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 按照《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浙江已率先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目前,上海、浙江已經在試點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的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從今年起,還將有多個省份開啟改革進程。 2018年高考到來之際,我們系統梳理今年的高考高招呈現怎樣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人才培養:加強對于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加強對于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是近些年來各高校為進一步深化實施綜合改革方案的積極舉措。 以北京大學為例,2017年學校開設以“挑戰計算科學極限、推進智能科學前沿”為目標,致力于為中國培養計算機科學界下一代領軍人物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圖靈班”。今年“圖靈班”不僅招生人數有所增加,培養方向也擴展到人工智能方向。此舉正是提前布局人才培養,以適應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需要。 為促進具有數學天賦的青少年學生盡早進入數學研究領域,......閱讀全文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起來看看: 1. 制定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
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八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
高校和企業共同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責任共擔,共生共榮,互為主體共同發力,共同尋找最大的交集,從而達到一種雙贏局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吹響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新發展的集結號。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關注人才培養與社會各行各業需求
近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的“雙一流”建設方案陸續公布。推進人才培養的國際化,不約而同地成為這些高校一流人才培養的著力點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新的價值理念,這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戰略任務和要求,培養全球治理
中國傳統教育里有很多好的東西,我認為,最好的就是“經師易遇,人師難遭”的思想,即“經師”與“人師”是統一的,只做“經師”并不是合格的老師,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才是合格的,也就是要教會學生“為人”“為學”“為事”。 ■本報記者 王之康 自高考恢復至今,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長達40年的快速發展
又到一年高考季。 按照《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浙江已率先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目前,上海、浙江已經在試點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的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從今年起,還將有多個省份開啟改革進程。 2018年高考到來之際,我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發布《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意見》介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近年來,高等學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的通知教高函〔2020〕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
為深入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規劃》),根據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由科學技術部牽頭,會同七部門聯合制定的《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以下簡稱推進計劃)現
同濟大學校長、生物學家裴鋼講了他目前遇到的一個小小困難:“我們實驗室想招幾個生命科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或者碩士畢業生的實驗人員,發布招聘信息有三四個月了,一直都沒招到合適的人才。我們要求不高,只要能把工作踏踏實實地做好就可以了,可是這個目的也不容易實現。” 目前生命科學學科每年畢業的學生有4萬
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拔尖計劃”2.0名單,這些高校入選 官宣:33所高校入選,“拔尖”旨在培養中國學術大師 近日,多所高校的官網官微發布消息稱,2020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已出爐。 此前,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一流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壓艙石”,是提高和保證高等教育質量的立本強基工程,是“雙一流”建設的基礎。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的重要基礎和特征,一流本科教育必須有一流的育人理念,一流的教育環境和條件,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專業和課程,一流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流的管理和質量保障,同時需要有一流的質量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了《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請介紹一下制定出臺《辦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貫徹總書記指示,全面提高人才
“面向未來,我們要以什么樣的標準培養人?我們覺得大學必須要適應時代發展,甚至要超前布局。”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在接受采訪時說。日前,天津大學提出“三全育人”“五育并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方案,構筑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樹人體系,探索卓越人才培養的改革路徑和方式。
編者按 自改革開放、高考恢復后,中國高等教育迎來了長達40年的快速發展期,其中,尤以1999年高校擴招為分水嶺。這期間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歷程,都是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中并不多見的。 4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克服多重困難,取得諸多成就,而這些成就也為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答記者問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意見》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
“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如何更好地優化完善中國特色高等工程教育體系,如何更好地推動建立高等工程教育與工業界長效的互動合作機制,如何更好地推動科技人才培養改革以及培養造就具有科學基礎、人文精神和全球視野的工程科技人才,是需要政府、大學和企業共同探討的
一、《評價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成效評價事關建設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要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這為“雙一流”建設
從7月10日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的召開,到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再到7月12日教育部、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局負責人就《意見》答記者問,醫學教育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對本次改革的歷史性意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
今天,教育部網站公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文件明確,高等學校要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同時,教育部要求讓本科生忙起來科學評價,學生忙起來,以激發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為著力點完善過程評價制度。加強研究型、項目式學習,豐富探究
教育部9日發布《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計劃2019至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旨在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這也是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
日前,教育部拔尖計劃工作組秘書處公布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周年榮譽獎項獲獎名單。“拔尖計劃”目的是回應“錢學森之問”。 “回過頭來看,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
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一次讓中國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則而建設的“一帶一路”也再一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其實,自倡議于2013年秋天被提出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就從未離開過公眾的視野。三年多來,它實現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
近兩年,兒科醫生短缺的話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曾有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兒科醫生的缺口已經超過了20萬人。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這個缺口將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不僅是兒科醫生缺乏,在我國,婦產科、急診科等很多領域的醫生也都缺乏。”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對于這一問題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全體參與、全面覆蓋和全程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的一種素質教育,將會納入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之中。 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的根本與核心。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內在要求和應有之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通知指出,《意見》著眼于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確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
一、《評價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成效評價事關建設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要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這為“雙一流”建設
“現在教育系統也行動起來了,我們的政府、科技界、產業界、教育界等正在形成各具特色、銜接有序、充滿活力、人工智能發展良好的中國生態。”6月8日,教育部在浙江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曾為《行動計劃》制定給出建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強調,要
中國石油大學校長張來斌 人物簡介:張來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1982年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機械系,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首批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青年學科帶頭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享受國務院政府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現就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