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池法
超臨界流體色譜多數以CO2為流動相,超臨界CO2具有臨界溫度低(為31.3℃)的優點,而且僅在3800-3500cm-1和2500-2200cm-1間有較強的紅外吸收,是SFC-FTIR的良好溶劑。 首次以流動池為接口的實驗是由Shafer和Griffiths報道的。由于流動池法的聯用系統是采用差譜方法扣除流動相光譜的干擾,這就要求CO2在紅外指紋區的吸收應盡可能低,否則流動相吸收帶將對分離物光譜產生嚴重干擾。在條件控制上,CO2的密度不能太高,池的程長不宜太長。流動池的基本結構見圖11-6-29所示。通常流動池內徑在1-0.5mm左右,且內部高度拋光,光程長在10-4mm之間,其內體積在8-0.8μl間,窗片材料一般為NaCl、ZnSe及CaF2晶片等。窗片由密封件緊固,并要求能承受聯機系統的流動相最高工作壓力,且無泄露。流動池出口處的限流管用以控制流動相線速度,使流動池內的壓力與色......閱讀全文
超臨界流體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聯用
超臨界流體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聯用(SFC-SFC)的接口也有多通閥切換和無閥氣控切換兩種方式。1990年Lee用兩個多通閥聯接,由微填充毛細管柱和毛細管柱組成的超臨界流體色譜! 超臨界流體色譜聯用系統(圖11-4-28),并用此系統分析了煤焦油中的多環芳烴。1993年Lee又利用無閥氣控切
超臨界流體色譜簡述
??? 超臨界流體作為化工分析行業使用較多的物質,根據超臨界流體技術而發展和完善的超臨界色譜又是怎么一回事,它與尋常色譜又有哪些不同。? 超臨界流體本身具有溶解能力比一般氣體大,擴散速度又比有機物快、黏度與表面張力也比有機物溶劑低的特點。而所謂超臨界流體色譜(SFC)便是利用超臨界流體的特點,通過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的超臨界流體的特性
超臨界流體具有對于分離極其有利的物理性質.它們的這些性質恰好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超臨界流體的擴散系數和粘度接近于氣相色譜,因此溶質的傳質阻力小,可以獲得快速高效分離.另一方面,其密度與液相色譜類似,這樣就便于在較低溫度下分離和分析熱不穩定性,相對分子質量大的物質.另外,超臨界流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一種色譜方法·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的一些物質,它們的物理性質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
超臨界流體色譜的應用
1.聚苯醚低聚物的分析 色譜柱:10m× 63μm i.d. 毛細管柱, 固定相:鍵合二甲基聚硅氧烷; 流動相:CO2 ;柱溫:120 C; 程序升壓; 2.甘油三酸酯的分析 四種組分僅雙鍵數目和位置不同,難分離; 色譜柱:DB-225 SFC毛細管柱; 流動相: CO2 ;從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色譜是用于樣品組分分離的一種方法,組分在兩相間進行分配,一相為固定相,另一相為流動相。固定相可以是固體或涂于固體上的液體,而流動相可以是氣體、液體或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流體色譜(Supercritical?fluid?chromatography)?就是以超臨界流體做流動相依靠流動相的溶劑化能力來進行
超臨界流體色譜儀
超臨界流體色譜系統是一種用于化學領域的分析儀器,于2009年7月15日啟用。 技術指標 CO2流速:0.5-10ml/min;改性劑流速:0.01-10ml/min; 基線噪聲: ±2.0×10-5 AU/cm@220nm, 基線漂移: 3.0×10-4 AU/小時; 工作壓力: 400ba
超臨界流體色譜的應用
1.聚苯醚低聚物的分析色譜柱:10m× 63μm i.d.毛細管柱,固定相:鍵合二甲基聚硅氧烷;流動相:CO2 ;柱溫:120 C;程序升壓;2.甘油三酸酯的分析四種組分僅雙鍵數目和位置不同,難分離;色譜柱:DB-225 SFC毛細管柱;流動相: CO2 ;從15MPa程序升壓到27MPa;2.5h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一、超臨界流體色譜的定義使用超過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的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作流動相進行分析的色譜法稱為超臨界流體色譜法。即流動相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而是單一態的流體。二、超臨界流體色譜(SFC)的特點SFC方法的產生及其發展,是由它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具有與GC及LC方法顯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固定相與液相色譜類似)的色譜方法。超臨界流體即為處于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的流體,它具有對分離十分有利的物化性質,其擴散系數和黏度接近于氣體,因此溶質的傳質阻力較小,可以獲得快速高效的分離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一、超臨界流體色譜的定義?使用超過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的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作流動相進行分析的色譜法稱為超臨界流體色譜法。即流動相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而是單一態的流體。?二、超臨界流體色譜(SFC)的特點?SFC方法的產生及其發展,是由它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具有與GC及LC
超臨界流體萃取與超臨界流體色譜有什么關系嗎
所謂超臨界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3363366流體,是指物體處于其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時的狀態.這種流體兼有液體和氣體的優點,密度大,粘稠度低,表面張力小,有極高的溶解能力,能深入到提取材料的基質中,發揮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這種溶解能力隨著壓力的升高而急
超臨界流體萃取與超臨界流體色譜有什么關系嗎
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物體處于其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時的狀態.這種流體兼有液體和氣體的優點,密度大,粘稠度低,表面張力小,有極高的溶解能力,能深入到提取材料的基質中,發揮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這種溶解能力隨著壓力的升高而急劇增大.這些特性使得超臨界流體成為一種好的萃取劑.而超臨界流體萃取,就是利用
液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聯用
