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臺風“瑪莉亞”強勢來襲
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今年第8號超強臺風“瑪莉亞”目前正快速向我國襲來。今天8時,“瑪莉亞”位于臺灣省宜蘭縣東偏南方約126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預計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逐漸靠近臺灣以東洋面,并將于10日午夜前后登陸或擦過臺灣東北部,于11日上午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沿海再次登陸。......閱讀全文
英國“海浪中樞”助力海浪發電
自8月起,英國海港小鎮圣埃夫斯(St.?Ives)的海底電纜敷設船諾迪卡號安裝了一種名為“海浪中樞”(wave?hub)的新設備,以更好地采集海浪能量。 “海浪中樞”是一個海浪能轉換器,類似一個巨大的四頭插座,安裝在離岸16公里的海床下50米處――這個深度能完美地
橙色預警:臺風“梅花”將于明天登陸浙江
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已于今天(9月13日)凌晨移入東海南部海面,今早5時強度加強為強臺風級,預計臺風“梅花”將于明天下午到夜間在浙江溫嶺到舟山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臺風級或強臺風級。中央氣象臺今晨已將臺風預警提升至橙色預警,僅次于最高級的紅色預警。 據氣象監測,受臺風“梅花”的影響,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記者1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預計臺風“梅花”將于14日兩次登陸中國,華東沿海將有嚴重風雨,當天,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也是臺風預警最高等級。 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強臺風級)的中心14日上午11時位于浙江省象山縣東南方向大約165公里的東海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
雙橙警報!啟動強臺風“煙花”海洋災害II級應急響應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7月22日自然資源部啟動2106號強臺風“煙花”海洋災害II級應急響應,并于當日20時組織沿海各省自然資源(海洋)主管部門召開2106號強臺風“煙花”風暴潮、海浪災害應急工作視頻會,從觀測、預報、災害評估、值班值守等方面對此次風暴潮和海浪災害防御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 國
臺風藍色預警!“軒嵐諾”將帶來大風及降水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1日10時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1號臺風“軒嵐諾”(超強臺風級)的中心今天(9月1日)上午10點鐘位于臺灣省臺東市偏東方向約4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2.3度、東經125.7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10百帕,七級
“梅花”登陸在即-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發布!
10時升級發布臺風紅色預警,預計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即將于今天傍晚前后在浙江三門到舟山一帶沿海登陸(強臺風級,42~48米/秒,14至15級);登陸后,“梅花”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有所減弱,穿過杭州灣,并將于今天夜間在浙江嘉興到上海浦東一帶沿海再次登陸(臺風級,35~40米/秒,12
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臺風增多
12月13日,記者從2018年汛期海洋預警報工作總結會上獲悉,近年來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臺風呈增多趨勢。 以2018年為例,有11個達強臺風以上的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活動,包括4個強臺風和7個超強臺風,而常年平均是每年熱帶氣旋中達到強臺風級別以上的個數約為8-9個。 其中,8月份熱帶氣旋生成個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
14日,中央氣象臺同時發布臺風紅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強臺風級)的中心今天上午10點鐘位于浙江省象山縣東南方向大約185公里的東海南部海面上,預計“梅花”即將于14日傍晚前后在浙江三門到舟山一帶沿海登陸(強臺風級,42-48米/秒,14-15級)。登陸后“梅花”將繼續向西北
奧鹿已在越南沿海登陸-海南臺風預警降為四級
中新網海口9月28日電(張月和) 據海南省氣象局消息,今年第16號臺風“奧鹿”于28日4時30分前后在越南峴港附近沿海登陸。海南省氣象局28日6時許將臺風三級預警降為臺風四級預警。 據悉,28日5時,“奧鹿”中心位于北緯15.9度、東經108.3度,位于越南峴港市境內,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
我國實現海浪穩定發電成功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科技日報記者11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制的波浪發電裝置日前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于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
海浪——可再生能源
澳大利亞沿海的新項目可以實現利用海浪能量的目的。 在南極洲和澳大利亞西海岸之間,除了遼闊的海洋,沒有任何陸地,咆哮西風帶在這片海域興風作浪。數百年來,商船借助西風帶的風力,從歐洲駛向亞洲。西風帶是指緯度40度至50度之間的大風海域。現在,西風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掀起了一股新潮流。在二月底,一項旨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12號臺風“楊柳”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12號臺風 “楊柳”已于8月28日凌晨1時在菲律賓呂宋島沿海登陸,隨后將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29日下午到夜間在海南省瓊海到三亞一帶沿海登陸。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緊急部署臺風“楊柳”防御工作,要求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農業農村部門切實
我國今年災害性風暴潮預計為6至8次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昨天(24日)發布了2022年海洋災害預測結果。最新結果顯示,今年我國沿海災害性風暴潮發生次數預計為6至8次,災害性海浪過程36至40次。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風暴潮預報室副研究員 傅賜福:預計今年全國發生災害性臺風風暴潮過程的次數是
我國自主制作的無線電氣象傳真覆蓋南海海域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海岸電臺與廣東省氣象臺聯合啟動南海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服務,并于當日10時起正式對外播發。該項服務填補了我國南海海區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的空白。 南海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以圖像形式展現,具有信息豐富、動態直觀
