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電鏡技術從建立到現在在結構測定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這也表明了了對整個細胞和細胞器的分子成分的空間結構的描述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常規方法。冷凍電鏡單粒子法既可以對具有對稱結構的大分子進行研究,也適合于研究結構不規則的大分子復合物,對于分子量的上限沒有什么限制,理論上>100kD的分子在成像技術能夠保證的情況下可以形成足夠的對比以進行圖像校正[20]而太小的分子則不容易進行圖像分析。電子斷層成像技術則可用來研究一定厚度的亞細胞器在天然狀態下的內部結構,由于樣品厚度的限制,能看到500-1000nm左右厚度的結構,的也可以了解整個細胞不同層面的內部結構. 盡管,我們能夠預言按目前電子冷凍斷層成像技術的發展會得到許多更誘人的信息。細胞內存在大量分子機器和生物大分子復合物,并且與單個超分子相比要大,更容易對其進行識別。這樣的事實使斷層技術的目標變得簡單了。在不久的將來關于細胞骨架,核孔復合體和核纖層,囊泡聚集和運輸復合物以及其他一些......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前一陣子,小編轉了一篇關于FEI歷史的短文:透射電鏡江湖紛爭(二):FEI ,其中尚有意猶未盡之感,因為畢竟FEI最近太火,因此又搜集學習了一些資料,這里再原創一篇,希望可以幫大家更好地了解FEI(已并入賽默飛),尤其是它的透射電鏡。 作為最早商業化電子顯微鏡的企業,在業內幾
Ryanodine受體(RyR)是一類巨大的離子通道,介導多種細胞的鈣離子信號傳導,在肌肉的興奮-收縮偶聯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不過,人們對RyR通道的激活和調控機制一直知之甚少。北大基礎醫學院的尹長城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孫飛研究員最近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領導團隊通過冷凍電鏡揭示了Ry
二次鋰離子電池 二次鋰離子電池基本原理: 掃描電鏡微觀分析系統SEM-EDS1、 電池的失效分析 鋰電正
5月9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圓正啟真報告廳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部主任段樹民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鏡中心主任周正洪教授及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等頂級冷凍電鏡專家共同啟動了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的成立慶典儀
二次鋰離子電池 二次鋰離子電池基本原理: 掃描電鏡微觀分析系統SEM-EDS1、 電池的失效分析 鋰電正
2017全國冷凍電鏡大會圓滿結束 “心臟疾病、代謝疾病、癌癥……在冷凍電鏡的幫助下,這些病癥研究及藥物開發將會有新突破。”這是清華大學王宏偉教授在會上對冷凍電鏡技術的評價。如今,冷凍電子顯微鏡(冷凍電鏡)是生命科學領域最熱門的研究工具,不僅國外冷凍電子顯微學應用方興正艾,國內也發展得如火如荼。
2013年12月24日, 2013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隆重召開,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儀器耗材廠商的200余位電子顯微學專家學者、技術工程師,參加了此次電子顯微學年會。大會當日下午,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周劍雄老師,布魯克公司的劉軍濤先生、牛津公司的孟麗君女士、北京建筑
5月9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圓正啟真報告廳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部主任段樹民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鏡中心主任周正洪教授及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等頂級冷凍電鏡專家共同啟動了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的成立慶典儀
掃描電鏡一種新型的多功能的,用途最為廣泛的電子光學儀器。數十年來,掃描電鏡已廣泛地應用在生物學、醫學、冶金學等學科的領域中,促進了各有關學科的發展。關鍵詞:掃描電鏡;應用1938 年德國的阿登納制成了第一臺掃描電子顯微鏡,1965 年英國制造出第一臺作為商品用的掃描電鏡,使掃描電鏡進入實用階段。近
2012年12月17日,北京天文館,2012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隆重召開,年會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 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來
一、基本技術平臺 1.儀器: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電鏡或EM)及制樣設備: ①透射電鏡(TransmissonEM, TEM):內部結構 ②掃描電鏡(Scanning EM, SEM):表面超微結構 2.樣品制備技術或電鏡技術(electron mi
自DNA重組技術和蛋白親和純化方法問世以來,研究人員利用蛋白異源表達純化技術與X射線晶體衍射學方法解析了大量蛋白的高分辨結構,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細胞中各種重要生命過程分子機制的認知【1】。然而這種方法需要大量高純度蛋白樣品,無法應用于異源系統表達量較低或或不易結晶的蛋白樣品,比如大的蛋白復合物。
2011年1月17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和北京電鏡學會主辦的2010年北京電鏡年會在北京天文館4D科普劇場隆重召開。本次年會以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
對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離不開“微觀相機”——掃描電子顯微鏡,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它被廣泛地應用于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 “比如,在材料科學領域,它是非常基礎的科研儀器,毫不夸張地說,材料領域70%—80%的文章都要用到掃描電鏡提供的信息。”中國科學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種電鏡,占使用電鏡的80%,其分辨率、放大倍數及各項性能都比其他類型電鏡高。透射電鏡是用電子束照射標本,用電子透鏡收集穿透標本的電子并放大成像,用以顯示物體超微結構的裝置。透射電鏡的分辨率可