當復雜樣品中欲測組分不易揮發或熱不穩定,用液相色譜初步分離后的欲測組分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則可用超監界流體色譜取代氣相色譜,組成液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聯用(LC-SFC)系統,其接口可采用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聯用時的保留間隙技術,其典型流路如圖11-4-30所示。1991年Moulder用此系統分析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簡介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一種色譜方法·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的一些物質,它們的物理性質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 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由
超臨界流體色譜儀簡介
超臨界流體色譜儀(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儀,是 20 世紀 80 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SFC 具有 GC 和 LC 所沒有的優點,并能分離和分析 GC 和 LC 不能解決的一些對象,應用廣泛,發展十分迅速。至今約有全部分離的 25% 涉及難以分離的物質,通過 S
超臨界流體色譜柱的特點
超臨界流體色譜柱所具備的特點: 1、采用低粘度的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可以設置高于液相色譜的方法流速,使分離速度快于液相色譜,效率更高。 2、由于超臨界流體的擴散系數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所以峰展寬相比氣體流動相更小。 3、不同壓力下對樣品的溶解能力不同,樣品溶解度隨超臨界流體的密度增加而增加。
超臨界流體色譜儀簡介
超臨界流體色譜儀(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儀,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SFC具有GC和LC所沒有的優點,并能分離和分析GC和LC不能解決的一些對象,應用廣泛,發展十分迅速。至今約有全部分離的25%涉及難以分離的物質,通過SFC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一、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的分類
1.根據所用的色譜柱分類 填充柱超臨界流體色譜(填充柱) 毛細管超臨界流體色譜(毛細管柱) 2.根據色譜過程的用途分類 分析型SFC:主要用于常規的分析 制備型SFC:常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流動相。
2009超臨界流體色譜市場需求
2009年純化SFC的需求 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是利用超臨界流體取代有機或水溶劑,通過色譜柱傳輸樣本,超臨界流體通常為二氧化碳(CO2)。使用二氧化碳的SFC的優勢在于無需有機溶劑回收處理。由于溶質在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的定義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一種色譜方法·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的一些物質,它們的物理性質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
超臨界流體色譜有哪些分離方法?
??? 一般在實際使用超臨界流體色譜時,根據物質性質以及操作條件的不同,超臨界流體色譜具有不同的分離方法。一般利用超臨界流體色譜分離藥物時,會分為直接分離法以及間接分離法。以下根據網上查詢資料,對超臨界流體色譜分離方法進行整合:? 1.直接分離法:超臨界流體色譜分離方法中的直接分離法可分為手性流動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的特點
SFC因其超臨界流體自身的一些特性 ,使得該方法較氣相(GC)和液相(LC)有一定的優勢: 1. SFC與GC的比較 SFC可以用比GC更低的溫度,從而實現對熱不穩定化合物進行有效的分離。由于柱溫降低,分離選擇性改進,可以分離手性化合物。 由于超臨界流體的擴散系數比氣體小,因此SFC的譜帶
超臨界流體概述
一、超臨界流體的概念:??????? 臨界溫度是指使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zui高溫度。每種物質都有一個臨界溫度,在臨界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增大壓強,氣體都不會液化。??????? 臨界壓強是指在臨界溫度時,氣體能被液化的zui小壓強。??????? 超臨界流體是指溫度和壓強均處于臨界點以上的流體。二、
超臨界流體簡介
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是指溫度、壓力高于其臨界狀態的流體,溫度與壓力都在臨界點之上的物質狀態。 超臨界流體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質,如粘度、密度、擴散系數、溶劑化能力等性質,對溫度和壓力變化十分敏感,粘度和擴散系數接近氣體,而密度和溶劑化能力接近液體。 純凈物質要根據
超臨界流體概述
一、超臨界流體的概念:臨界溫度是指使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最高溫度。每種物質都有一個臨界溫度,在臨界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增大壓強,氣體都不會液化。臨界壓強是指在臨界溫度時,氣體能被液化的最小壓強。超臨界流體是指溫度和壓強均處于臨界點以上的流體。二、超臨界流體的性質:如果某氣體處于超臨界狀態,無論怎樣繼增
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的基本概念
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由于它具有氣相和液相所沒有的優點,并能分離和分析氣相和液相色譜不能解決的一些對象,應用廣泛,發展十分迅速.據Chester估計,至今約有全部分離的25%涉及難以對付的物質,通過超臨界流體色譜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
毛細管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毛細管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capillary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CSFC 使用具有高分離效能的毛細管柱,以超過其臨界壓力、臨界溫度的流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法。毛細管柱通常用內徑50 ∽100μm的石英交聯柱,這種柱必須能耐流體沖洗及壓力急劇升降波動的沖
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由于它具有氣相和液相所沒有的優點,并能分離和分析氣相和液相色譜不能解決的一些對象,應用廣泛,發展十分迅速.據Chester估計,至今約有全部分離的25%涉及難以對付的物質,通過超臨界流體色譜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
簡介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的應用
SFC可彌補GC和HPLC在分析性能上的某些不足,分離效能和分析速度介于兩種色譜方法之間。 SFC可分析不宜用GC分析的一些物質,如強極性、強吸附性、熱穩定性差、難揮發的化合物; 它可分析相對分子質量比GC大幾個數量級的物質。 SFC可分析HPLC難以檢測的各種化合物,如無紫外吸收的各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