,是國內知名的抗腫瘤產研銷結合的供應商,擔任國家抗腫瘤藥技......閱讀全文
免疫治療已經取代靶向治療開始風靡腫瘤治療界,而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腫瘤疾病,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又作為肺癌的主要類型(占比 >80%),是否在腫瘤免疫治療的飛速發展中分一杯羹?NSCLC 患者的福音是否到來?這篇文章將帶您領略 NSCLC 的免疫治療全景圖。 現如今,NSC
近年來,新興的生物技術發展勢頭迅猛,比如基因編輯技術、新一代測序技術、生物制品一次性生產工藝等。這些技術不僅促進了基礎醫學領域的飛速發展,也給制藥企業帶來陣陣新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整個醫藥行業。發端于上世紀90年代的單克隆抗體(單抗)藥物的生產已經在醫藥界占據顯著的地位,2014年全
使用PD-1靶向抗體的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顯示出可治療多種腫瘤的令人鼓舞的結果。阿片類藥物治療通常用于癌癥患者,以控制與疾病相關的疼痛,比如嗎啡通過μ阿片類藥物受體(MOR)產生鎮痛作用。但是,神經元中的PD-1信號很大程度上未知。近期已有人報道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o
2015年預計超過50萬中國人死于胃癌,因此迫切需要實現胃癌的早期診斷和準確分型,迫切需要新的、個性化的、能有效控制胃癌的治療方案。美國登月計劃正在探索癌癥新的治療方案,中國精準醫學抗癌戰爭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盡管胃癌的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幾十年持續下降,但胃癌仍然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見的惡性
腫瘤新藥最近又出現了許多爆點,包括在難治性的靶點上取得突破,對應靶向藥公布亮眼數據,還有一些公司成功研發出針對新位點的免疫治療藥物。這些新藥可謂群雄割據,都有望成為日后攻克腫瘤的佼佼者。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最近熱門的新藥有哪些?到底臨床數據如何? 多個靶向新藥公布,挑戰難治靶點 1. 新型偶
4月16日上午,記者有幸在醫大二院跟腫瘤和放療兩科的科主任王海濤教授一起出特需門診。王主任的專業特長是運用基因檢測和靶向藥物對付各種難治性腫瘤,來的病人都是蠻有特點的。篇幅所限,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病例。 第一個接診的是個小伙子,帶著女友的病歷來咨詢。女友28歲,在讀博士,蘭州人,在南京讀書。20
大家喜聞樂見的PD-1/PD-L1市場大戰近半年可謂風云多變。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 2016年8月5日,Opdivo一線治療NSCLC的試驗傳來失敗消息,BMS當日股價重挫16%,200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 2016年10月18日,羅氏Tecentriq獲批二線治療NSCLC,強勢加入O-K
一項新的臨床前研究提示著一種現存的被稱作JAK抑制劑的藥物可能有助對所謂的檢查點抑制劑免疫治療藥物不作出反應的病人克服這種耐藥性。重要地,這些結果證實利用JAK抑制劑關閉在腫瘤對免疫治療藥物產生耐藥性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干擾素途徑可能改善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療效,甚至繞過對這些藥物組合使用的需要,
近兩年來,以免疫檢查點為藥物靶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癥受到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睞。但是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許多癌癥患者因接受免疫藥物治療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最終出現不得不提前終止治療的情況。 而寄居在人體內的腸道菌群可以影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癥,能夠極大地改善患者對該療法
近幾年,癌癥免疫療法進入飛速發展階段,然而盡管這一突破性的技術給科學界帶來了很大的驚喜,也吸引了一大批制藥企業加入這一領域,但包括檢查點抑制劑、過繼細胞療法、癌癥疫苗在內的各項技術仍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障礙。近期,Cell、Nature等雜志發表了多篇癌癥免疫綜述,共同探討了推動免疫治療發展的方法
論熱度,估計在制藥行業誰也比不上腫瘤免疫療法,吸引了無數注意力,當然還有資金。該療法機理簡單來講就是讓機體免疫系統完成本職工作——消滅腫瘤細胞。 在今年腫瘤臨床專業會議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上,默沙東(Merck)的重磅藥pemb
從流感疫苗到有助于預防水痘和麻疹的疫苗,許多疫苗被廣泛用于預防傳染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法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誘人的問題:輪狀病毒疫苗能否被重新利用,以克服癌癥免疫療法中出現的耐藥性?他們致力于研究對一種稱為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的癌癥治療方法產生的耐藥性(或者說抵抗性)。迄今為止,他們的研究表明這
國際巨頭重金加碼細胞治療國際巨頭紛紛布局CAR-T業務,諾華、吉列德(KitePharma)、新基(JunoTherapeutics)三巨頭領跑。自從賓夕法尼亞大學CarlHJune教授實現CAR-T細胞治療后,國際上已有多家公司開展CAR-T療法的進一步探索。最早進行CAR-T細胞治療開發的三家公
南模生物OX40人源化小鼠在推信達生物IB101抗體研發的應用PD-1和CTLA4是腫瘤免疫中重要的T細胞活性抑制劑,以PD-1和CTLA4為靶點的抗體藥物在臨床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在免疫檢查點藥物中除了以PD1和CTLA4為代表靶點的抑制劑,另一類就是以OX40為代表靶點的激活劑。&nbs
古代祖先神農嘗百草為治病救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人類試藥的替身,只能以身試法。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一種“目前最接近人類臨床實際情況的腫瘤模型”——“PDX”人源化動物模型,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介紹另一種十分重要的人源化動物模型——基因人源化模型。人源化動物模型(Humanized Animal Model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