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洗脫物轉移法
為避免TLC固定相在中紅外區強的光譜干擾,有效的辦法是在FTIR檢測前將TLC板上分離物轉移至紅外透過介質中,這就是后來日益成熟的自動洗脫物轉移方法。自動洗脫物轉移接口裝置見圖11-6-27。該方法中的TLC板僅由硅膠固定相組成,色譜分離結束后,將TLC板在室溫下晾干,然后放在TLC板架中,在TLC板表面上用刮鏟均勻地鋪一層KBr粉末,將TLC板平放在基板上。基板由中空玻璃纖維(孔徑20-30μm)制成,其下部浸在轉移溶劑中。通過毛細管作用,各色譜組分隨溶劑轉移到KBr粉末上。整個過程通過圖中另一塊點有染料并同樣鋪有KBr粉末的TLC板監控。轉移結束后,用空氣流或其他方法除去溶劑后,對已轉移至KBr粉末上的各色譜組分逐一進行漫反射紅外光譜檢測。嚴格地說,自動洗脫物轉移實際仍屬間接聯用方法。......閱讀全文
原位TLCFTIR法
該方法是采用紅外漫反射光譜(DRIFTS)測定法對TLC板上的色譜斑點進行直接檢測,最初是在1975年由Percival和Griffiths報道的。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的漫反射裝置見圖11-6-25。一般在未點樣前先測得薄層板背景光譜圖,點樣層析后再測得同樣位置的分離譜帶的紅外光譜圖,前后譜圖經差譜可得
TLCFTIR聯用技術的應用
Yamamoto等人于1991年報道了成功應用自動洗脫物轉移接口裝置分析了咖啡因,非那西汀和那可汀混合物的實例,所用譜儀為配備漫反射附件的Shimadzu 4200 FTIR光譜儀。圖11-6-28中(a)為TLC分離的各組分(對應不同比移值Rf)的UV色譜圖(220nm),(b)為轉移后的
薄層色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聯用
薄層色譜(TLC)被廣泛用于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分離之中,是一種可快速有效獲得微量純物質的分離制備技術。早期對TLC洗脫物進行紅外光譜定性分析采用的是離線間接檢測,顯然費時且操作不便,容易玷污和損失樣品。博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具有快速掃描和很高的分辨能力,可對弱信號多次疊加,可被用來直接檢測薄
OEM-FTIR-Spectrometer
OEM FTIR Spectrometer for Custom IntegrationsThe IRcube's top-quality components, better signal averaging, high performance, and small footpri
TLC優點
優點及應用薄層色譜可適用小量樣品(幾到幾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離:也可用于多達500mg樣品的分離,是近代有機化學中用于定性,定量的一種重要手段。特別適用于那些揮發性小的化合物,以及在高溫下易發生化學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物質。
TLC顯色
顯色展開后的薄層,可直接檢視或顯色后檢視。顯色方式有噴霧顯色、浸漬顯色和蒸氣顯色。噴霧顯色是將顯色劑用噴霧的方法均勻撒于薄層板上,操作時要盡可能控制液滴細微,同時使板各部位的噴霧密度盡可能一致。顯色劑的量要適當,太多則烘干時間延長,使斑點顯色時間延長,多余顯色劑流向板下方,容易產生斑點變形;太少則斑
制備TLC
制備TLCTLC還可用于少量如100毫克左右的化合物的分離,此時混合物樣品不是“點”在板上,而是涂抹在TLC板上且高于洗脫劑液面上的位置,形成一條水平的樣品帶。然后如同展開小型TLC板一樣將制備TLC板展開并晾干,然后將每條攜帶不同化合物的色帶從板上分別刮下,并用合適的溶劑萃取洗滌(如二氯甲烷)并過
TLC原理
原理色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某一物質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親和作用性能的差異,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經該種物質,進行反復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從而將各組份分開。薄層色譜是一種微量、快速和簡便的色譜方法。由于各種化合物的極性不同,吸附能力不相同,在展開劑上移動,進行不同程度的解析,根
TLC展開
展開(1)展開劑的配制? ??配制展開劑時,應嚴格控制其比例準確度,如遇到比例很小的溶劑時,應盡量滿足其精確度要求,而不是為圖方便直接用滴管加入。展開劑配好后如果渾濁不清,不能立即使用。應轉移入分液漏斗中,待其靜置分層澄清后再取其上層( 或下層) 液進行展開。(2)展開劑的用量??? 展開劑的用量以
FTIR醫學方面應用
3.1 醫學方面中藥材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是制約中藥應用與發展的重要問題,尋求全面且簡便快速的質量控制方法是目前頗受關注的研究方向。紅外光譜法能夠全面地反映藥材的整體特征,符合中醫注重整體效應的施治理論,且其操作簡便易行,儀器通用,易于推廣,因而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中藥材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研究中。3.1.
