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公共機構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
不同垃圾分類收運 目前,我市已正式下發文件,對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作出明確要求。 ●餐廚垃圾:賓館、飯店、公共機構食堂產生的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 投放收運:設置專門的密閉容器單獨投放,避免混入廢餐具、塑料、飲料瓶罐、廢紙不利于后續處理的雜物。所收集垃圾由天潤公司收運處置,“日產日清”。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或溶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投放收運:各產生單位設置有害垃圾投放容器和臨時儲存場所,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志。所收集垃圾由各區(縣、市)招標,由具備資質的機構收運處置,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約定收運頻率。 ●可回收物: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廢舊家具等。 投放收運:投放容器由產生單位根據單位內部生活垃圾產生特點、投放習慣設置,并在投放容器......閱讀全文
太原公共機構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
不同垃圾分類收運 目前,我市已正式下發文件,對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作出明確要求。 ●餐廚垃圾:賓館、飯店、公共機構食堂產生的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 投放收運:設置專門的密閉容器單獨投放,避免混入廢餐具、塑料、飲料瓶罐、廢紙不利于后續處理的雜物。所收集
5月起 沈陽公共機構開始強制垃圾分類
公共機構強制分類 居民小區建議分類 根據《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黨政機關率先做起,嚴格落實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標準,對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廚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實行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并逐步將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擴大到其他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形成黨政機
增設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生活垃圾分類將有法可依
據悉,修訂草案共六章102條,其中修改50條(不包括僅修改“環境保護”為“生態環境”的條款),新增14條,刪除4條。主要修改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統籌把握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關系 ——突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無害化底線要求。在污染防治原則層面,明確“無害化”是“資源化”的前提;提出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任重道遠 各國如何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大約有4億噸,由此帶來的“垃圾圍城”、“垃圾上山下鄉”問題也日益突出。為更好地解決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我國早在2000年就開始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并在一些城市進行了試點,遺憾
濟南年內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今天上午,濟南市城管局將“建筑渣土整治現場觀摩會”、“2013年城管工作部署會”、“‘十大行動、百件實事’責任落實會”、“城管督查工作部署會” 和“數字化城管進社區動員會”五會合一,議程壓縮至半天,全面啟動城管“基層基礎建設年”與“創意、創新、創造”活動(以下簡稱“雙基三創”),并公布
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提到生活垃圾分類,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在不少城市中,標有“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等標記的垃圾桶隨處可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生活垃圾分類到底卡在哪?
實際上,我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已有10多年時間。200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8個城市作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拉開了我國垃圾分類收集的序幕。這些年來,我們取得了一定成效,垃圾分類意識有所增強,分類垃圾桶、垃圾處理設備等硬件設施得到提高。但從整體效果來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緩慢,分類推廣仍
生活垃圾分類如何邁入“強制時代”
推進垃圾分類,需要鼓勵甚至利導,但強制手段也必不可少。事實上,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垃圾要分類,也不是不贊成垃圾分類。但因為沒有強制性,它充其量只是一件可干可不干的事情。法律先行,通過嚴格的立法和執法保障來推動,《規定(草案)》應運而生。 2月2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定(草案)》,
重慶年內將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目前,主城區生活垃圾日均收運量為6600噸。近年來,主城區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約10%,預計到2020年,在不采取減量化措施的情況下,主城區生活垃圾日清運量將達到1.2萬噸。屆時,我市垃圾處理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 8月5日,市政府召開“規范整治主城區建筑垃圾密閉運輸、垃圾收運系統清潔工程建設及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導向機制分析
1.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 1.1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有待提高 從目前國內試點城市推進情況來看,大多數居民沒能樹立自覺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即使經過反復宣傳發動能夠做到分類,也是被動分類而非主動行為,由于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有待提高,因而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參與率、投放準確率不盡人意。因此,樹立和強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