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由電子光學系統、信號收集處理系統、真空系統、圖像處理顯示和記錄系統、樣品室樣品臺、電源系統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等組成。 電子光學系統 電子光學系統主要是給掃描電鏡提供一定能量可控的并且有足夠強度的,束斑大小可調節的,掃描范圍可根據需要選擇的,形狀完美對稱的,并且穩定的電子束。 電
(一)一般光學顯微鏡術應用一般光學顯微鏡(簡稱光鏡)觀察組織切片是組織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取動物或人體的新鮮組織塊,先用固定劑(fixative)固定(fixation),使組織中的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細胞自溶和組織腐敗。常用的固定劑如灑精、甲醛、醋酸、苦味酸、四氧化鋨等,一般常將幾種固定劑配制成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2月17日,2019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隆重舉行。本次會議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會議共有200余人出席、參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為您帶來全程跟蹤報道。年會簽
分辨率是掃描電鏡最基本的性能判斷指標,首先我們要弄清掃描電鏡分辨率的一些細節問題。 通常有關分辨率的問題,都會遵循瑞利判據。即一個光點按照衍射理論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 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泰思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ESCAN”)攜新品參加了此次展會。分析測試百科網有幸采訪到TESCAN中國總經理馮駿,聽他介紹了TESCAN中國公司發展情況以
掃描電鏡(SEM)是介于透射電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微觀形貌觀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樣品表面材料的物質性能進行微觀成像。掃描電鏡的優點是: ①有較高的放大倍數,20-200000倍之間連續可調; ②有很大的景深,視野大,成像富有立體感,可直接觀察各種試樣凹凸不平表面的細微結構; ③試樣制備簡
對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離不開“微觀相機”——掃描電子顯微鏡,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它被廣泛地應用于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 “比如,在材料科學領域,它是非常基礎的科研儀器,毫不夸張地說,材料領域70%—80%的文章都要用到掃描電鏡提供的信息。”中國科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6月27日,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攜手日立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日立新產品發布會。本次會議在中國大陸第一次發布日立最新冷場發射掃描電鏡Regulus系列、日立120KV透射電鏡HT7800、日立掃描電鏡制樣制備ArBlade5000三款產品。來自北京及周邊地
“It is very easy to answer many fundamental biological questions; you just look at the thing!”——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教授 正如費曼教授所言,結構生物學的核心正在于“看清事物”。只
掃描電子顯微鏡已成為表征物質微觀結構不可或缺的儀器。在掃描電鏡中,電子束與試樣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可產生二次電子、特征X射線、背散射電子等多種的信號,通過采集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得到有關物質表面微觀形貌的信息,背散射電子衍射花樣得到晶體結構信息,特征X-射線得到物質化學成分的信息,這些得到的都是
2013年12月24日, 2013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電鏡年會)在北京天文館隆重召開,年會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本次會議以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
掃描電子顯微鏡已成為表征物質微觀結構不可或缺的儀器。在掃描電鏡中,電子束與試樣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可產生二次電子、特征X射線、背散射電子等多種的信號,通過采集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得到有關物質表面微觀形貌的信息,背散射電子衍射花樣得到晶體結構信息,特征X-射線得到物質化學成分的信息,這些得到的都是接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簡稱遺傳發育所)是植物基因研究、分子農業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方面的國內權威研究機構。在對各類植物葉片、孢子等生物樣品進行微觀觀察的實驗中,掃描電鏡及其相關制樣設備是不可或缺的科學儀器。遺傳
5月2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張森森的蛋白樣品9時準時在液氮環境下進入冷凍電鏡。幾天后,埃(10-10)級精度的蛋白質“高清3D彩照”將出爐。研究人員可以“直視”單個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并解出生命運轉機理。 這期間,冷凍電鏡中的電子槍將持續發射電子,每次看一個小單元。為了解釋這個“小單元”
當談論掃描電鏡品質的時候,人們總喜歡將分辨率、放大倍數等參數作為評判依據的不二之選。尤其是在購買新設備時,更是將這兩項參數視若明珠,不敢稍加怠慢,因此很容易陷入 “參數黨” 的漩渦而背離了購買電鏡的初衷。 那么不妨回過神兒來仔細想想,大家購買掃描電鏡的實際需求是什么?當然是為了更高效、更快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