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系統的年循環全球季風系統的重要特征,亦是季風區國家開展旱澇災害管理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前模式在模擬季風年循環、季風爆發與撤退等方面仍存在較大不足。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被認為是提升模式模擬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對于復雜的季風氣候系統,模式分辨率對其年循環模擬是否有影響? 在“氣候科學支持服務伙伴關系中國項目”(CSSP-China)框架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張麗霞副研究員、周天軍研究員與英國雷丁大學Nicholas Klingaman博士、英國氣象局Peili Wu博士和 Malcolm Roberts博士開展了聯合研究,綜合來自英國、日本和美國的三個大氣環流模式(AGCM),對比分析了水平分辨率提高對全球降水年循環模擬的影響。研究發現較之低分辨率版本,高分辨率一致提高了對年平均降水、全球季風前兩個年循環模態的模擬能力(圖1)。高分辨率對夏季風爆發和撤退時間的模擬的影響卻具有區域依賴性。高分辨率一致改善了三個AG......閱讀全文
7位專家預測了2019年將推動他們各自所在的領域向前發展的技術進展,包括高分辨率成像和從頭構建基因組大小的DNA分子等。對生命科學技術來說,2019年看起來非常令人期待。 1.Sarah Teichmann:擴展單細胞生物學 Sarah Teichmann是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細胞遺
創新數據非依賴性采集用于復雜基質目標蛋白質的定量分析摘要 數據非依賴性采集(DIA)是隨著定量蛋白質組學而建立的質譜掃描技術。DIA 能夠獲得掃描范圍內所有母離子及二級子離子信息,不會造成低豐度離子信息的丟失,同時突破了高分辨質譜二級定量的通量限制。本研究基于靜電場軌道阱Q-qIT-OT 三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謝曉亮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
對流參數化是造成天氣和氣候模式對降水的模擬存在不確定性的重要原因。隨著高性能計算機的發展,氣候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不斷提高。當水平網格距精細到4km或更高時,模式能夠去掉深對流參數化過程從而顯示解析深對流,這類模式稱為“對流解析模式”(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對流解
現代微束分析技術的進步,一方面,顯著提高了分析精度,它甚至可以達到采用化學法分離和純化處理后的測量精度; 另一方面,顯著提升了空間分辨能力,其分析束斑的大小從微米級進入亞微米或納米級. 在離子探針方面,最新型號Cameca IMS- 1280HR以高分析精度為特色,而Cameca NanoSIMS
八十年代以來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艾滋病(AIDS)因其嚴重的危害性而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力爭早期診斷和尋求有效治療是防止其廣泛傳播的關鍵所在.聚合酶鏈反應(PCR)具有敏感、特異和快速的特點,是檢測病毒、評價病情進展和探討發病機理的有效工具.一、HIV的基因結構 HIV的基因
來自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毛有東課題組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Cryo-EM structures and dynamics of substrate-engaged human 26S proteasome(底物結合的人源26S蛋白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2018年2月27日,一年一度的Pittcon展會(匹茲堡分析化學和光譜應用會議暨展覽會)在美國奧蘭多會展中心正式開展。作為全球科學儀器行業內歷史悠久、規模最大的展會,本屆Pittcon2018展會展出的全球工業、學術和政府實驗室領域產品和服務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力可儀器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10月諾貝爾獎月馬上到來,隨著頒獎時間越來越近,很多科學家們都開始預測2017年的諾獎獲得者;從2002年開始,湯森路透社每年都會進行諾貝爾獎的預測,近期湯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預測名單,其中共有四位科學家入選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包括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特聘教授張遠(發現了人類皰疹病毒)、
史上最全的甲狀腺疾病實驗室檢查項目,您值得收藏!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
進化遺傳學具有兩個并列的研究方向:系統發育的重建和種群分析。自1962年, Zuckerkandl和Pauling提出蛋白質序列和基因序列的比較可以象分子種一樣用于標志 現存物種分化的時間以來,各種生化方法被用于系統發育的研究。在最初二十年內, 同功酶的電泳分析、免疫學比較和蛋白質序列分析被廣泛地應
一、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TT4、TT3、FT4、FT3)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結合,包括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分別作主題評述報告。 氣候變化是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為梳理氣候變化事實、影響、適應和減緩領域的最新進展,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的全局出發,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科學判斷應對氣候變化對我國發展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分子診斷技術是指以DNA和RNA為診斷材料,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檢測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達異常,從而對人體狀態和疾病作出診斷的技術。其基本原理是檢測DNA或RNA的結構是否變化、量的多少及表達功能是否異常,以確定受檢者有無基因水平的異常變化,對疾病的預防、預測、診斷、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通俗
用于臨床微量元素檢測的質譜技術涉及多種質譜類型。按離子源分類,可分為輝光放電質譜、微波等離子體質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按質量分析器分類,可分為四極桿、扇形磁場和飛行時間等多種類型。目前,臨
2011年5月19日,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與德國斯派克(SPECTRO)分析儀器公司在北京湖北大廈聯合舉辦了“2011年光譜分析新技術及應用交流會”,介紹了SPECTRO公司最新分析技術與應用。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近日,中國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數據正式對外開放共享,這也意味著,繼美國、日本之后,中國成為第三個可以提供碳衛星數據的國家。 這顆碳衛星由中國自主研制,于2016年12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2017年1月12日成功開機,13日轉入在軌觀測任務模式并獲取首批觀測數據
單細胞測序被評為2013年年度技術 2014 年首刊,《Nature Methods》雜志將2013年度技術(Method of the Year 2013)授予了單細胞測序(single-cell sequencing)。同時,雜志還介紹了2014年值得關注的技術,包括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 MAL
如果說近幾年什么類型的儀器最火,多數人都會選擇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儀器。這話不假,而其中質譜儀更是在我國發展最快的一類儀器。面對著這塊誘人的“大蛋糕”,難怪各大
內容 1. 前言:生物制品糖基化表征的重要性 2. 糖蛋白表征用分析方法 2.1 糖基化特性 2.1.1 多糖的直接分析 2.1.2 糖譜分析 2.1.3 N-糖的異質性分析 2.1.4 單糖的分析 2.2 多糖分析用技術 2.2.1 糖分離技術 2.2.2 多糖檢測技術
我們的身體能夠感知多種機械刺激,我們的觸覺能夠有效區分微風吹過皮膚的感覺和引發疼痛的按壓感。Piezo1和Piezo2離子通道能夠通過允許正離子在細胞膜表面流動來響應細胞膜上的力,從而介導動物機體中多種機械刺激過程。這種機械性的電轉導由感覺神經元中的Piezo2以及非神經元中的Piezo1所介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近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發布關于中央支持地方雜糧營養評價與功能性成分檢測平臺的設備采購公告。據了解,此次采購涉及原子吸收光譜儀、熒光光譜儀、制備液相色譜儀、納米粒度及ZETA電位測定儀、電子天平、精密恒溫水浴、高壓微射流均質機等,中標金額共計213.9萬元人民幣。以下為摘要: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
第三節 RAPD技術一、 材料不同來源的DNA(50ng/ul)。二、設備PCR儀,PCR管或硅化的0.5ml eppendorf管,電泳裝置。三、試劑1、隨機引物(10mer) (5umol/L):購買成品。2、Taq酶:購買成品。3、10xPCR 緩沖液:配方見第八章。4、MgCl2 :25mm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