FTIR-操作規程
1. 儀器及其校正 ?1.1 可使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或色散型紅外分光光度計。 用聚苯乙烯薄膜 (厚度約為 0.04mm) 校正儀器, 繪制其光譜圖, 用 75675px-1, 71275px-1, 40025px-1,25700px-1,22675px-1處的吸收峰對儀器的波數進行校正。傅里葉變
FTIR氣體分析
MATRIX-MG氣體分析儀專用于對混合氣體組分進行全自動、高精度地實時監測快速、連續、全自動識別和定量氣體組分無需對目標氣體進行標定大氣氣體和干擾物的補償具有10 cm (MATRIX-MG01), 2 m (MATRIX-MG2)?和 5 m (MATRIX-MG5)光程的氣體池檢測濃度范圍從數
FTIR儀維護保養
雖然FTIR儀是比較嬌貴的儀器,但只要按照保養要求進行細心的日常維護,就能最大限度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否則,儀器的元器件如檢測器、分束器受損后,只能更換,不但影響正常工作,而且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FTIR儀的維護保養非常重要。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最主要部分是光學臺,光學臺由光源、光闌、干涉儀
TLC樣品收集
收集主要依靠TLC(據說國外有石英柱,直接用熒光燈照能看出來,不過太貴了,在國內不一定適用),需要切記的是:?第一、某種樣品在這種展開劑中只顯示一個點,并不等于在別的展開劑中也只顯示一個點。因此在尋找展開劑時,多嘗試幾種比例不同,成分不同的展開劑。展開劑的極性太小,點分不開,極性太大,也分不開.一般
TLC實驗流程
實驗流程鋪板→點樣→展開→顯色→計算Rf值
TLC的原理
薄層色譜(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稱薄層層析,屬于固-液吸附色譜。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微量、快速而簡單的色譜法,它兼備了柱色譜和紙色譜的優點。一方面適用于小量樣品(幾到幾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離;另一方面若在制作薄層板時,把吸附層加厚,將樣品點
自動洗脫物轉移法
為避免TLC固定相在中紅外區強的光譜干擾,有效的辦法是在FTIR檢測前將TLC板上分離物轉移至紅外透過介質中,這就是后來日益成熟的自動洗脫物轉移方法。自動洗脫物轉移接口裝置見圖11-6-27。該方法中的TLC板僅由硅膠固定相組成,色譜分離結束后,將TLC板在室溫下晾干,然后放在TLC板架中,在TLC
TGFTIR-(TGAFTIR)熱重分析儀英文介紹
TG-FTIR (TGA-FT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follows changes in mass of the sampl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or time. TG gives charact
FTIR氣體分析軟件
OPUS GA對目標氣體的自動識別和定量干擾化合物的自動補償無需對目標氣體進行標定氣體池內部的內置傳感器感知氣體壓力和溫度氣體組分的識別和定量是由軟件套件OPUS GA(氣體分析)以全自動化方式進行。它使用非線性適配擬合算法和高分辨率的定量參考光譜,在無需進行氣體標定的情況下可定量400多種化合物。
FTIR動態校準系統
一、?動態校準系統FTIR中的干涉現象非常微妙,為了保證干涉儀在數據采集過程中的穩定性,需要非常精密的校正。幾秒的角度偏差都是不可容忍的。由于動鏡移動過程中會產生微小的偏差,為了保證干涉的最佳狀態,需要持續監控并動態校準干涉儀工作狀態。現代的FTIR采用He-Ne激光器。其發出的光,同紅外光一樣,經
FTIR和SEM是什么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FTIR)測試:FTIR技術可以用來偵測各種不同的化學分子,并且對于同時出現的不同種類化學物質具有相當高的鑒別率。(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設計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便已被提出來了。1942年,英國首先制成一臺實驗室用的掃描電鏡,但由于成像的分辨率很差,照相時間太長,所
ATRFTIR是什么?