英國海浪中樞項目首次發電并網
海浪中樞通過全面測試投入使用 位于英國西海岸康沃爾(Corrwall)的海浪發電項目“海浪中樞”本周完成了全面測試,正式投入使用。 “海浪中樞”耗資4200萬英鎊,是一個類似四頭插座的巨型海浪能轉換器,為更好地捕捉大西洋波浪能,該設備安裝在離岸16公里處的海床下50米處。因為四個變電器可
大亞灣初步建成海洋減災體系-石化工業園區精細化預報
今年夏天,當臺風“苗柏”挾風攜雨向惠州大亞灣席卷而來,當晚11時,兩名按計劃撤離后又私自重返漁排的大亞灣漁民遇險受困。 接到報警求救后,大亞灣國家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立即對魚排所在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利用臺風登陸深圳的間隙,迅速到達漁民遇險位置,并于次日1:30將兩名涉險漁民轉移到安全地域。 面
北斗系統應用新空間-中歐導航衛星反射信號研究取得進展
導航衛星反射信號技術,是利用接收機同時獲取導航衛星定位信號與地球表面反射后的定位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得到海洋浪高、土壤濕度等信息。該技術是導航衛星位置服務之外的創新應用方向,也是當前國際導航衛星科學應用的熱點之一。 科技部與歐空局共同組織成立的中歐導航衛星反射信號聯合研究工作組(GNSS-R
美能源公司嘗試向海浪要能源
? 8月6日,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的海浪試驗貯水池成功進行了海浪發電試驗,以期開發這種蘊藏在海水中的新型綠色能源。 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家名為“ATARGIS”的能源公司開發了一種利用類似
火星季節交替美景壯麗炫目-如海浪搖曳
在地球上,當春天來臨,皚皚白雪融化成水,大地回歸一片綠色。那在赤色的火星上,季節交替又會是怎樣一副畫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最新火星照片,展現了火星由冬入春的壯麗場景。 與地球不同的是,火星上的冰是由二氧化碳固化而來,也就是“干冰”。當春天來臨,太陽照射在干冰上使其汽化
美國能源公司嘗試向海浪要能源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的海浪試驗貯水池成功進行了海浪發電試驗,以期開發這種蘊藏在海水中的新型綠色能源。 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家名為“ATARGIS”的能源公司開發了一種利用類似風車葉片進行能量轉換的裝置,海浪推動兩個葉片圍繞著中心軸旋轉,并帶動與此相連接的發電機
湯加火山爆發形成海浪高90米
最新研究發現,2022年1月湯加火山爆發產生的最初海嘯波高達90米,大約是2011年日本海嘯的9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說,湯加火山爆發應該為國際組織敲響警鐘。他們聲稱,用于探測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的探測和監測系統比用于探測地震事件的類似工具落后了30年。國際海嘯委員會秘書長、英國巴斯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系
氣象預報如何跑贏天災?探訪茂名氣象減災第一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512.shtm 中新網茂名3月31日電 (記者 陳溯)作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氣象預報如何“跑贏”天災?除了氣象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也依托于氣象工作者的高度責任感。近日,記者走進茂名市氣象局和
今年第14號臺風“南瑪都”加強為強臺風
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今年第14號臺風“南瑪都”今天上午加強為強臺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4級。預計“南瑪都”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18日上午移入東海東部海面,強度逐漸增強,最大強度可達超強臺風級,19日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受“南瑪都”外圍環流影響,從今天下午開始,東海東部海域風力將逐漸
臺風將致風浪影響-福建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7.shtm 中新網福州10月27日電 (記者 龍敏)隨著今年第22號臺風“尼格”生成,福建沿海受到明顯風浪影響。福建省防汛辦27日通報,于27日12時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細化安
東海、臺灣海峽因強冷空氣將持續有巨浪到狂浪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受本輪強冷空氣影響,我國海域正自北向南出現大浪以上過程,本次災害性海浪過程具有強度強、影響范圍廣、影響時間長的特點。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25日)下午繼續發布海浪黃色警報。最新實況顯示,目前渤海浪高已經降到2米以下,黃海北部浪高也呈下降趨勢,黃海南部維持4米的巨浪,東海、臺灣海峽
農業部緊急部署臺風“莎莉嘉”和臺風“海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21號臺風“莎莉嘉”18日白天將在海南瓊海到三亞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強度為強臺風級或超強臺風級。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16日早晨已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預計將于20日下午逐漸向廣東東部到福建南部一帶沿海靠近。第21號臺風“莎莉嘉”和第22號臺風“海馬”登陸我國時間間隔較短,
海上三大風暴鼎立-中國東南沿海海況惡劣
記者31日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由于目前海上三大熱帶風暴鼎立,影響的海域較大,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海域都會有大到巨浪出現,受影響的省市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強落實防御工作。 國家海洋預報臺特別指出,今年第7號臺風“圓規”移動速度快,強度還在加強,可能在中國華東沿海登
基于北斗導航衛星的大氣、海洋和空間監測
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我國北斗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在邊遠臺站和海島,氣象實測數據最先通過北斗導航系統試驗衛星傳到中心預報服務部門。早在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建設之初,在中國北斗第二代導航衛星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的領導下,中國氣象局就開展了基于北斗MEO試驗衛星的北京上空大氣水汽探測試驗,參與了奧運氣象保障,
今年我國風暴潮災害或增多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今天(4月8日)發布2018年度全國海洋災害預測結果。據預測,2018年我國沿海災害性臺風風暴潮發生次數較2017年有所上升,影響我國近海的赤潮次數較多年平均值偏少。 在災害性風暴潮方面,預計2018年我國沿海災害性臺風風暴潮發生次數較2017年有所上升,為4次~5次,主要
臺風“杜蘇芮”已升級為強臺風級!或將登陸福建沿海
預計未來三天,西南地區等地有較強降雨,華北地區多雷陣雨天氣 中央氣象臺7月24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預計將于28日早晨至上午登陸福建沿海(強臺風級,45至50米/秒,14至15級),將對我國東南沿海造成較大風雨影響,來看具體預報。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