ATR就是紅外的一個配件,使用非常方便,樣品無需任何處理,直接壓在配件上就可以,固體,液體,半流體,甚至氣體也可以直接做。
ftir主要是分析什么
ftir主要是分析光譜。FTIR主要由邁克爾遜干涉儀和計算機兩部分組成。由紅外光源S發出的紅外光經準直為平行紅外光束進入干涉系統,經干涉儀調整制后得到一束干涉光。干涉光通過樣品Sa,獲得含有光譜信息的干涉信號到達探測器D上,由D將干涉信號變為電信號。此處的干涉信號是一時間函數,即由干涉信號繪出的干涉
ftir主要是分析什么
ftir主要是分析光譜。FTIR主要由邁克爾遜干涉儀和計算機兩部分組成。由紅外光源S發出的紅外光經準直為平行紅外光束進入干涉系統,經干涉儀調整制后得到一束干涉光。干涉光通過樣品Sa,獲得含有光譜信息的干涉信號到達探測器D上,由D將干涉信號變為電信號。此處的干涉信號是一時間函數,即由干涉信號繪出的干涉
TLC發展趨勢
發展趨勢現代薄層色譜基本都是由各種儀器來代替,以消除在實驗過程中的諸多影響因素。這也是國內科技發展的大趨勢,逐漸取代人為因素在實驗過程中的影響,從而達到重現性的效果。?在應用方面也是多種多樣,在制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法檢、飼料、工業等方面均有較廣泛的應用。
TLC發展趨勢
發展趨勢現代薄層色譜基本都是由各種儀器來代替,以消除在實驗過程中的諸多影響因素。這也是國內科技發展的大趨勢,逐漸取代人為因素在實驗過程中的影響,從而達到重現性的效果。?在應用方面也是多種多樣,在制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法檢、飼料、工業等方面均有較廣泛的應用。
TLC檢視與記錄
檢視與記錄薄層圖譜應及時進行檢視和記錄,以避免圖譜因環境因素發生變化。盡可能用攝像設備拍攝,以光學照片或電子圖像的形式保存。紫外光下拍攝圖譜時,應使用濾光片濾除紫外光以免圖譜與肉眼觀察間存在色差,確保記錄的真實完整。
TLC中上樣差別
上樣上樣也有干法和濕法之分:干法(也稱硅膠制沙)就是把待分離的樣品用少量溶劑溶解后,在加入少量硅膠,拌勻后再旋去溶劑。如此得到的粉末再小心加到柱子的頂層。干法上樣較麻煩,但可以保證樣品層很平整。(我一般喜歡用這種方法,除非不能用)濕法上樣就是用少量溶劑(最好就是展開劑,如果展開劑的溶解度不好,則可以
薄層色譜(TLC)定義
薄層色譜(TLC)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跟蹤反應的手段,還可以用于柱色譜分離中合適溶劑的選擇。薄層色譜常用的固定相有氧化鋁或硅膠,它們是極性很大(標準)或者是非極性的(反相)。流動相則是一種極性待選的溶劑。在5.301中以及大多數實驗室實驗中,都將使用標準硅膠板。將溶液中的反應混合物點在薄板上,然后利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